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308篇 |
免费 | 112篇 |
国内免费 | 9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6篇 |
儿科学 | 21篇 |
妇产科学 | 5篇 |
基础医学 | 67篇 |
口腔科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507篇 |
内科学 | 99篇 |
皮肤病学 | 53篇 |
神经病学 | 182篇 |
特种医学 | 74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71篇 |
综合类 | 1064篇 |
预防医学 | 198篇 |
眼科学 | 328篇 |
药学 | 391篇 |
6篇 | |
中国医学 | 1383篇 |
肿瘤学 | 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篇 |
2023年 | 75篇 |
2022年 | 86篇 |
2021年 | 100篇 |
2020年 | 64篇 |
2019年 | 46篇 |
2018年 | 23篇 |
2017年 | 60篇 |
2016年 | 85篇 |
2015年 | 72篇 |
2014年 | 197篇 |
2013年 | 185篇 |
2012年 | 227篇 |
2011年 | 236篇 |
2010年 | 298篇 |
2009年 | 226篇 |
2008年 | 235篇 |
2007年 | 202篇 |
2006年 | 230篇 |
2005年 | 205篇 |
2004年 | 212篇 |
2003年 | 202篇 |
2002年 | 182篇 |
2001年 | 171篇 |
2000年 | 134篇 |
1999年 | 114篇 |
1998年 | 107篇 |
1997年 | 81篇 |
1996年 | 107篇 |
1995年 | 80篇 |
1994年 | 56篇 |
1993年 | 42篇 |
1992年 | 36篇 |
1991年 | 34篇 |
1990年 | 25篇 |
1989年 | 36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7篇 |
1983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5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分析了1984~1993年期间47例经治的急性视神经炎患者。治疗应用地塞米松10mg、青霉素480万u静脉点滴7天,随后减量。结果治愈35例(74.47%),好转6例(12.76%),无效2例(4.26%),转院及自动出院各2例。47例中11例治疗效果不好者行筛窦开放术后,视力逐渐恢复正常,显示筛窦开放术有其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按摩之弹拨法治疗臀上皮神经炎70例临床疗效.方法:以指拨法在患者臀部臀上皮神经解剖部位之损伤点或阳性反应点处施术,力求做到"以痛为腧"、"不痛施治".结论:70例患者分急性、慢性两类,急性53例,治愈率92.45%;慢性17例,治愈率82.35%,总治愈率为90%.该法适用于各不同年龄段患者,安全、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23.
24.
25.
26.
神经元性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在app/ps1双转基因AD模型小鼠皮质和海马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用 4~ 5月龄和 15~ 16月龄的 app/ ps1dtg小鼠各 5只 ,同龄野生型小鼠每个年龄组各 5只 ,用β-NADPH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神经元一氧化氮合酶活性 ,刚果红组织学染色显示神经炎性斑 ,无偏性体视学计量皮质和海马神经炎斑的总体积 ,研究神经元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在 app/ ps1双转基因 (app/ ps1dtg) AD模型小鼠大脑皮质和海马的异常分布 ,探讨其在该模型小鼠及 AD患者脑内病理改变中的作用。结果显示 ,n NOS阳性神经元在各组小鼠皮质和海马内的分布没有区别 ,4~ 5月龄 app/ps1dtg小鼠皮质和海马可见神经炎斑 (NP)和营养不良性 NOS阳性神经突 (DTN) ;15~ 16月龄 app/ ps1dtg小鼠皮质和海马内NP的体积分别是 4~ 5月龄 app/ ps1dtg小鼠皮质 NP的 5倍 (P<0 .0 0 5 )和 8倍 (P<0 .0 0 1) ;15~ 16月龄 app/ ps1dtg小鼠皮质内 DTN的体积明显增大 (P<0 .0 1) ;且伴有 NOS阳性神经元形态的改变及海马 CA1 区 NOS阳性神经元数量的减少 (P<0 .0 5 ) ,DTN的形成与 NP呈正相关关系 (r=0 .85 ,P<0 .0 5 )。本实验结果表明 ,app/ ps1dtg小鼠能够模拟 AD患者脑内 NOS阳性神经元的病理改变 ,DTN的形成可能与 Aβ的毒性作用有关 ,DTN产生的 NO可能参与 app/ ps1dtg小鼠和 AD的神经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27.
周围性面神经炎物理治疗9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 96例 ,分为甲、乙两组 .甲组 5 8(男 30 ,女 2 8)例 ,年龄 17~ 6 2岁 ;乙组 38(男 2 0 ,女 18)例 ,年龄 2 0~ 6 3岁 .两组病程均为 6~ 30 d.1.2 方法 电脑中频治疗仪 (CM2 0 0 0 ) ,北京产 ;场效应治疗仪 ,甘肃产 .甲、乙两组患者治疗时 ,电脑中频仪板状电极 30mm× 80 m m两块并置于患侧茎乳突孔及表情肌处 ,2 0 min·d- 1 ,10次为 1疗程 .甲组治疗时 ,还同时使用场效应治疗仪 ,其板状电极 10 mm× 15 m m置于患侧茎乳突孔及表情肌处 ,重叠于电脑中频仪板状电极之上 ,30 min· d- 1 ,10… 相似文献
28.
29.
碟脉灵和慢心律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对@与方法1.1对象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02例,男65例,女37例,平均年龄54.6岁,平均病程5.8年。诊断标准按1997年ADA标准:①诊断为糖尿病;②下肢疼痛或(和)露党障碍。疼病为刺痛、的成、撕裂样而,夜间加重;感觉障碍为麻木、以走感等。历因反射、用压反射庄退或消失;③肌电图:正中神经、胜后种经、胖总神经MCV或(和)SCV4馒;④除外其他病因所致。10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流脉灵和但心律联合治疗组54例,男30例,女24例。辞脉灵对照组48例,男35例,女13例。1.2方法①两组患者均接受糖尿病常规治疗,包括糖尿病饮食及根据… 相似文献
30.
针刺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TNF-α和IL-4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4(IL-4)与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EAN)发病的关系,从细胞因子水平研究针刺疗法对本病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40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针刺组、药物组,建立大鼠EAN动物模型,观察大鼠发病率及致病程度,针刺组取腰。夹脊、足三里、悬钟穴,药物组用泼尼松灌胃给药。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的TNF-αa和IL-4的含量变化。结果 模型组TNF-α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升高。针刺组和药物组均能降低TNF-α的含量,使其水平接近正常,尤以药物组抑制作用明显。IL-4的含量各组间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提示本病存在Th1/Th2细胞因子间的失衡,其中以Th1型细胞占优势。针刺主要是通过抑制TNF-α等Th1细胞,来重建细胞因子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