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236篇 |
免费 | 627篇 |
国内免费 | 84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2篇 |
儿科学 | 72篇 |
妇产科学 | 34篇 |
基础医学 | 475篇 |
口腔科学 | 37篇 |
临床医学 | 1026篇 |
内科学 | 705篇 |
皮肤病学 | 247篇 |
神经病学 | 15篇 |
特种医学 | 165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5篇 |
外科学 | 123篇 |
综合类 | 2675篇 |
预防医学 | 1259篇 |
眼科学 | 73篇 |
药学 | 1765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2917篇 |
肿瘤学 | 8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119篇 |
2023年 | 143篇 |
2022年 | 190篇 |
2021年 | 204篇 |
2020年 | 287篇 |
2019年 | 150篇 |
2018年 | 129篇 |
2017年 | 168篇 |
2016年 | 215篇 |
2015年 | 270篇 |
2014年 | 399篇 |
2013年 | 412篇 |
2012年 | 621篇 |
2011年 | 720篇 |
2010年 | 610篇 |
2009年 | 584篇 |
2008年 | 818篇 |
2007年 | 659篇 |
2006年 | 711篇 |
2005年 | 657篇 |
2004年 | 518篇 |
2003年 | 392篇 |
2002年 | 332篇 |
2001年 | 290篇 |
2000年 | 244篇 |
1999年 | 266篇 |
1998年 | 189篇 |
1997年 | 174篇 |
1996年 | 151篇 |
1995年 | 154篇 |
1994年 | 144篇 |
1993年 | 123篇 |
1992年 | 178篇 |
1991年 | 116篇 |
1990年 | 121篇 |
1989年 | 85篇 |
1988年 | 44篇 |
1987年 | 29篇 |
1986年 | 38篇 |
1985年 | 20篇 |
1984年 | 14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1篇 |
195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作者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3~13岁肺炎患儿150例咽拭标本中的肺炎支原体(MP),以分离培养及间接血凝试验(IHA)为对照。PCR检出率显著高于培养,若以IHA为标准,PCR阴性一致率为96%、阳性一致率为73%。不同病程MP-DNA检出率无显著差异,提示即使病程较长仍可应用PCR作出诊断。鉴于PCR检测简便快速,可作呼吸道MP感染的常规诊断应用。但MP感染经敏感药物治疗可使PCR结果阴性,因此,血清学检测尚不宜放弃。 相似文献
993.
本文记述1992年采自中国朝阳地区厕蝇属一新种,即朝阳厕蝇,新种Eannia CnaoYangensis sp.nov 相似文献
994.
对小檗属(Berberis)植物鲜黄小檗(Berberis diaphana Maxim.)、甘肃小檗(B.kansuensis Schneid.)、直穗小檗(B.dasystachya Maxim.)进行了茎皮性状特征、显微构造特征、理化鉴别的比较研究。 1 实验材料 见表1 2 实验方法 见前文。 3 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995.
从峨眉雪胆Hemsleyaemiensis块根中分得7个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齐墩果酸-3-O-a-L-吡喃阿拉伯糖(1→3)-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甙(Ⅰ)、竹节参甙Ⅳα(Ⅰ)、雪胆皂甙Ma1(Ⅲ)、雪胆皂甙G1(Ⅳ)、雪胆皂式H1(Ⅴ)、雪胆甲素(Ⅵ)和雪胆乙素(Ⅶ)。这些化合物均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其中化合物Ⅰ为首次从雪胆属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996.
从白喉乌头Aconitumleucostomum的根中分得4个二萜生物碱,通过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6,14-dimethoxyforesticine(Ⅰ)、lappaconitine(Ⅱ)、N-deacetyllappaconitine(Ⅲ)和anthranoyllycoctonine(Ⅳ)。其中Ⅰ系首次直接从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对灯心草Juncus effusus L.石油醚和醋酸乙酯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正相和反相硅胶柱层析对灯心草石油醚和醋酸乙酯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用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结果从灯心草石油醚提取物分得2个甾体化合物stigmast-4-en-6β-ol-3-one(1),(24R)-stigmast-4-ene-3-one(2),从醋酸乙酯提取物分得两个二氢菲类化合物juncusol(3)和efffusol(4)。结论化合物1和2均为首次从灯心草属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998.
半枝莲(ScutellariabarbataD.Don)为唇形科黄芩属植物半枝莲的全草,分布在江苏、广西、广东、四川、河北、山西、陕西、湖北、安徽、江西、浙江、福建、贵州、云南、台湾、河南等地。主要功效为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及利尿等,在临床上广为应用。 相似文献
999.
126株铜绿假单胞菌对伊米配能等10种抗生素药敏试验分析濮跃晨1袁园1王鼎玉2张清1铜绿假单胞菌是临床上引起各类感染的常见致病菌。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导致耐药菌株增加,使此种细菌引起的感染较为难治。为此我们于1994年5月~1995年9月测定了12... 相似文献
1000.
南鳅属鱼类一新种及一新亚种(鲤形目:鳅科:条鳅亚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2年6月和1991年0月,作者在广西凌云县和贵州瓮安县各采获一批条鳅亚科鱼类标本,经研究鉴定,分别南鳅属一新种和一新亚种,定名为凌云南鳅,新种SchisturalingyunensisLiaoetLuo,sp.nov.和小眼戴氏南鳅,新亚种SchisturadabryimicrophthalmusLiaoet.Wang,subsp.nov.。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