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62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57篇
耳鼻咽喉   17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9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02篇
内科学   191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29篇
特种医学   122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1217篇
预防医学   290篇
眼科学   1538篇
药学   494篇
  16篇
中国医学   496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115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188篇
  2013年   200篇
  2012年   287篇
  2011年   237篇
  2010年   259篇
  2009年   253篇
  2008年   305篇
  2007年   244篇
  2006年   283篇
  2005年   254篇
  2004年   228篇
  2003年   206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140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97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临床诊断以黄斑囊样水肿(cystoid macular edema,CME)为主要表现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野改变特征,为糖尿病性CME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A组(无CME):32例(32只眼);B组(有CME):26例(26只眼)。采用重庆康华科技有限公司的(APS-6000B型)全自动电脑视野检查仪,测定参数:平均视敏度、视敏度标准差、平均缺损。同时测定糖化血红蛋白、血压和空腹血糖。结果A组患者平均视敏度、视敏度标准差、平均缺损三方面均高于B组,且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糖尿病性CME患者的平均视敏度与空腹血糖无相关性,与糖化血红蛋白呈负相关,与血压呈负相关,与病程呈负相关。结论视野检查可作为糖尿病性CME的临床诊断方法之一。糖尿病性CME患者的视敏度变化受病程、糖化血红蛋白、血压的影响,而空腹血糖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观察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FFA)表现,建立早期DR的FFA亚分型,探讨其临床意义及其与中医证型间的关系.方法:对100例早期DR进行FFA检查,按其分布的主要部位划分为中央型、中周型、混合型;将病例进行中医分型.研究FFA亚分型与病程进展、视力预后、误诊漏诊率及中医证型间的关系.结果:早期DR的FFA亚分型中以混合型为多占61.9%,中周型的漏诊、误诊率最高;中央型的视力较差且病程进展快,且多为中医的阴阳两虚证.结论:中央型患者多属中医的阴阳两虚证.  相似文献   
10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其破坏视网膜微血管,是全球眼病患者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目前,检测DR的金标准是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技术。随着光学相干断层血管造影成像(OCTA)的出现,其提供了一种快速、安全的方法来评估视网膜微血管系统,比传统的荧光血管造影具有更高的对比度和分辨率。高质量的OC...  相似文献   
104.
眼底出血是眼科临床的常见病症,可由不少全身性疾病或局部眼病所引起。一般为骤然发病,视力突然减退,对患者视力危害甚大。近年来我们对50例(60只眼)采用中医辨证论治,收到了一定疗效,现简要介绍如下:一般资料本组无选择的治疗眼底出血50例(60只限),均为门诊观察病例。其中视网膜静脉周围炎25例;高血压视网膜动脉硬化8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6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眼底血管造影(FFA)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后确诊为眼底病的患者180例,根据收治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2组都采用FFA方法,观察组患者在造影的同时积极采用护理干预方法。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人数5例(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人数15例(17%),2组间不良反应情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观察组多为轻度不良反应,而对照组多为中度与重度反应。观察组患者SAS分值有了明显降低,改善幅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生存质量评分掌握率为90%,而对照组只有67%,2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FFA作为眼底病的常规检查是安全的,而积极的护理干预能缓解焦虑状况,降低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评估免散瞳眼底照相技术与直接眼底镜检查作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筛查方法时与金标准荧光造影的比较性研究,并将比较后的数据统计分析,计算每种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KAPPA值以筛选出快捷、高效的DR筛查方法。方法:对54例(105眼)在我院门诊就诊或住院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进行散瞳直接眼底镜检查、免散瞳眼底照相及眼底荧光造影检查,而后分别对直接眼底镜检查和眼底荧光造影、免散瞳眼底照相和眼底荧光造影检查的结果统计分析。结果:在检出DR的结果中,直接眼底镜检查和免散瞳眼底照相的敏感度分别是63.4%、86.8%,特异度分别是76.9%、92.3%,Youden指数分别是41.1%、79.1%,卡帕检验的一致性分别是41.9%、80.7%。在检出有高度视力丧失危险的DR结果中,直接眼底镜检查和免散瞳眼底照相的敏感性分别是65.5%、93.1%,特异性分别是94.7%、97.4%,Youden指数分别是60.3%、90.5%,卡帕检验的一致性分别是39.1%、61.2%。结论:对于检出DR及检出有高度视力丧失危险的DR病变,免散瞳眼底照相较直接眼底镜检查有更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并卡帕检验的一致性好,结合临床考虑,认为免散瞳眼底照相技术可以作为DR的一种优化的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7.
