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10篇 |
免费 | 103篇 |
国内免费 | 4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妇产科学 | 3篇 |
基础医学 | 29篇 |
临床医学 | 38篇 |
内科学 | 88篇 |
皮肤病学 | 7篇 |
神经病学 | 7篇 |
特种医学 | 16篇 |
外科学 | 13篇 |
综合类 | 302篇 |
预防医学 | 769篇 |
眼科学 | 2篇 |
药学 | 250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210篇 |
肿瘤学 | 1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3篇 |
2023年 | 88篇 |
2022年 | 76篇 |
2021年 | 85篇 |
2020年 | 48篇 |
2019年 | 39篇 |
2018年 | 20篇 |
2017年 | 30篇 |
2016年 | 44篇 |
2015年 | 47篇 |
2014年 | 52篇 |
2013年 | 67篇 |
2012年 | 79篇 |
2011年 | 84篇 |
2010年 | 62篇 |
2009年 | 64篇 |
2008年 | 74篇 |
2007年 | 71篇 |
2006年 | 49篇 |
2005年 | 63篇 |
2004年 | 43篇 |
2003年 | 53篇 |
2002年 | 48篇 |
2001年 | 42篇 |
2000年 | 40篇 |
1999年 | 37篇 |
1998年 | 34篇 |
1997年 | 39篇 |
1996年 | 39篇 |
1995年 | 35篇 |
1994年 | 41篇 |
1993年 | 29篇 |
1992年 | 30篇 |
1991年 | 28篇 |
1990年 | 15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运用数学思维和计算方法,探索中医阳虚质影响因子以避免由阳虚质引起的诸多疾病,为中医治未病提供方案建议。方法 基于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利用项目组移动中医体质辨识系统采集2020年5月5日(立夏)到2021年4月20日(谷雨)24节气阳虚体质辨识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得出阳虚质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在此基础上构建随机森林模型对灰色关联分析法结果进行验证分析,评价阳虚质与其影响因子关联的强弱。结果 本研究采集了来自中国四川省中部和东北部地区年龄在18-60岁的健康或亚健康人群,共计16 259份中医体质辨识数据。经过筛选、预处理得到阳虚体质辨识数据共544份,涉及阳虚质影响因子18个侧面。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后,灰色关联度大于0.6的影响因子有12个,这12个影响因子与阳虚质随机森林模型训练集和验证集的准确率分别为98.39%和93.12%。结论 在本文所选取的样本数据中,灰色关联分析法为分析阳虚质影响因子的适宜技术。本文为中医体质影响因子的研究分析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参考。 相似文献
32.
辽宁省农村地区2009—2016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死亡及过早死亡趋势分析及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世界上严重影响人们健康的疾病之一,每天有数亿人承受COPD带来的痛苦和危害,其全球发病率、病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在中国以北方农村地区尤为严重,既往对北方农村地区COPD死亡及过早死亡的综合报道较少。目的分析辽宁省农村地区2009—2016年COPD死亡及过早死亡变化趋势,并进行有效预测,为COPD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9—2016年辽宁省彰武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凤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死亡数据和彰武县、凤城市公安部门的人口数据,计算COPD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总死亡率、标化总死亡率、过早死亡率、标化过早死亡率、过早死亡概率、总过早死亡率、标化总过早死亡率、总过早死亡概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等指标,应用Joinpoint回归和灰色模型GM(1,1)对COPD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总死亡率、标化总死亡率、过早死亡率、标化过早死亡率、过早死亡概率、总过早死亡率、标化总过早死亡率、总过早死亡概率进行趋势分析和预测。结果辽宁省农村地区2009—2016年COPD死亡人数为1912人,过早死亡人数为389人(占20.35%),其中女性COPD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大于男性(P<0.001);2009—2016年,女性COPD标化死亡率和COPD标化总死亡率均随年份增加呈下降趋势(P<0.05),男性COPD标化过早死亡率、COPD标化总过早死亡率均随年份增加呈下降趋势(P<0.05)。COPD总过早死亡概率从2009年的0.83%降到2016年的0.77%,以2016年为基准,男性COPD过早死亡概率距离2030年控制目标(1.00%)尚有0.58%的下降空间,女性COPD过早死亡概率距离2030年控制目标(1.12%)尚有0.28%的下降空间。GM(1,1)预测结果显示COPD标化总死亡率和总过早死亡率均随年份增加呈下降趋势(P<0.001),各模型的平均绝对百分误差(MAPE)为1.18%~8.76%。结论辽宁省农村地区2009—2016年COPD死亡率和过早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对未来预测显示男性COPD死亡率、过早死亡率、COPD总死亡率随年份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因此,应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减少居民接触危险因素的机会,降低COPD导致的危害。 相似文献
33.
