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064篇 |
免费 | 1288篇 |
国内免费 | 45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6篇 |
儿科学 | 69篇 |
妇产科学 | 95篇 |
基础医学 | 1015篇 |
口腔科学 | 134篇 |
临床医学 | 2936篇 |
内科学 | 2970篇 |
皮肤病学 | 248篇 |
神经病学 | 270篇 |
特种医学 | 397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3篇 |
外科学 | 570篇 |
综合类 | 6324篇 |
预防医学 | 9065篇 |
眼科学 | 123篇 |
药学 | 2412篇 |
27篇 | |
中国医学 | 735篇 |
肿瘤学 | 37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1篇 |
2023年 | 439篇 |
2022年 | 594篇 |
2021年 | 844篇 |
2020年 | 593篇 |
2019年 | 466篇 |
2018年 | 263篇 |
2017年 | 360篇 |
2016年 | 516篇 |
2015年 | 686篇 |
2014年 | 1428篇 |
2013年 | 1468篇 |
2012年 | 1789篇 |
2011年 | 1779篇 |
2010年 | 1706篇 |
2009年 | 1594篇 |
2008年 | 2516篇 |
2007年 | 1864篇 |
2006年 | 1751篇 |
2005年 | 1904篇 |
2004年 | 1246篇 |
2003年 | 885篇 |
2002年 | 591篇 |
2001年 | 452篇 |
2000年 | 367篇 |
1999年 | 287篇 |
1998年 | 245篇 |
1997年 | 218篇 |
1996年 | 180篇 |
1995年 | 201篇 |
1994年 | 182篇 |
1993年 | 84篇 |
1992年 | 50篇 |
1991年 | 59篇 |
1990年 | 27篇 |
1989年 | 38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4篇 |
1982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沈阳汉族人群HLA—DR,DQ,DP的DNA分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使用PCR/SSO方法对94名沈阳汉族健康人群进行了HLA第Ⅱ类抗原等位基因的完全分型,共发现66种等位基因,基中DRB128种,DRB33种,DRB54种,DQA18种,DQB13种,DPB10种,分析了DR-DQ连锁的五位点单倍型,共发现38种,其中21种是在白人为主的人群已发现过的。本研究提出了中国东北人群HLA第Ⅱ类抗原等位基因的遗传基本情况,可用于疾病研究的对照和其他中国群资料的比较。 相似文献
53.
本文对南充地区152名正常汉族成人的皮纹进行了分析,发现最常见的指端纹型依次是大简尺箕、大螺斗、大绞斗和大囊尺箕。指出TRC直接受大斗多少的影响;a_-bRC,atd角则受指三叉点的位置的影响,由于指三叉点的内移或外移,导致正常人亦可出现atd角增大或缩小。同一个民族的皮纹出现地区性差异,可能与人类种群的地理隔离有关,与遗传负荷有关,也不排除其他因素造成,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4.
采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结合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技术,并构建载脂蛋白CII(ApoCII)基因二核苷酸串联重复序列(TG)n(AG)m及(AG)m序列等位基因梯阶标准;检测正常汉族人群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检出36种(TG)n(AG)m序列基因型、12种等位基因。等位基因为17、18、26-35,其频率分别为0.061、0.011、0.002、0.002、0.054、0.255、0.372、0.084、0.026、0.039、0.052、0.041。检出7种(AG)m序列基因型、4种等位基因。等位基因为6、7、8、9,其频率分别为0.002、0.152、0.812、0.034。与欧洲白种人比较,ApoCII基因二核苷酸串联重复序列(TG)n(AG)m及(AG)m序列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均具有明显的种族差异性(P<0.01,P<0.01)。 相似文献
55.
汉族男子体格及生殖器发育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411例汉族男性大学生体格和生殖器的测量结果如下:阴茎周径8.17±0.64cm,阴茎长度7.43±1.04cm,阴茎牵长13.33±1.19cm,右睾丸容积17.91±4.09ml,左睾丸容积17.83±4.05ml,身高171.07±5.66cm,体重58.43±7.75kg.北方学生体格和生殖器发育均优于南方.城、县、乡学生的生殖器发育无明显差异,但城市学生体格发育优于农村.16岁后阴茎、睾丸大小变化不大,但生殖器的发育可持续到30岁.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D7S2 1位点在河北汉族人群分布的多态性 ,为DNA指纹数据库的构建及其法医学应用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应用MVR PCR方法和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银染法对 12 4名河北汉族人群无关个体D7S2 1位点进行了快速检测 ,并进行数字编码。结果每一个体平均得到 3 6个数字编码 ,未发现任何两个无关个体所有编码相同 ,两无关个体 3 6个编码相同的机率为 3 .4 8× 10 -18。三种重复单位a 型、t 型和o 型出现的机率分别为 4 8.5 %、4 9.5 %和 2 .1%。该位点杂合度为 0 .9876,非父排除率为 0 .974 6,多态性信息含量为 0 .9872。结论D7S2 1位点在河北汉族人群中具有高度的多态性 ,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银染法简便、快速 ,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7.
