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0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50篇
内科学   23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70篇
预防医学   7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5篇
中国医学   68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藏医《四部医典》含格昂藏药方剂治疗热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四部医典》含格昂方剂,建立数据库,使用Excel 2021等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录入,并通过R Version 4.1.2软件对其进行药物频次分析、功效分析、六味分析、化味性分析、十七效能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结果:筛选后共纳入185首方剂,304味药物。频次最高的前五位是格昂、藏红花、天竺黄、檀香、船盔乌头。关联性药对格昂-藏红花的出现频次和支持度最高。药物性能以赤巴为主的热病药最多。药味中苦味和甘味最多。药化味性中常用药物可聚类为三类。结论:藏药格昂常与藏红花、天竺黄等凉性药材配伍使用,符合藏医治疗清热解毒、热疫、肝热症等标本兼治的治病原则;除了凉性药材,格昂还可以与温性药材白豆蔻、肉豆蔻等配伍,体现了藏药凉温平衡的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992.
感冒退热汤治疗急性外感发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感冒退热汤治疗外感发热病的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选取外感发热患者3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本方,对照组予复方柴胡滴丸,用药3天,比较两组之间体温、血常规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在降温及血常规的改变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感冒退热汤对急性外感发热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张锡纯治疗急性外感热病的用药特色。方法 从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提取治疗急性外感热病的方药,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 3.0”的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等方法,统计并分析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及功效,挖掘常用药、对药、角药、核心组合。结果 共纳入处方92张,涉及中药88味,用药频次排名居前10位的中药是甘草、石膏、山药、白芍、党参、知母、玄参、连翘、生地黄、滑石;涉及药物中寒性药物最多,甘味药最多,归经以肺、胃、脾经为主;使用频次最高的对药为甘草-山药,使用频次最高的角药为甘草-山药-白芍。聚类分析:将k值设定为3时,在92张处方中最多的类方核心组合为石膏-甘草-山药-知母-连翘,相关方剂数为47个;将k值设定为5时,在92张处方中最多的类方核心组合为石膏-甘草-山药-党参-白芍-玄参,相关方剂数为27个。结论 张锡纯治疗急性外感热病寒温并重,注重培护正气,临证组方重视祛邪不伤正,重用石膏,擅用山药,为中医药治疗急性外感热病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994.
“发表不远热”这一用药原则从内经时代起一直指导着外感热病的治疗,其强调了治疗外感热病应大胆使用辛温剂以扶正助阳,这样不仅不碍邪气外出,反可增强祛邪之力,充分调节机体平衡,以利于疾病向愈。然而从宋金元时期,医家用药习惯逐渐偏于辛凉;时至今日,外感热病的治疗开始走向滥用寒凉药物的极端。本文选取扶正助阳治阳虚外感案和辛温解表并凉血解毒治丹毒案,一寒一热两则验案,以展现“发表不远热”在临床中的灵活应用。其中,阳虚外感案应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以解表温经散寒,从“实则太阳,虚则少阴”角度论述辛温剂在治疗外感中的重要性;丹毒案以荆防败毒散辛温解表联合凉血解毒,从“有病则病受之”的观点切入,提出当辛温解表药与血热病机相矛盾时仍可酌情应用辛温剂,使药物各达其所、并行不悖。同时案后梳理了关于“发表不远热”和“初用辛凉”两种观点的争论,并结合当前一些医家对“发表不远热”的临床发挥,浅谈笔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995.
静滴鱼腥草致过敏性休克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例:王某,男,7岁,因流涕、咽痛3天,发热、咳嗽1天于2005年12月9日上午就诊,患者家人诉说3天前因发汗后出院玩,于傍晚出现流涕、咽痛、自服感冒胶囊、维C银翘片、阿莫西林未见效,于1天前晚上出现咳嗽、咳痰和发热,体温38.5℃,用退热栓略微退烧。患儿既往无过敏史,曾患过肺炎。查体:T:39.5℃,R:20次/分,P:105次/分。急性发热病容,咽充血,双腭扁桃体Ⅱ度大,未见脓点。双肺呼吸音粗,肺底可闻及固定湿性罗音。心脏、腹部、四肢未见异常。血常规:WBC;14.1×109/L,中粒:0·82,淋巴:0.26。胸片示:两肺下野中内带出现大小不等的点状阴影,遂诊断…  相似文献   
996.
“在卫汗之可也”是叶天士提出的温邪侵犯人体卫分的治则。叶天士认为“卫分证”之“汗”法非辛温发汗法,实为辛凉解表透汗之法。在临床中应用银翘散治疗小儿温热病卫分证,可起辛凉解表透汗之功,临床疗效确切。该文通过对叶天士“在卫汗之可也”的解读,探析其在小儿温热病卫分证治疗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建立热病预防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TLC法对本品中黄芪、黄芩、金银花、板蓝根及贯众进行了定性鉴别,并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了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 黄芪甲苷在0.4~2μg范围内,点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98%,RSD为2.18%。结论 方法简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该产品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998.
探讨王履外感热病学术思想。认为王履论述了伤寒、温病、热病三者的区别与治疗,强调仲景立法专为伤寒而设,使温病治法脱胎于伤寒;通过阐发《内经》"四时所伤"学说,提出了据临床表现诊断病因、病机的观点;对于伤寒三阴病的或寒或热,以病邪在传变过程中是否化热为依据,《内经》所论三阴病热证是言其常,仲景所论三阴病或寒或热是言其变,两者不相悖;王履对《伤寒论》原文进行了辨析,对伤寒三百九十七法进行了考辨;还对阴毒、四逆与厥、中暑与中热等病证进行了阐发。  相似文献   
999.
加味银翘散治疗外感热病(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加味银翘散治疗外感热病(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外感热病(上呼吸道感染)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加味银翘散和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模拟剂口服,对照组采用加味银翘散模拟剂和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口服,两组疗程均为3天,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降温疗效。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及降温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降温起效时间及解热时间无明显差异,治疗组痊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银翘散治疗外感热病(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00.
分消走泄法是叶天士《温热论》中治疗湿热病的主要方法。分消是因势利导应用开上、畅中、渗下的方法祛除湿邪,通过祛湿使阳气通达;走泄是指用行气之品,宣通气机,使气行湿去。湿热病常以脾胃为中心,脾胃纳运结合,升降相因,燥湿相济共同完成着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转输。湿热最易损伤脾胃,而脾胃功能失调也最易内生湿热。湿为有形之邪,湿热相合,热蒸湿动,就会弥散三焦,湿性黏腻,又很少传变,难以清除,必然导致三焦气机不畅,气化不行,水道不通,水液代谢障碍等变化而出现相应症状,治疗当从祛除湿邪,通利三焦水道入手。所以叶天士提出"分消上下之势"的治法。临床凡是内伤杂病属痰、饮、水、湿类疾患,都可以此法变通应用。三仁汤、甘露消毒丹、黄芩滑石汤、温胆汤等临床应用即其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