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6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87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4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92篇
口腔科学   25篇
临床医学   109篇
内科学   143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42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64篇
综合类   324篇
预防医学   5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93篇
  1篇
中国医学   75篇
肿瘤学   5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目的分析血清泛素C末端水解酶L1(UCH-L1)水平在轻型颅脑损伤中的意义及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8月到2015年7月东莞市塘厦医院收治的30例轻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头颅CT阴性和阳性分为A、B两组;同时取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用ELISA方法检测患者血清UCH-L1水平,分析患者轻型颅脑损伤程度与UCH-L1水平的关系,并评估患者预后质量。结果对照组血清UCH-L1水平明显低于观察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患者血清UCH-L1水平明显低于观察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患者GOS评分低于观察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UCH-L1可以作为鉴别轻型颅脑损伤的生物标志物,对患者预后质量的判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2.
目的 探讨宫颈癌术后感染状况及其与半胱氨酸天门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宫颈癌手术患者共297例,观察术后感染率,并对感染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检测.同时对所有患者术后组织样本内Caspase-1、IL-1β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手术后有15%的患者...  相似文献   
143.
目的 探讨可溶性环氧化物水解酶抑制剂(t-AUCB)能否促进小鼠来源内皮祖细胞(EPCs)分泌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可能的相关机制.方法 提取小鼠长骨骨髓,离心分离培养,取得高纯度EPCs,不同浓度可溶性环氧化物水解酶抑制剂(t-AUCB)和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PPAR...  相似文献   
144.
145.
实验性肺气肿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气肿作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主要病理改变之一,已成为目前COPD研究中的焦点。通过多种实验性肺气肿动物的研究已对揭示COPD的遗传背景、诱发因素、发病机制及新药的开发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就促弹性蛋白水解酶和化学因素、饥饿、吸烟、基因等因素诱导的肺气肿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6.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功能异常状态下,I型三磷酸鸟苷环化水解酶(GTPCH I)mRNA在2型糖尿病及硫辛酸干预大鼠主动脉中的表达。方法:选择雄性Wistar大鼠35只,随机选择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25只采用高脂饲料喂养8周后,小剂量链脲佐菌素注射诱导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21只),其中10只给予硫辛酸50 mg/kg腹腔注射,作为硫辛酸干预组(LA组),其余11只作为2型糖尿病组(T2DM组)。所有大鼠饲养16周后均处死测定其主动脉舒张功能,并用半定量RT-PCR检测主动脉GTPCH ImRNA表达。结果:T2DM组和LA组主动脉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EDVR)明显减弱,而LA组较T2DM组有明显改善(P<0.05)。主动脉GTPCH I mRNA的表达在T2DM组下降70.28%,LA组下降26.88%,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2DM大鼠离体主动脉EDVR减弱时,主动脉GTPCH I mRNA表达显著下降。硫辛酸可改善EDVR,此作用可能与改善GTPCH I 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7.
AIM: To study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aspirin on damages of the endothelium induced by low-density lipoprotein (LDL), and whether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aspirin is related to reduction of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hibitor level.METHODS: Vascular endothelial injury was induced by a single injection of native LDL (4 mg/kg) in rats. Vasodilator responses to acetylcholine (ACh) in the isolated aortic rings were determined, and serum concentrations ofasymmetric dimethylarginine (ADMA), malondialdehyde (MDA), tumou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 and the activity of dimethylaminohydrolase (DDAH) were measured. RESULTS: A single injection of LDL (4 mg/kg)significantly decreased vasodilator responses to ACh, increased the serum level of ADMA, MDA, and TNF-α, anddecreased DDAH activity. Aspirin (30 or 100 mg/kg) markedly reduced the inhibition of vasodilator responses toACh by LDL, and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aspirin at the lower dose was greater compared with high-dose aspiringroup. Aspirin inhibited the increased level of MDA and TNF-α induced by LDL. Aspirin at the dose of 30 mg/kg,but not at higher dose (100 mg/kg),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concentration of ADMA and increased the activity ofDDAH. CONCLUSION: Aspirin at the lower dose (30 mg/kg) protects the endothelium against damages elicitedby LDL in vivo, and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aspirin on endothelium is related to reduction of ADMA concentrationby increasing DDAH activity.  相似文献   
148.
宫颈癌浸润转移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决定临床治疗和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有关其分子机制的研究表明,这是一个多阶段复杂的过程,其中包括黏附、运动、酶解及血管新生等,每一阶段都受着不同因素的影响及相关基因的调控。如黏附分子CD44v6、整合素、基质金属蛋白酶等。介绍近年来有关转移相关分子在宫颈癌浸润转移研究领域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49.
溶血磷脂酸(LPA)与卵巢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等密切相关。磷脂磷酸水解酶(LPP)可以通过多种途径限制溶血磷脂酸信号系统,终止受体介导的溶血磷脂酸及相关复合物所引起的传递功能。磷脂磷酸水解酶通过影响溶血磷脂酸的代谢,或干扰溶血磷脂酸信号传导系统,显示出高度的降低胞外溶血磷脂酸的倾向性,有望成为治疗卵巢癌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50.
邓健平  孙晓川  刘科 《重庆医学》2013,(34):4117-4119
目的探讨严重颅脑损伤后患者血清中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泛素羧基端水解酶(UCH-LI)水平变化与CT表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62例严重颅脑损伤患者伤后12h及36h血清GFAP和UCH-L1水平,所有患者12h内进行头颅CT检查,6个月后所有患者以格拉斯哥预后(GOS)进行预后判断;分析GFAP和UCH-L1与CT表现及预后的关系。另选56例健康人员设为对照组。结果严重颅脑损伤后血清GFAP、UCH-L1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GFAP在CT表现为局灶性损害的患者中的水平要明显高于其在弥漫性损害的患者中的水平(P<0.05);UCH-L1在CT表现为弥漫性损害的患者中的水平要明显高于其在局灶性损害的患者组中的水平(P<0.05)。预后不良的患者(GOS 1~3分)的GFAP和UCH-L1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患者(GOS 4~5分)(P<0.05),GFAP和UCH-L1水平与预后呈负相关(P<0.05)。结论 GFAP、UCH-L1是较好的预测严重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指标。GFAP、UCH-L1的水平在局灶性和弥漫性脑损害患者中有明显差异,均可以反映不同的受伤类型。相比于单纯CT检查,GFAP、UCH-L1水平能更准确的反映神经系统中不同类型的细胞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