国人男性椎管的测量与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广西出土的113例男性干燥椎骨的椎孔,进行了矢径、横径的测量和形态观察。椎孔的矢、横径在壮族(30例),汉族(57例)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C_(3~6)椎骨水平,推管的矢径和形态与脊髓的外形不一致,矢径于该处形成生理性狭窄,以C_4处为最小(12.92mm)。除C_1外,椎管的形态可分为4型:Ⅰ型圆型;Ⅱ型三角型;Ⅲ型过渡型;Ⅳ型不整型。 C_(1,2)椎管的形状为圆型,向下至C_6,通过半圆形逐步过渡到三角形(C_6占81.31%);再向下至T_6,三角形通过蛤形和多边形又逐渐过渡为圆形(T_6占84.76%);再向下至L_5,又通过蛤形逐渐过渡为三角型(L_5占99%)。从L_3至L_5,三角形椎孔有逐步通过钟形向三叶形过渡的趋势。三叶形腰椎管占5.02%。本文结果支持Eisenstein的观点,认为三叶形结构是一种普通的、非病理性的现象,与年龄增长、骨赘或椎孔狭窄无关,这或许是一种正常的发育性变异。 相似文献
58.
本文为1996-1998年河北省全省报告的性传播疾病(STD)疫情资料。三年患病率依次为:2.5/10万,3.68/10万,7.16/10万。所报八大性病中淋病,尖锐湿疣,非淋菌性尿道炎为高发病种,三年构成比依次为46.75%、32.32%、12.56%。三年内,梅毒发病率96年为0.093/10万,97年为0.241/10万,98年为0.472/10万,呈明显的增长趋势。在人群分布中,20-39岁仍为高发年龄段,且男性发病数多于女性。传染来源以非婚性接触为主。职业分布主要以工人、农民为主,干职、个体所占比重有所上升。总之,性病在最近几年仍呈明显上升趋势,大力加强性病的宣传教育工作,仍是河北省控制性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9.
目的 分析我国消除丙型肝炎(丙肝)的普通人群HCV检测策略的成本效果,明确最佳成本效果的HCV检测年龄。方法 运用TreeAge pro 2019软件构建决策树马尔科夫模型,以1年为周期,模拟10万名20~59岁各年龄组人群HCV检测和治疗结果,以全社会角度分析策略间比较的成本效果和效益。效果指标为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效益指标为净货币效益(NMB),以我国2022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5 698元)为意愿支付阈值。通过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概率敏感性分析评估结果可靠性。结果 在20~59岁人群HCV检测有成本效果,在40~49岁年龄组进行HCV检测成本效果最佳。20~59岁年龄组人群HCV检测策略与未HCV检测策略比较,增量成本为161.24元/人,增量效用为0.003 6质量调整寿命年(QALYs)/人,ICER为45 197.26元/QALY,ICER小于意愿支付阈值,具有成本效果。各年龄组人群HCV检测策略与未HCV检测策略比较,ICER为42 055.06~53 249.43元/QALY,NMB为96.52~169.86元/人,其中40~49岁年龄组的ICER最低,NMB最高。单因素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贴现率、丙肝抗体(抗-HCV)检测成本、人群抗-HCV阳性率和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成本对经济学评价影响较大,但改变参数取值,结论不变。概率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模型分析结果稳定。结论 医疗机构探索动员20~59岁普通人群进行HCV检测具有较好的成本效果,以40~49岁年龄组人群的HCV检测成本效果最佳。在我国普通人群中实施HCV检测的“愿检尽检”策略,能降低人群丙肝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索不健康行为生活方式与高尿酸血症的关系,以及高血压、血脂异常的效应修饰作用,为预防高尿酸血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设计,基于2021年10-12月来自四川省、贵州省28个地级市和重庆市33个区(县)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的西南职业人群队列基线数据,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及实验室生化检测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行为生活方式、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情况。不健康行为生活方式得分根据吸烟、饮酒、膳食模式、体力活动和低体重/超重状况进行评分,分值越高不健康行为生活方式越多。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健康行为生活方式评分、吸烟状况、饮酒状况等与高尿酸血症的关系,采用分层分析探索高血压等疾病对不健康行为生活方式与高尿酸血症之间关系的修饰效应。结果 共纳入11 748名研究对象,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34.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现在吸/既往吸烟、现在饮/既往饮酒及BMI异常是高尿酸血症患病的危险因素,不健康行为生活方式对高尿酸血症患病风险呈现累积效应,随着得分的升高,高尿酸血症患病风险升高,OR值由1.64(95%CI:1.34~2.00)上升至2.89(95%CI:2.39~3.50)。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在高血压及血脂异常人群中,不健康行为生活方式对高尿酸血症患病风险影响更大。结论 多种不健康行为生活方式的共存会升高高尿酸血症患病风险,这一效应在高血压、血脂异常人群中更明显。及时纠正不健康行为生活方式,并控制高血压和血脂异常,降低患高尿酸血症的风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