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1156篇 |
免费 | 17253篇 |
国内免费 | 955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363篇 |
儿科学 | 2769篇 |
妇产科学 | 2275篇 |
基础医学 | 13101篇 |
口腔科学 | 3168篇 |
临床医学 | 50023篇 |
内科学 | 21573篇 |
皮肤病学 | 3078篇 |
神经病学 | 5128篇 |
特种医学 | 8391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24篇 |
外科学 | 13506篇 |
综合类 | 124714篇 |
预防医学 | 61466篇 |
眼科学 | 2515篇 |
药学 | 84730篇 |
655篇 | |
中国医学 | 32907篇 |
肿瘤学 | 647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7篇 |
2024年 | 3440篇 |
2023年 | 7130篇 |
2022年 | 8384篇 |
2021年 | 11500篇 |
2020年 | 8455篇 |
2019年 | 6969篇 |
2018年 | 3981篇 |
2017年 | 6651篇 |
2016年 | 7787篇 |
2015年 | 9773篇 |
2014年 | 18567篇 |
2013年 | 19327篇 |
2012年 | 23130篇 |
2011年 | 24471篇 |
2010年 | 23065篇 |
2009年 | 22188篇 |
2008年 | 31723篇 |
2007年 | 22106篇 |
2006年 | 22628篇 |
2005年 | 27272篇 |
2004年 | 16115篇 |
2003年 | 19476篇 |
2002年 | 20044篇 |
2001年 | 11893篇 |
2000年 | 8838篇 |
1999年 | 7766篇 |
1998年 | 7277篇 |
1997年 | 7640篇 |
1996年 | 7271篇 |
1995年 | 6708篇 |
1994年 | 5206篇 |
1993年 | 2763篇 |
1992年 | 2144篇 |
1991年 | 1858篇 |
1990年 | 1725篇 |
1989年 | 1478篇 |
1988年 | 396篇 |
1987年 | 339篇 |
1986年 | 206篇 |
1985年 | 126篇 |
1984年 | 59篇 |
1983年 | 29篇 |
1982年 | 15篇 |
1981年 | 12篇 |
1980年 | 5篇 |
1958年 | 1篇 |
1955年 | 9篇 |
1954年 | 4篇 |
195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曹敬丽 孙杰 Marina S.Ferguson 张东 沈宓 隋滨滨 刘丽 李子瑞 赵锡海 Thomas S.Hatsukami 苑纯 高培毅 王雅杰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9,26(5):841-844,850
目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是脑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对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斑块进行充分的组织学判读和研究,将有助于全面把握CEA斑块的组织学表现,进而推进临床辅助诊断。方法本文我们将运用数字病理扫描仪对CEA斑块的切片经H&E染色后进行扫描,介绍数字病理扫描在CEA斑块组织学研究中的应用。结果经数字病理扫描所得的图片,有助于全面掌握和保存CEA斑块组织切片的全层面信息;在软件的帮助下有助于非常方便地测量斑块内各成分的大小;有助于精确评估斑块的狭窄程度。结论综上,数字病理成像应用于CEA斑块,结合MRI,有助于高效且准确地判读斑块组成和预测斑块稳定性,亦有助于人工智能的训练。 相似文献
72.
目的Na^18F是一种主要用于诊断成骨反应活性程度增加的骨疾病的正电子计算机断层显像药物,肿瘤骨转移的诊断是其重要的适应症之一。本研究旨在对Na18FPET/CT用于肿瘤骨转移诊断的诊断效果进行系统评价。方法对2000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公开发表的Na^18F PET/CT诊断骨转移的文献用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2.0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35篇文献纳入本研究,中文文献9篇,英文文献26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Na^18F PET/CT诊断骨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曲线下面积,以患者为计算基础时分别为0.97、0.93、14.5、0.03和0.99;以病灶为计算基础时分别为0.96、0.88、8.3、0.05和0.98;②对不同原发灶(肺癌、乳腺癌及前列腺癌)的ROC曲线比较可知:三种不同的原发灶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③所有纳入本研究的文献未见有使用Na18F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报道。结论无论以患者还是以病灶为基础,Na^18F PET/CT诊断骨转移的效能均很好,Na^18F PET/CT对肺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诊断效能无明显差异,未见使用Na18F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报道。 相似文献
73.
