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27篇
  免费   408篇
  国内免费   3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39篇
内科学   71篇
皮肤病学   3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76篇
综合类   1109篇
预防医学   20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36篇
  9篇
中国医学   362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251篇
  2022年   270篇
  2021年   297篇
  2020年   232篇
  2019年   198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207篇
  2016年   199篇
  2015年   199篇
  2014年   351篇
  2013年   258篇
  2012年   301篇
  2011年   292篇
  2010年   285篇
  2009年   207篇
  2008年   288篇
  2007年   204篇
  2006年   222篇
  2005年   207篇
  2004年   197篇
  2003年   173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张常宁 《四川中医》2003,21(12):72-73
苦参汤源于《疡科心得集》,为治疗一切疥癞、疯癞、疮疡之常用方。临床上将此方外用湿敷或淋洗,治疗湿热、血热性皮肤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加减得宜,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62.
白塞氏病的中医病因病机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白塞氏病的中医病因病机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湿热毒瘀互结是白塞氏病发病的病理基础,且贯穿于疾病的始终。毒瘀互结,虚实夹杂是其病程漫长,病情缠顽,久发频发的重要原因。主要病位在于肝脾,肝热脾湿相互为患,充斥上下,诸症遂成。为临床治疗白塞氏病提供了一定的中医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3.
陈宜伦 《江苏中医药》2003,24(10):35-35
程氏萆分清饮出自《医学心悟》 ,古今方书皆用以治疗湿热下注膀胱之淋证、尿浊。笔者在临床工作中 ,运用本方加减治疗妇女湿热带下 6 0例 ,获得满意效果。现小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6 0例均为门诊病人 ,年龄 2 0~ 4 5岁 ,其中 2 0~ 2 9岁 2 2例 ,30~ 39岁 30例 ,4 0岁以上 8例 ;病程最长4年 ,最短 6个月。诊断标准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并经妇科及B超检查 ,排除输卵管与子宫体、子宫颈的恶性肿瘤。2 治疗方法基本方组成 :萆 15g ,石菖蒲 10g ,黄柏 10g ,白术10g ,丹参 10g ,车前子 15g ,…  相似文献   
64.
金海石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1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秀焕 《河南中医》2003,23(7):45-45
1998年 4月~ 1999年 3月 ,笔者采用自拟金海石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 138例 ,效果显著 ,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共 138例 ,均为我院门诊或急诊入院患者 ,全部病例均经B超、X线或CT确诊 ,结石直径在 1.0cm以下。其中男 77例 ,女 6 1例 ;年龄 18~ 6 8岁 ,青年占大多数 (2 0~ 2 9岁占 73例 ) ;病程最短者 2h ,最长者 5a。结石部位 :肾结石 10 1例 ,肾、输尿管混合结石 2 3例 ,输尿管结石 13例 ,膀胱结石 1例。中医辨证分型 :下焦湿热型 6 5例 ,下焦瘀滞型 4 5例 ,肾阴亏虚型 2 0例 ,肾气亏虚型 8例。2 治疗方法金海石排石汤药物组成 :…  相似文献   
65.
笔者用白花通淋汤治疗湿热下注型热淋7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6.
<湿热条辨>,又名<湿热病篇>,相传为清代著名医学家薛生白所撰,是我国中医典籍中比较系统和完整论述外感湿热病辨证治疗的一部名著,其中以湿温、暑湿等夏秋季节常见的湿热病证为主要内容,并包括痢疾和暑月寒湿等湿热类病证,而不限于一种单独的疾病.从临床实践来看,其内容实际上包括了现代医学上的乙脑、伤寒和副伤寒、沙门氏菌属感染、中暑、痢疾和急性胃肠炎等多种急性热病.这类疾病,从中医病因学上来说,均系感受湿热病邪所致,并且具有湿热蕴蒸的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所以均称为湿热病,属于中医外感热病的范畴.对于这类疾病的病因证治,虽然早在<内经>和<难经>中已有初步论述,从张仲景、王叔和、朱丹溪、李东垣以至吴又可、喻嘉言等历代医家的著述中,也有一定的论述,但是还不够完整和系统,也不能形成湿热证的专门论著.直到<湿热条辨>的问世,才改变了这种状况,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该书对我国中医学关于湿热类外感热病的理论认识和临证治疗起到了奠基作用,成为湿热病辨证治疗发展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至今仍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和研究价值.其学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7.
黄远媛 《中医杂志》2004,45(6):477-477
<内经>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其本意为肝病最易传脾,在治肝的同时,先调补脾气,使脾脏正气充实,不受邪侵.这个治法已被广泛用于肝病的治疗中.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居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正如李东垣<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所说:"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肝藏血,主疏泄一身之气机.肝脾密切相关,正如<经脉别论>所说:"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精".笔者认为,顾护脾胃应贯穿于诊治慢性肝病的始终,若脾病则肝病难愈.临证见到患者有脘痞、腹胀、纳呆、便溏、苔腻、脉细等症状,不论病毒滴度、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有无异常,都只能先调理脾胃,以顾后天之本,脾旺方能正气旺,有利于正气抗邪而使肝病向愈;倘若滥用攻邪之法,则重伤脾气,必致肝病缠绵难愈.但是,"实脾"是否就是"补脾",有待探讨.  相似文献   
68.
笔者于1996年3月~1997年4月用湖南株洲千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妇科千金片治疗湿热带下6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0例均系我院门诊病人。年龄最小者22岁,最大者42岁,其中22~35岁者42例,36~42岁者1...  相似文献   
69.
针刺法为主辨证治疗前列腺炎227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绪斌  唐巍 《针刺研究》1998,23(3):228-229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227例。平均年龄34.5岁。病程2周~10年。未婚69例,已婚158例。患者经前列腺指检、前列腺液化验和B超检查后确诊。所有病例按临床辨证属脾虚湿困型90例,湿热下注型137例。治疗方法取穴:以中极、膀胱俞、次为主穴,脾虚湿困型配三阴交、足三里、中院,湿热下注型配阳陵泉、太冲、中诸、丰隆、风池。主穴每天针刺1次,10次为1疗程;配穴根据证型和症状每次选用2~3个。主穴用平补平泻法;配穴中院、足三里用补法,阳陵泉、太冲、丰隆、风池用泻法,其它穴位用平补平泻法。中极、膀脱俞、次穴诱导针感向会阴部放射,其…  相似文献   
70.
梁宝慧 《光明中医》1998,13(6):47-48
路志正老师是中国中医研究院教授,主任医师,业医近六十年,学验俱丰,对痹病、眩晕、妇科经带胎产等疑难杂症均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经验疗法。余有幸随师学习,收益匪浅,现选其临证验案二则,以飨同道。1湿热痹不避温通湿热痹多由暑湿浸淫或素体湿热较甚,或寒湿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