我本该在2003年退休,但由于奥运情结,很荣幸地继续为备战2004年和2008年奥运会服务,于去年年底才正式离开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 相似文献
34.
目的:评估我国不同农村地区已婚育龄妇女避孕节育情况。方法: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基于已获得的调查数据,结合文献研究与专家问卷,确定评价指标,并计算综合得分。结果:①避孕节育综合评价涵盖3个方面,其内容及权重依次为知情选择与避孕落实(0.4)、人工流产与并发症(0.31)、避孕知识(0.28);②中、西区域各地区"避孕知识"及"知情选择"得分普遍偏低;③综合评价结果中、西部没有差别,但与东部相差悬殊。结论:在本次调查的8个省农村地区中,东部地区已婚育龄妇女避孕节育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灰色关联综合分析法适于综合评价我国不同地区的计划生育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35.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 T型关联度分析方法 ,对类金刚石 (DL C)薄膜、富石墨相 DL C薄膜和富金刚石相 DL C薄膜三种 DL C薄膜进行了碳相成分对其白蛋白 (HSA)、纤维蛋白原 (HFG)、免疫球蛋白 (Ig G)三种血浆蛋白吸附量影响的定量分析研究。合理地解释了三种材料蛋白吸附量随碳相成分变化的实验结果 ,并得出如下重要的分析结论 :(1)石墨和 C- H相对 HSA的吸附影响较大 ,随着二者的增加 ,HSA的吸附量下降 ;(2 )与 HFG吸附有较强关联的碳相成分是 DL C相和 C- O相 ,前者呈负相关 ,后者为正相关 ;(3)各碳相成分对 Ig G的吸附均有性质不尽相同的影响 ,但程度有限 ,且彼此间相差不大 ;(4 ) DL C碳相具有增强 HSA吸附、抑制 HFG、Ig G吸附的双重功效 ,其对 DL C薄膜血液相容性的影响远较其它碳相成分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36.
对不同工艺和条件制备的 7个类金刚石薄膜 (Diamondlikecarbon ,DLC)试样 ,经X光电子能谱 (XPS)碳相成分分析后 ,分别进行了血小板黏附实验、黏附血小板的形貌观察、分类计数和形态指数计算 ,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 ,研究了碳相成分对血小板黏附量、黏附血小板的形态指数的影响。结果显示 :来自全方位离子注入离子束增强沉积工艺的DLC ,其血小板黏附量和形态指数明显小于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制备的样品 ;在DLC的 5种碳相成分中 ,DLC碳相与血小板黏附量和形态指数的 (负 )关联度远大于其它碳相成分 ,除此之外只有C H和C O碳相与血小板形态指数的 (正 )关联度较大。表明 :(1)DLC碳相对血小板黏附的影响远较其它碳相成分为大 ,增加DLC碳相的含量是优化DLC血液相容性的关键所在 ;(2 )C H和C O碳相对黏附血小板的变形有促进作用 ,须从工艺上抑制其产生或尽可能降低其含量 ;(3)采用全方位离子注入离子束增强沉积工艺有助于改善DLC的血液相容性。这些结论对设计与改进DLC的制备工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7.
针对中医诊断专家系统存在的问题,通过模拟专家诊断的思维过程,引入征候筛选和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对诊断过程进行模拟和评价,实现了一个新的计算机化中医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38.
刘发祥 《中华养生保健(上半月)》2006,(10):23-24
日益严峻的生存压力、环境危机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透支了健康,积蓄了毒素,处在了虽然“无病”却身心疲惫不堪的“第三状态”、“灰色状态”,也就是“亚健康”状态。亚健康就是中医所说的“未病”,不是没有病,而是将发未发之病。使人犹如坐在了一个随时可能爆发的火山口上。值得 相似文献
39.
《中国卫生统计》1991年第6期第26页介绍了张祖国同志用灰色理论拟合logistic曲线的方法。由于其中用了大量的矩阵运算来求解待定系数a、b,工作量大,计算繁琐,精确度也由于多次近似而受影响,且不易被基层和非专业人员掌握使用。笔者对此作过研究,导出了参数a、b的计算公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0.
我们试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淄博市各工业系统扬尘点监测合格率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旨在找出影响全市扬尘点监测合格率变化的主要工业系统,为今后制订防尘工作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