目的分析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相关临床资料,探讨常见血液相关指标对DLBCL预后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世纪坛医院收治的45例初治DLBCL患者临床资料,生存分析应用Kaplan-Meier法,单因素分析应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应用Cox回归模型。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小板计数(PLT)、Hans分型、血红蛋白水平(HGB)、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预后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LT、Han分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作为DLBCL独立预后因素。性别、年龄、初诊原发部位、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Neu#)、淋巴细胞绝对值计数(Lym#)、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绝对值计数比值(PLR)、乳酸脱氢酶(LDH)、总蛋白(T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LT≤209×10^9/L,Hans分型为非生发中心型,HGB≤100g/L,ALB<40g/L可能是DLBCL不良预后因素。PLT、Hans分型可作为DLBCL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4.
《中国医药指南》2018,(4)
目的对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以我院自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1年间所接收的6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泮托拉唑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奥美拉唑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临床症状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86.67%),且腹痛消失时间及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显著低于对照组(23.33%),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消化性溃疡患者采取泮托拉唑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减少患者腹痛时间以及出血量,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较少,值得被推广于临床中去。 相似文献
75.
76.
77.
目的 建立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药品中氯化丁基橡胶塞用抗氧剂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和硫化剂对-特辛基苯酚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考察。方法 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柱,以乙腈-0.2%甲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80 nm。结果 BHT和对特-辛基苯酚质量浓度在0.4~20μg/mL线性关系良好(r > 0.999);准确度试验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3%、101.9%,精密度及耐用性结果均符合要求;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稳定性考察样品中BHT和对-特辛基苯酚含量均小于限度值。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中BHT和对-特辛基苯酚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78.
目的系统评价托伐普坦治疗肝硬化伴低钠血症或腹水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VIP)、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lsevier等数据库,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关于托伐普坦治疗肝硬化伴低钠血症或腹水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根据改良版的Jadad量表对纳入的RCT进行质量评价,并采用Review Manager 5. 3和STATA 12. 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5篇RCT文献,包含1 267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在疗效方面:托伐普坦可显著提高肝硬化伴低钠血症或腹水患者的血钠水平(SMD 1. 28,95%CI 1. 06~1. 50),增加24 h尿量(SMD 3. 19,95%CI 2. 20~4. 19),减轻体重(SMD-0. 58,95%CI-0. 75^-0. 42),缩小腹围(SMD-0. 78,95%CI-1. 00^-0. 56)。在安全性方面:托伐普坦不良反应发生率(RR 1. 12,95%CI 1. 01~1. 25)和口干口渴发生率(RR 16. 85,95%CI 6. 57~43. 19)高于对照组,但其对血钾、血肌酐及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影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托伐普坦治疗肝硬化腹水安全有效,但仍需大规模、多中心的RCT来验证。 相似文献
79.
目的:分析阿立哌唑与喹硫平治疗双相抑郁的疗效差异,为双相抑郁治疗提供新的证据和方法。方法:通过对国内中文文献的数据检索,对4项阿立哌唑与喹硫平治疗双相抑郁的研究资料进行Meta分析,评价有效率的差异和症状改善的差异。结果:①有效率:通过异质性检验, X2=0.7,df=2,P=0.70,I2=0%, 应用固定效应模型OR=1.13,95%CI=0.63~2.02,Z=0.40,P=0.89,提示阿立哌唑与喹硫平治疗双相抑郁有效率没有显著性差异。②症状学评价:异质性检验,X2=8.44,df=3,P=0.04,I2=64.4%,应用随机效应模型SMD=-0.52,95%CI=-1.24~0.21,合并效应检验:Z=1.39,P=0.16,提示阿立哌唑与喹硫平治疗双相抑郁症状评分差异没有显著性。结论:阿立哌唑与喹硫平治疗双相抑郁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