彭锡嘉 《眼科研究》2012,30(7):646-649
背景 眼底自发荧光(AF)成像是一种新的非侵人性眼底荧光检测技术,可利用共焦激光扫描检眼镜获得两种眼底AF,包括脂褐素相关的AF(FAF)和黑色素相关的近红外AF(NIA).目的 探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患者眼底FAF和NIA两种AF特征.方法 对CSC患者23例28眼进行FAF、NIA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其中急性期CSC 15例17眼,慢性迁延性CSC 8例11眼.结果 急性期CSC患者FFA荧光素渗漏点AF改变有3种特征:(1)AF增强,包括FAF增强2眼,占11.76%;NIA增强4眼,占23.53%.(2)无AF,包括FAF 10眼,占58.82%;NIA 13眼,占76.47%.(3)AF正常,包括FAF 5眼,占29.42%;NIA 0眼.视网膜浆液性脱离区AF改变有2种特征:(1)AF减弱,包括FAF减弱12眼,占70.59%;NIA减弱10眼,占58.82%.(2)AF增强,包括FAF增强5眼,占29.41%;NIA增强7眼,占41.18%.慢性迁延性CSC患者AF像中,FFA检查视网膜色素上皮(RPE)渗漏点位置表现为无AF,部分无AF点在相应位置的FFA像未见RPE渗漏点,而N1A像中所见的无AF点常常多于FAF.慢性CSC视网膜浆液性脱离区常表现为颗粒样无AF、AF增强及AF减弱等多种AF改变并存的复合病灶,并且AF像显示的异常荧光范围常常大于对应的FFA显示的异常荧光区.结论 AF技术为研究CSC提供了一种活体观察RPE细胞代谢和功能改变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8.
目的研究新生儿眼底出血的转归情况以及可能对视力发育的影响。方法对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我院1389例眼底出血的患儿,按出血范围进行分类:Ⅰ度出血、Ⅱ度出血、Ⅲ度出血,按出血部位进行分类:浅层出血、深层出血、玻璃体出血。患儿15 d复诊,出血未完全吸收的患儿,每15 d复查1次。结果浅层出血,Ⅰ、Ⅱ度均能在30 d内完全吸收,浅层的Ⅲ度出血在60 d内完全吸收。深层出血90 d内完全吸收。玻璃体出血,90 d内出血吸收,但有玻璃体纤维增生。结论新生儿眼底出血的转归情况与出血量及出血部位有关,玻璃体出血可能影响视力发育,应考虑及时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09.
曹雪 《眼科》2009,(2):79-79
由中国医师协会和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联合主办的2009年全国眼底病诊疗新进展继续教育学习班将于2009年4月19~24日在北京举办。内容:眼底病的概况、眼底血管荧光造影、吲哚青绿血管造影、光学相关断层成像在眼科的应用、黄斑区解剖、视觉电生理概述及临床应用、超声波检查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的应用、葡萄膜炎的发病机制与药物治疗、葡萄膜炎的手术治疗、眼底病激光治疗原则、视神经病变的鉴别诊断、特殊类型的视网膜脱离、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基础研究及治疗进展、眼底病手术治疗(结合手术录像讲解)等。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近红外自发荧光(NIA)联合相干光断层扫描(OCT)检查在视网膜后极部脉络膜裂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9年2月至2014年4月在河南省立眼科医院确诊为视网膜后极部脉络膜裂伤11例患者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NIA和OCT检查,并统计FFA和NIA测量脉络膜裂伤程度结果.结果 8例视网膜后极部脉络膜裂伤未合并视网膜下出血患者FFA与NIA均能从平面显示脉络膜裂伤长度,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1.06,P=0.31>0.05).OCT从切面显示脉络膜裂伤及与黄斑中心凹距离.3例视网膜后极部脉络膜裂伤合并视网膜下出血患者NIA和OCT能立体评估和随访视网膜下出血位置及隆起高度的变化.NIA联合OCT检查所需时间约为FFA的35.56%,所需费用为FFA的38.64%.结论 NIA和OCT为无创性检查,两者联合能更简单和经济评估后极部脉络膜裂伤及合并视网膜下出血的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