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34篇
  免费   517篇
  国内免费   410篇
耳鼻咽喉   27篇
儿科学   28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426篇
口腔科学   122篇
临床医学   536篇
内科学   158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53篇
特种医学   183篇
外科学   245篇
综合类   1437篇
预防医学   897篇
眼科学   30篇
药学   1509篇
  2篇
中国医学   1216篇
肿瘤学   60篇
  2024年   82篇
  2023年   297篇
  2022年   240篇
  2021年   226篇
  2020年   204篇
  2019年   188篇
  2018年   147篇
  2017年   218篇
  2016年   219篇
  2015年   265篇
  2014年   329篇
  2013年   328篇
  2012年   422篇
  2011年   437篇
  2010年   351篇
  2009年   301篇
  2008年   426篇
  2007年   301篇
  2006年   293篇
  2005年   268篇
  2004年   182篇
  2003年   180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7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 采用近红外光谱(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中红外光谱(mid-infrared spectroscopy,MIRS)技术实现对热毒宁注射液制备过程中金银花浓缩过程绿原酸、新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C、断氧化马钱子苷和固含量8个质控指标的含量预测,并对比2种技术的预测效果。方法 收集热毒宁注射液制备过程中金银花浓缩过程样本,进行NIRS、MIRS采集和含量测定,优选最佳光谱预处理方法和特征波段,采用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PLS)法建立8个质控指标的含量预测模型,并比较8个质控指标的NIRS、MIRS模型性能,得到8个最优含量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外部验证。结果 NIRS技术对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C、断氧化马钱子苷、固含量的预测效果更好,平均相对预测误差(average relative prediction error,ARPE)分别为1.57%、1.88%、4.13%、3.79%、0.94%,故选用NIRS模型作为这5个质控指标的最佳模型;MIRS技术对新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  相似文献   
72.
目的 在“药辅合一”理念下导入Pickering乳技术,提升儿科用药羚珠散中石菖蒲挥发油的稳定性。方法 对羚珠散各饮片粉末进行初步表征,确定稳定剂。通过成乳量、包油量和乳剂形态筛选出最佳稳定剂质量浓度、油水比和制备方法。并使用近红外光谱(nearinfraredspectroscopy,NIRS)分析石菖蒲油在Pickering乳中的包裹状态。比较不同时间下各组别挥发油的保有量、丙二醛和过氧化物的含量。再通过GC-MS分析其中成分的变化趋势。结果 筛选出珍珠粉作为Pickering乳的稳定剂,珍珠粉质量浓度为65 mg/mL,油水比9∶11为最优成乳条件,高压均质法为最优的制备方法,NIRS分析可知石菖蒲挥发油被珍珠粉包裹,Pickering乳液中没有形成新的化学键。对比各组在不同时间段下石菖蒲油的保有率和其中丙二醛和过氧化物含量,可知40℃放置1、3、8 h的Pickering乳剂相比于石菖蒲挥发油组有更高的保有率和更低的氧化程度。GC-MS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石菖蒲挥发油组,Pickering乳组挥发性成分的稳定性显著提高。结论 在“药辅合一”理念下Pickering乳可用于含油固...  相似文献   
73.
曹梦珍  黄倩  牛明  赵旭  肖小河 《中草药》2023,54(10):3150-3157
目的 从鳖甲临床抗肝纤维化功效出发并结合近红外光谱,探索建立关联抗肝纤维化活性的鳖甲质量生物活性评价方法。方法 建立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诱导的LX-2肝纤维化细胞模型,采用qRT-PCR检测鳖甲对I型胶原(type I collagen,COL1)mRNA表达的影响,计算鳖甲对COL1 mRNA相对表达量的抑制率;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鳖甲对COL1蛋白表达的影响,以评价鳖甲在细胞模型上的抗肝纤维化生物活性。采集并处理不同批次鳖甲药材的近红外光谱数据,通过谱-效相关分析探究鳖甲药材近红外光谱数据与其抗肝纤维化活性的相关性,筛选活性波段,建立鳖甲的效应近红外谱,以效应近红外谱下面积评价鳖甲药材的质量。结果 体外实验表明,与模型组比较,鳖甲水提物(water extract of Trionycis Carapax,WECT)处理组细胞中COL1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0.01);基于谱-效相关分析,共筛选得到R>0.6、P<0.05且波数大于8 cm−1的活性波段3个,分别为5226~5235 cm−1、5943~6071 cm−1与6379~6396 cm−1,以3个活性波段下面积为指标,建立鳖甲药材的效应近红外谱,计算各特征波段下面积和,并分析其与生物活性的相关性,两者相关系数R为0.813 53。结论 WECT可抑制LX-2细胞外基质的产生来治疗肝纤维化;效应波谱下面积和(5226~5235 cm−1、5943~6071 cm−1与6379~6396 cm−1)作为鳖甲药材的质量评价系数,用于评价鳖甲药材的质量,可区分不同批次鳖甲药材的抗肝纤维化活性。  相似文献   
74.
