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416篇 |
免费 | 364篇 |
国内免费 | 13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0篇 |
儿科学 | 7篇 |
妇产科学 | 3篇 |
基础医学 | 351篇 |
口腔科学 | 864篇 |
临床医学 | 427篇 |
内科学 | 303篇 |
皮肤病学 | 10篇 |
神经病学 | 160篇 |
特种医学 | 350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4篇 |
外科学 | 343篇 |
综合类 | 1064篇 |
预防医学 | 241篇 |
眼科学 | 16篇 |
药学 | 234篇 |
12篇 | |
中国医学 | 175篇 |
肿瘤学 | 32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4篇 |
2023年 | 198篇 |
2022年 | 271篇 |
2021年 | 353篇 |
2020年 | 223篇 |
2019年 | 205篇 |
2018年 | 118篇 |
2017年 | 149篇 |
2016年 | 220篇 |
2015年 | 192篇 |
2014年 | 262篇 |
2013年 | 248篇 |
2012年 | 265篇 |
2011年 | 208篇 |
2010年 | 170篇 |
2009年 | 167篇 |
2008年 | 183篇 |
2007年 | 131篇 |
2006年 | 114篇 |
2005年 | 160篇 |
2004年 | 113篇 |
2003年 | 108篇 |
2002年 | 96篇 |
2001年 | 73篇 |
2000年 | 58篇 |
1999年 | 58篇 |
1998年 | 50篇 |
1997年 | 46篇 |
1996年 | 59篇 |
1995年 | 55篇 |
1994年 | 56篇 |
1993年 | 30篇 |
1992年 | 43篇 |
1991年 | 44篇 |
1990年 | 37篇 |
1989年 | 42篇 |
1988年 | 19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15篇 |
1985年 | 11篇 |
198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9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正中神经(median nerve)由臂丛外侧束与内侧束共同形成,沿肱二头肌内行走,降至肘窝后,穿旋前圆肌二头之间行于前臂正中指浅、深屈肌之间达腕管,穿掌腱膜深面至手掌,分成数支指掌侧总神经,每一指掌侧总神经又分为两支指掌侧固有神经沿手指两侧行至指尖。研究发现,正中神经与尺神经之间存在交通支[1],电刺激正中神经其兴奋效应能够扩散到尺神经,具有双重效应。有学者指出,内关穴区的肌肉由正中神经支配,针刺内关可直接刺中正中神经干[2],内关穴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分析比对不同Varian加速器平台机载千伏锥束CT(kV CBCT)系统的辐射剂量和成像质量,指导临床选用风险收益比(成像质量/辐射剂量)最高的图像引导方案。方法 利用CT剂量指数模体(CTDI模体)和CT电离室,以及Catphan604模体分别获取Edge、Truebeam、新旧两台ix加速器机载CBCT典型扫描模式的辐射剂量和成像质量参数,使用品质因素(figure of merit,FOM)值评估各图像引导方案的风险收益比。结果 不同型号的瓦里安加速器配置的kV CBCT系统的FOM不同,差异广泛分布于0.65(温和成像一圈)~48.46(温和成像半圈)区间;各扫描参数间FOM也存在较大差异,均值为22.14±13.47。结论 由于设备间和参数间存在显著差异,基于实际测量的验证评估有助于临床选择合理的影像引导方案,剂量敏感患者应优先选择加权CT剂量指数(CTDIw)低的参数和设备;对图像质量要求高的患者应优选对比度噪声比(CNR)高的方案;而普通患者则可依据风险收益比进行选择,此时品质因素FOM可为临床决策提供有利工具。 相似文献
993.
