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189篇 |
免费 | 970篇 |
国内免费 | 62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9篇 |
儿科学 | 230篇 |
妇产科学 | 103篇 |
基础医学 | 596篇 |
口腔科学 | 25篇 |
临床医学 | 1805篇 |
内科学 | 792篇 |
皮肤病学 | 50篇 |
神经病学 | 863篇 |
特种医学 | 224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7篇 |
外科学 | 255篇 |
综合类 | 4424篇 |
预防医学 | 1207篇 |
眼科学 | 47篇 |
药学 | 4562篇 |
62篇 | |
中国医学 | 1887篇 |
肿瘤学 | 62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229篇 |
2023年 | 437篇 |
2022年 | 553篇 |
2021年 | 858篇 |
2020年 | 710篇 |
2019年 | 609篇 |
2018年 | 333篇 |
2017年 | 563篇 |
2016年 | 515篇 |
2015年 | 564篇 |
2014年 | 783篇 |
2013年 | 800篇 |
2012年 | 937篇 |
2011年 | 948篇 |
2010年 | 883篇 |
2009年 | 774篇 |
2008年 | 776篇 |
2007年 | 682篇 |
2006年 | 671篇 |
2005年 | 616篇 |
2004年 | 547篇 |
2003年 | 494篇 |
2002年 | 461篇 |
2001年 | 467篇 |
2000年 | 364篇 |
1999年 | 338篇 |
1998年 | 266篇 |
1997年 | 301篇 |
1996年 | 262篇 |
1995年 | 173篇 |
1994年 | 156篇 |
1993年 | 131篇 |
1992年 | 125篇 |
1991年 | 108篇 |
1990年 | 104篇 |
1989年 | 82篇 |
1988年 | 33篇 |
1987年 | 30篇 |
1986年 | 36篇 |
1985年 | 14篇 |
1984年 | 12篇 |
1983年 | 14篇 |
1982年 | 21篇 |
1981年 | 2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收集了近15年中药静脉制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有关文献,认为中药静脉制剂局部腔内注射或全身静脉滴注、单药应用或与他药联合应用,对恶性胸腔积液均有良好疗效,尤其是腔内局部联合用药疗效好、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42.
43.
目的 观察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HSV-tk)-环丙氧苷(GCV)系统在胶质瘤基因治疗过程中,GCV能否诱导转导有HSV-tk基因的胶质瘤细胞凋亡。方法 采用光镜、电镜和荧光显微镜观察转导有HSV-tk基因的大鼠C6/tk胶质瘤细胞形态学的改变,以末转导HSV-tk基因的C6细胞作为对照,并以流式细胞术,DNA凝胶电流分析进一步验证细胞凋亡的发生。结果 在5μg/ml GCV作用72h后,C6 相似文献
44.
烯醇化酶有α、β、γ三个亚单位。其中2γ和γγ主要存在于神经细胞和神经分泌细胞中,称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为进一步探讨NSE在新生儿窒息的病理生理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我们用酶免疫分析法(EIA)测定窒息新生儿CSF中NSE的含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5.
胸水肿瘤标志物测定对临床诊断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标志物可以从血液中、组织液中、组织器官的分泌液中检测到.目前常采用血清肿瘤标志物测定,而对胸水中肿瘤标志物的测定重视不够.CEA(癌胚抗原)、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CA_(242)(糖类抗原)、CYFRA_(21-1)(细胞角蛋白19片段)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肿瘤标志物,本文利用其在胸水与血清中分布浓度的不同,通过对46例细胞学或病理组织学证实的胸腔积液的观察比较,发现胸水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敏感性远高于血清中肿瘤标志物的水平,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相似文献
46.
榄香烯诱导K562细胞凋亡的流式细胞术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了榄香烯作用前后人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峰的出现,细胞凋亡百分率、癌基因bcl-2蛋白的表达等指标。 相似文献
47.
陶玉 《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1998,25(3):152-156
醋酸环丙孕酮具有抗雄激素,强孕激素活性,生物利用度高,消除半衰期长,对代谢的影响小。它在妇女高雄激素血症和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应用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48.
支气管扩张症中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及肥大细胞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症中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异常和肥大细胞(MC)在该病发病中的作用及关系。方法:应用组织化学、免疫组化、组织化学与免疫组化结合的方法和形态计量学方法进行观测。结果:支气管扩张症中,支气管上皮蛙皮素(Bombesin)阳性细胞、固有膜S-100蛋白和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阳性神经纤维、IgE阳性细胞、MC和IgE阳性MC均显著增多,且在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BALT)增生的区域上述肺内分泌细胞、神经纤维和IgE阳性细胞增多尤为显著,S-100蛋白和NSE阳性神经纤维分布于弥散淋巴组织和BALT中,MC与S-100蛋白阳性神经纤维紧密接触.MC表面有IgE阳性环状带,MC和IgE阳性细胞出现在支气管上皮间和肺泡壁。结论:支气管扩张症的发病与局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异常有关;MC可能作为感受器、分泌细胞或靶细胞参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在支气管扩张症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9.
多烯紫杉醇严重过敏反应抢救成功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48岁,因卵巢肿瘤于2003年12月13日在全麻下行全子宫 双附件 大网膜 阑尾 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术后病理示:右侧卵巢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Ⅱ级)。术后恢复良好。为行化疗于2003年12月丝日2PM收入化疗科病房。入院查体:T:38.6℃,P:80次/分,R:20次/分,BP:110/80mmHg,入院后各项化验检查未见异常。2003年12月24日~2004年1月14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