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1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2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5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258篇
预防医学   239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348篇
  2篇
中国医学   148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65篇
  2014年   260篇
  2013年   245篇
  2012年   269篇
  2011年   231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目的:探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成药处方合理性评价的具体标准,促进《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贯彻实施。方法:在分析中成药处方点评特殊性的基础上,重点对中成药用药不适宜处方的点评标准及细则进行初步研究。结果:初步提出了中成药适应证不适宜、遴选药物不适宜、重复用药、联合用药不适宜等用药不适宜处方的界定标准,为统一和明确中成药处方合理性评价的标准提供了参考。结论:医院中成药处方合理性评价具体标准需不断完善统一,以进一步提高中成药合理使用水平。  相似文献   
62.
目的:通过分析某院门、急诊处方中应用中药注射液的基本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总结中药注射液的点评思路,以促进中药注射液的临床合理用药,进一步推动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方法:抽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某院急诊处方中涉及的常用6种中药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红花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丹参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的处方,门诊处方中涉及的常用2种中药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红花注射液")的处方共计3 281张进行处方点评,分析其用药合理性。结果:共抽取急诊处方2 200张、门诊处方1 081张,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为2.90(剔除葡萄糖、氯化钠等溶媒,以及维生素B6、维生素C等药物,平均品种数在5个以下,符合相关规定),平均处方金额为320.14元,其中不合理处方225张,占6.46%。不合理处方主要涉及为临床诊断不完整、联合用药不适宜、重复用药、适应证不适宜、溶媒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给药途径不适宜。对于发现的疑义处方,进行分析,重点关注中药注射液与西药联用的适宜性、中药注射液两两合用的适宜性、中药注射液重复用药的合理性等。结论:中药注射液的处方点评工作可进一步促进中药临床药学的发展,同时需加强临床医师、临床药师的相关知识培训,最终更好地促进中药注射液的合理用药,提高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63.
陈冰清  王欣怡  叶桦 《中国药事》2018,32(10):1314-1321
目的:为进一步完善重点药品监控制度提出参考建议。方法:检索各省市卫计委网站,收集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港澳台地区除外)有关重点药品监控的文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自2015年以来,各省级人民政府或卫生计生部门相继出台了有关“重点药品监控”的规范性文件,文件内容包含重点药品监控的责任部门及其分工,监控目录的制定,以及处方点评、预警通报制度、医师的能力培训、奖惩制度等措施。结论:重点药品监控制度应当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确定一个公认的重点监控药品的定义和范围,并逐步完善重点监控药品目录,加强处方点评;药品生产企业应当积极开展这些药品的上市后评价,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切断幕后利益推手。  相似文献   
64.
摘 要 目的:为药师正确审核处方,提高处方点评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对处方点评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误评的典型案例进行解析。结果:药师在点评处方过程中存在误评现象,主要原因是由于对超说明书用药存在认知上的误区和疏于文献检索。结论:药师全面关注处方点评中的误评案例,可减少误评率,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65.
周淑娟 《安徽医药》2018,22(9):1844-1846
目的 了解该院临床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6年1~12月中药注射液剂住院处方360张,即每季度抽取使用中药注射剂的住院病历90张,对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60张中药注射剂处方中,不合理处方195张(54.17%),主要表现在使用前后未冲管72张(36.92%)、用法用量不适宜58张(29.74%)、适应证不适宜25张(12.82%).结论 该院中药注射剂使用广泛,不合理使用比例较高,应加大中药注射剂的培训、监管力度,促进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66.
目的:利用循证的思路对门急诊处方点评中常见超说明书情况进行判定。方法:对北京市医院管理局所属医院上报门急诊处方点评中常见超说明书问题进行证据审核判定,通过审核者纳入处方点评规则。结果:经过整理归纳,22家医疗机构共上报633条超说明书申请。申请涵盖25个专科,以儿科、感染科为主。涉及超适应证、超人群、超用量、超给药途径,共809项。经过审核,57.19%申请未通过。未通过审核主要原因是证据力度不足占66.85%,主要包括文献、专著、专家共识。结论:利用循证的思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处方点评中超说明书情况,但需要评价证据等级、合理解读证据、注意证据更新等问题。  相似文献   
67.
[摘要] 目的:探讨我院门诊儿科用药情况,评价药师对不合理儿科处方的干预效果与指导作用,提高我院门诊合理用药水平。 方法:点评我院门诊 2015 年的 8 262 张儿科处方,针对处方点评中发现的问题,2016 年成立门诊药师用药干预小组进行干预,对2016 年干预后的 6 864 张处方进行点评,评价干预效果。 结果:通过药师干预后,处方用药更加规范,抗菌药物的累计品种数、平均每张处方药品种数均减少,抗菌药物使用率由2.13% 降至 1.01% ,不合理处方比例由5.63% 降至 7.95% (P<0.05), 其中超说明书用药、临床诊断书写不全、临床诊断与用药不符、用法用量不适宜、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处方比例均降低 (P<0.05)。 结论:我院药师采用的药学干预措施有效可行,对提高门诊合理用药水平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8.
目的分析某院2016年3-12月辅助用药重点监控品种的医嘱点评情况,为规范管理辅助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HIS系统)调取辅助用药重点监控品种的用药数据,分析2016年3-12月辅助用药重点监控品种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等,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对医嘱点评结果进行归纳,总结不合理用药情况,评价点评工作效果。结果 2016年3-12月,不合理用药均为适应证不适宜和用法用量不适宜;药物DUI>1比例下降了10%,在9月和12月实现所有辅助用药重点监控药品未出现在销售排名前10的目标,医嘱点评工作取得一定效果;但仍有30%的药物DUI>1,反映医嘱点评工作仍然存在问题:抽样缺陷、效率低下、与实际脱轨、点评理念不完善。结论某院2016年重点监控辅助用药品种点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形成了制度化、规范化的医嘱点评模式;但仍需加强沟通、多方合作来进一步提升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69.
目的:通过对我院滨江院区门诊处方进行点评,以提高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抽取我院滨江院区2013年7-12月门诊处方7840张,对相关指标进行回顾性汇总与分析。结果:7840张门诊处方中,患者平均年龄为(45.32&#177;21.26)岁,男女比例为1.04∶1;平均每张处方用药2.13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2.10%,注射剂使用率为15.03%,基本药物使用率为39.46%,药品通用名使用率为100%,平均每张处方金额为124.36元,中成药使用率为19.17%;处方合理率为94.68%。在不合理处方中,不规范处方占44.36%,用药不适宜处方占52.28%,超常处方占3.36%。结论:我院滨江院区门诊用药基本合理,但仍应加强用药监督、干预、考核,以降低药品费用、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索住院医嘱点评的模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根据典型问题,确定医嘱专项点评主题,对湖南省马王堆医院(简称“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3月住院病区用药医嘱进行抽样点评。结果:点评病区病例785份,医嘱书写规范率为91.2l%,用药合理率为81.78%;老年患者平均年龄79.80岁,用药6~47种,使用注射剂0~28种,平均用药19.03种,平均使用注射剂8.30种;清洁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9.52%,平均使用2.16d。结论:住院患者用药总体情况较好,用药点评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