【摘要】目的:分析保乳术后放疗患者钛夹动度,并探讨其与乳腺大小、钛夹位置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保乳术后放疗患者15例,每周两次锥形束CT。测量乳腺基底面直径(D)和乳高轴(H),以瘤床质心为原点将临床靶区分4个象限。记录各象限内钛夹在左右、腹背、头脚方向动度(MLR、MAP、MSI)以及其与临床靶区最内、最前、最上的距离(DSLR、DSAP、DSSI)。结果:MLR、MAP、MSI分别为(2.2±3.0)、(-1.1±3.6)、(0.8±4.7) mm;系统误差Σ在左、右、腹、背、头、脚分别为1.7、2.2、2.0、2.4、2.9、3.0 mm,随机误差σ分别为2.4、4.0、3.2、4.0、4.7、4.7 mm;靶区对应外放5.9、8.3、7.2、8.8、10.5、10.9 mm。一象限内,当D×H<99.89 cm2,MAP和D×H强相关(r=0.805),MLR、MAP均和DSLR、DSAP、DSSI强正相关(r=0.94, 0.94, 0.91;0.87, 0.91, 0.92),MSI和DSLR、DSAP强正相关(r=0.91, 0.94);四象限内,当D×H<90.71 cm2,MAP和DSLR,MSI和DSAP均强负相关(r=-0.96;-0.95),MLR和DSLR强正相关(r=0.91)。结论:钛夹动度有各向异性,以SI方向外扩最大,并易受乳腺大小、钛夹位置影响。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对判断胶质瘤良恶性和侵袭性的价值及胶质瘤与脑白质结构间关系,观察纤维束受损情况,为制定胶质瘤手术方案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31例不同级别胶质瘤(低级别胶质瘤15例,高级别胶质瘤16例)患者均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和DTI检查,分别绘制FA图、DEC图并重建弥散张量纤维素成橡(DTT)图。选择肿瘤实质、瘤周水肿及水肿边缘作为感兴趣区,分别比较不同级别胶质瘤相应感兴趣区内的rFA值,并观察肿瘤周围白质纤维束的改变。结果:低级别胶质瘤与高级别胶质瘤的平均rFA值均表现出实质部分(低级别组0.428±0.078,高级别组0.366±0.055)、瘤周水肿(低级别组0.578±0.120,高级别组0.458±0.158)、水肿边缘(低级别组0.834±0.074,高级别组0.676±0.138)的顺序递增的趋势。高级别胶质瘤组实质部分、瘤周水肿和水肿边缘的rFA值均较低级别胶质瘤组明显降低(P<0.05)。在FA图中各级别胶质瘤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低信号。DEC图中病变区颜色黯淡混杂、纤维束整体形态异常。在DTT图中低级别胶质瘤多数表现为纤维束部分中断(12/15),少数表现为受压、偏移(3/15);高级别胶质瘤中,纤维束多呈现明显的变形移位,多数表现为纤维束明显中断、稀疏(13/16);少数表现为纤维束全部或大部分中断(2/16);1例主要表现为受压移位。结论: DTI能够在术前评价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及瘤细胞侵袭性并能较全面地观察纤维束改变,可为胶质瘤手术方案的制定、判断手术效果及观察预后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研究赛博刀机房的屏蔽估算方法,为赛博刀机房屏蔽设计与评价提供技术依据。方法 采用NCRP151号报告中放疗机房屏蔽的计算方法,对某一典型赛博刀机房关注点的剂量水平进行了估算,并参照最新颁布的《放射治疗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GBZ/T201.1-2007中提出的治疗机房辐射屏蔽的剂量参考控制水平,对赛博刀机房防护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该机房屏蔽满足放射治疗机房外控制区放射工作人员剂量控制水平的要求,但不满足剂量当量率控制水平的要求;赛博刀因其自身治疗技术特点,防护设计时应重视泄漏辐射和有用束的剂量叠加。结论 对于赛博刀机房的屏蔽设计与评价,若只考虑累积剂量控制水平的要求,则必须考虑泄漏辐射和有用束的剂量叠加作用;若同时考虑剂量率控制水平的要求,可忽略泄漏辐射,累积剂量将远小于控制目标值。 相似文献
996.
摘 要:[目的] 探讨颅内肿瘤放疗采用热塑面膜体位固定时用IntegraBiteTM口含器增加口腔固定点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6~2017年收治的40例颅内肿瘤患者,采用常规热塑面膜体位固定20例(A组),采用热塑面膜与IntegraBiteTM口含器联合固定法20例(B组),应用锥形束CT(Cone-beam CT)对患者治疗前摆位进行验证,对A、B两组X(左右)、Y(头脚)、Z(前后)轴的线性误差及旋转误差进行比较。[结果] A、B两组在X、Y和Z轴的线性误差分别为(0.94±0.78)mm与(1.07±0.74)mm(P=0.155)、(1.78±1.32)mm与(1.24±1.04)mm(P=0.000)、(1.05±1.14)mm和(0.79±0.70)mm(P=0.023);旋转误差分别为(0.60±0.47)°与(0.51±0.49)°(P=0.126)、(0.82±0.55)°与(0.70±0.54)°(P=0.087)、(0.76±0.53)°与(0.76±0.59)°(P=0.967);B组在Y与Z轴的线性误差小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相对于常规固定方式,用IntegraBiteTM口含器增加口腔固定点可以减少Y与Z轴的线性误差,患者的体位重复性更好,可提高颅内肿瘤的治疗精准度。