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4850篇 |
免费 | 1248篇 |
国内免费 | 59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03篇 |
儿科学 | 217篇 |
妇产科学 | 649篇 |
基础医学 | 831篇 |
口腔科学 | 263篇 |
临床医学 | 4343篇 |
内科学 | 961篇 |
皮肤病学 | 155篇 |
神经病学 | 425篇 |
特种医学 | 1167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9篇 |
外科学 | 991篇 |
综合类 | 10799篇 |
预防医学 | 17328篇 |
眼科学 | 7551篇 |
药学 | 5198篇 |
64篇 | |
中国医学 | 5178篇 |
肿瘤学 | 15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288篇 |
2023年 | 550篇 |
2022年 | 691篇 |
2021年 | 1066篇 |
2020年 | 970篇 |
2019年 | 528篇 |
2018年 | 305篇 |
2017年 | 540篇 |
2016年 | 739篇 |
2015年 | 1035篇 |
2014年 | 2404篇 |
2013年 | 2464篇 |
2012年 | 2984篇 |
2011年 | 3480篇 |
2010年 | 3373篇 |
2009年 | 3446篇 |
2008年 | 3919篇 |
2007年 | 3556篇 |
2006年 | 3579篇 |
2005年 | 3383篇 |
2004年 | 3059篇 |
2003年 | 2256篇 |
2002年 | 1894篇 |
2001年 | 1641篇 |
2000年 | 1225篇 |
1999年 | 1059篇 |
1998年 | 875篇 |
1997年 | 988篇 |
1996年 | 864篇 |
1995年 | 893篇 |
1994年 | 732篇 |
1993年 | 544篇 |
1992年 | 381篇 |
1991年 | 302篇 |
1990年 | 247篇 |
1989年 | 282篇 |
1988年 | 43篇 |
1987年 | 37篇 |
1986年 | 24篇 |
1985年 | 18篇 |
1984年 | 12篇 |
1982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1958年 | 2篇 |
1957年 | 3篇 |
1956年 | 1篇 |
1954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62.
女性尿路感染是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为了解其发生的相关因素,更好地做好妇女的预防保健工作,我站于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对在本站门诊就诊的74589例女性患者进行尿路感染情况回顾性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3.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07,(10):48-49
古今关于灵芝的喜欢说往往是迷信伴随着许多美丽的故事在明间广泛流传近千年。人们将灵芝奉为"神草"、"仙草",大有起死回生之效;有将获得灵芝是"祥瑞"、"吉祥如意" 相似文献
64.
魏文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07,(12):48-49
导致冠心病的主要原因(危险因素)冠心病的发生不是一天两天就形成的,不像感冒那样受凉或受传染后发病,而是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慢慢发展而成的,可以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冠心病的发生,与下例因素有关: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糖尿病、肥胖职业、年龄、性别、遗传、缺乏运动、饮食不节冠心病的预防根据以上所说的引起冠心病的危险因 相似文献
65.
66.
视力缺陷是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致残因素之一。然而,对老年人生活的影响并不像其他因素如行动障碍、痴呆一样受到人们的重视,结果,对这个逐渐扩大的群体的健康指导、社会服务和护理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这使得提供适当的服务及确定规范的治疗相当困难。 相似文献
67.
脉络膜下爆发性出血又称驱逐性脉络膜出血,是一种少见但很严重的情况,发生率0.05%~0.2%,这一严重并发症,因事先不能预测,常常给病人及家属带来突然的心理打击。帮助病人及其家属很快地认识这一疾病,是病人安全渡过身心应急期关键的环节。 相似文献
68.
眼轴线后部眶容积增大与眼球内陷比值的测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测量眼眶爆裂性骨折伴有眼眶扩大患者的后部眼眶容积、观察眼球内陷出现的时间及程度,研究后部眶容积扩大与眼球内陷的关系比值,为病情预测和眶内填充手术提供比较精确的参考数据。方法:将96例患者按发病时间分为早期病例组(60例、受伤时间1周以内)和晚期病例组(36例、受伤时间3个月以上),早期组除进行后部眼眶容积测量外,分别于1周、2周、3周测定眼球突出度(相差>1mm为阳性),记录眼球内陷出现时间,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晚期组测量后部眶容积增大值和眼球内陷量,对其相关性采用Pearson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得出回归方程及相关系数。结果:早期组60例患者中,(58.33%)例患者在1周内出现眼球内陷,4(880%)例在2周内出现内陷,3周时有5(388.33%)例呈现出内陷;2周时出现眼球内陷的例数与1周时有显著性差异(χ2=62.484,P<0.001),2周时出现眼球内陷例数与3周时无差异(χ2=1.563,P>0.05),1周时出现眼球内陷例数与3周时有显著差异(χ2=76.885,P<0.001),后部眶容积增大与眼球内陷的比值约为1.0,两者之间呈正相关(r=0.994,P<0.001),即后部眶容积每增加1ml,产生1.0mm的眼球内陷。结论:眼球内陷通常于伤后2周~3周出现,3个月时趋向稳定;后部眶容积增大与眼球内陷产生比值为1.0,呈正相关;后部眶容积扩大与眼球内陷比值可预测发生眼球内陷的可能性和程度,为手术矫正眼球内陷提供可靠、精确的参考,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9.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