陈建波  杨乐  刘芬  董玲 《中草药》2023,54(20):6629-6642
目的 建立中药配方颗粒辅料麦芽糊精的检测方法,为中药配方颗粒质量评价提供分析技术支持。方法 建立配方颗粒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的HPLC定量检测方法,根据样品经糖化酶水解后的葡萄糖增加量换算出麦芽糊精含量。基于中药浸膏与麦芽糊精不同比例混合物的中红外光谱(mid-infrared spectroscopy,MIRS)特征峰差异,建立配方颗粒中麦芽糊精的半定量检测方法。结果 所建立的HPLC方法可以准确定量检测配方颗粒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如果中药浸膏自身含有较多可经糖化酶水解产生葡萄糖的成分(淀粉、蔗糖等),HPLC检测配方颗粒中麦芽糊精时存在系统性正误差,可通过中药浸膏酶解后葡萄糖增加量、待测样品酶解后蔗糖减小量等部分修正正误差。如果中药浸膏自身少含或不含淀粉、蔗糖等可经糖化酶水解产生葡萄糖的成分,HPLC检测配方颗粒中麦芽糊精时存在系统性负误差,换算公式偏差、麦芽糊精纯度、样品处理损失等导致根据样品酶解后葡萄糖增加量计算的麦芽糊精“检测含量”预期低于根据生产投料计算的麦芽糊精“名义含量”。麦芽糊精含量越高,配方颗粒MIRS中1200~900 cm-1区域的...  相似文献   
75.
心血管参数对动脉中压力和流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建立心室-血管优化耦合模型出发,通过求解优化耦合所对应主动脉根部的压力和流量所满足方程,详细讨论动脉中压力和流量随心血管参数的变化规律,所得结果与血液循环系统的生理事实一致。  相似文献   
76.
目前国内超声医学界对最佳耦合剂声阻数值的选择尚无较为准确的说法。作者从声束通过介质薄层透射率公式出发,用近似计算方法,找出了最佳耦合剂数值的大小,并对适宜的声头材料、耦合剂材料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7.
传统血糖检测需要从患者静脉取血,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本研究利用光声光谱(PAS)高灵敏性和无损的特点,进行血糖光声光谱分析.实验分别采集葡萄糖粉末、血清、红细胞和全血的光声光谱,利用小波变换对采集信号进行降噪处理.结果显示:全血的光声谱中670nm附近,有明显的葡萄糖特征峰,且峰值强度随血糖浓度有相应变化.本研究为血糖光声光谱无创检测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8.
数字化已成为现代医学成像的主流,摄像机则是数字X射线成像设备中的核心技术,本文就上前在数字X射线成像系统中使用的两种摄像机技术--摄像管及CCD摄像机进行了讨论和比较,结果在未来主分辩力成像研究中CCD优于摄像管。  相似文献   
79.
发展了氧等离子体硫化法制作可变形聚二甲基硅氧烷薄膜培养基底的技术。与传统的加热硫化法相比,该法制作的基底表面具有亲水性,细胞的黏附、铺展以及基底皱褶变形的发展均非常迅速。此外,观察了细胞松弛素D处理过程中基底皱褶的变化,结果表明这种技术具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  相似文献   
80.
基于电磁感应的消化道内微系统无线能量传输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消化道内微小系统,提出一种基于电磁耦合的无线能量传输方案.通过计算线圈间的互感,分析了相对位置对耦合系数的影响.建立了能量传输模型,推导出弱耦合情况下接收功率最大化的条件,指出提高传输效率的两种方法.实验传输功率超过200 mW(接收线圈位于发射线圈中心),验证了这种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