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研究千伏级锥形束CT (CBCT)引导下肺癌放疗摆位误差及其对靶区和正常组织受量影响。方法 采用瓦里安IX直线加速器机载影像系统对 23例肺癌患者三维放疗前行CBCT扫描,并与计划CT图像匹配获得左右、头脚、前后方向摆位误差。在CMS计划系统中将治疗中心移至扫描中心,模拟未移床时剂量分布,研究摆位误差对计划靶体积(PTV)、大体肿瘤体积(GTV)及正常组织受量影响,并行F检验。结果 左右、头脚、前后方向误差分别为 -0.18、-0.43、-2.64 mm,其绝对值最大分别为13、 21、8 mm。5 mm内误差在3个方向上分别占93.9%、71.4%、81.9%。模拟未移床时的剂量分布显示95%PTV剂量、PTV平均剂量、95%GTV剂量、GTV平均剂量分别为原计划的89.7%(F=7.04,P=0.011)、97.9%、95.5%、98.8%(F=0.32,1.68,0.11;P=0.572,0.201,0.740)。肺接受≥5、10、20、30 Gy体积占总体积百分比、肺平均受量、脊髓1 cm3体积受量分别为原计划的102.7%、103.1%、105.0%、110.6%、103.0%、98.1%。任一方向误差>5 mm对95%PTV受照剂量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F=14.58,P=0.001)。结论 肺癌放疗摆位误差大多在5 mm内,以头脚方向误差最大,任一方向误差>5 mm将对PTV受量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加速器成像射束影像系统(IBL)的全扇形束和大射野(EFOV)两种模式扫描得到的兆伏级锥形束断层(MV CBCT)图像可否用于剂量计算。方法 利用大孔径CT和在IBL的全扇形束和EFOV模式下对CIRS 062M型电子密度模体进行扫描,在Pinnacle计划系统中分别建立电子密度曲线。用CT和加速器MV级CBCT模式扫描头颈、胸、腹盆腔部仿真模体,利用CT图像制作调强计划,并将计划移植于MV CBCT的图像中,利用相应的电子密度曲线计算剂量,比较靶区及危及器官剂量分布。结果 MV CBCT图像中剂量分布比参考计划剂量偏低,并且在头颈、胸、腹盆腔模体中偏差依次增大。与参考计划相比,头颈部靶区剂量和危及器官剂量分布一致,偏差均在3%以内。胸部和腹盆腔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均有大幅度的降低,偏差分别达到5%和10%,超出了临床接受范围。结论 在加速器IBL中全扇形束模式条件下,头颈部患者扫描得到的MV CBCT图像可在自适应放疗中用于剂量计算,胸、腹盆腔部位在EFOV模式下仅可用于图像引导,不能用于剂量计算。 相似文献
999.
【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监测脑梗死后皮质脊髓束Wallerian变性的可行性。方法: 45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脑梗死患者分别于发病10天内及发病后第30和90d时进行3次全脑常规MRI和DTI数据采集,利用Fiber Track工具测量双侧大脑脚底的ADC和FA值,并计算相对ADC值(rADC)和相对FA值(rFA)。结果:MR DTI显示脑梗死发病(5.3±2.6)d后患侧大脑脚底的FA值降低,发病后首次及第30和90d时梗死侧大脑脚底FA值较对侧分别降低9.90%、23.7%和20.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侧大脑脚底ADC值随时间延长而轻度升高,但与对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TI定量参数(ADC和FA)可以反映皮质脊髓束Wallerian变性的动态病理变化。DTI在脑梗死发病后5天左右即可检测出皮质脊髓束Wallerian变性,是监测脑白质微观结构早期改变的敏感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11):991-995
[目的]探讨髌旁外侧联合髂胫束Gerdy结节止点剥离入路全膝关节置换治疗外翻膝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0月~2017年11月在本科接受膝关节置换的外翻膝患者39例,包括18例髌旁外侧联合髂胫束Gerdy结节止点剥离入路(外侧入路组)和21例髌旁内侧入路(内侧入路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与随访资料。[结果]外侧入路组中除3例重度外翻膝患者接受进一步松解外侧副韧带和后外侧关节囊外,其余患者将髂胫束自Gerdy结节止点处骨膜下完全剥离并咬除外侧增生骨赘后,外翻畸形得到一次性纠正。外侧入路组手术时间短于内侧入路组(P0.05),外侧入路组直腿抬高时间短于内侧入路组(P0.05),外翻畸形矫正度数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25个月,平均(18.89±4.36)个月。两组膝关节稳定性、假体位置及下肢力线均良好,平均HKA角、FFC角及FTC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VAS、ROM和KSS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髌旁外侧联合髂胫束Gerdy结节止点剥离入路行全膝关节置换在显露膝关节的同时即可松解外侧挛缩的结构,从而获得良好的力线平衡。此外,该术式操作简单,可以减少手术时间,是外翻膝行关节置换的良好入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