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23篇
  免费   596篇
  国内免费   5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67篇
妇产科学   39篇
基础医学   100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558篇
内科学   315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73篇
特种医学   109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163篇
综合类   1881篇
预防医学   3265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598篇
  3篇
中国医学   152篇
肿瘤学   615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167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116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197篇
  2014年   312篇
  2013年   330篇
  2012年   377篇
  2011年   341篇
  2010年   390篇
  2009年   358篇
  2008年   459篇
  2007年   400篇
  2006年   345篇
  2005年   339篇
  2004年   324篇
  2003年   276篇
  2002年   295篇
  2001年   422篇
  2000年   303篇
  1999年   265篇
  1998年   239篇
  1997年   227篇
  1996年   172篇
  1995年   166篇
  1994年   122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目的:了解成都市金牛区2006~2008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死因顺位和死因变化趋势,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成都市金牛区2006~2008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前3位死因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6~2008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波动性下降,分别为8.98‰、4.38‰和7.85‰,前3位死因依次为出生窒息、早产和低出生体重、肺炎、意外窒息和先心病。结论:加强孕产期保健,重视对妇幼保健人员业务技能水平的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急诊急救技术水平,增加抢救成活率,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22.
目的:通过对泰安市大汶河流域育龄妇女居民死亡状况的分析,了解育龄妇女的主要死因及其导致的寿命损失年数。方法:应用死亡专率和潜在减寿年数(PYLL)对大汶河主干流域育龄妇女2002~2004年人口死因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区育龄妇女死亡率为1.09‰,对照区为0.89‰,其标化死亡率两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3,P<0.01)。肿瘤、损伤与中毒、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传染病是育龄妇女的主要死因。PYLL及PYLL率前6位死因与死亡构成前6位死因一致,但顺位不同。除呼吸系统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外,其余主要死因研究区与对照区潜在寿命损失年数标化率(SPYLL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肿瘤、损伤与中毒、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传染病是导致育龄妇女"早死"的主要死因。  相似文献   
923.
张卉  包岚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362-363
目的:分析洛阳市孕产妇死亡和死因变化规律,提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方法:收集、整理2005~2008年洛阳市孕产妇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洛阳市4年孕产妇死亡率平均为47.27/10万,整体呈逐年下降趋势。前4位死因依次为产科出血、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栓塞。结论:加强孕产期保健及系统管理,尤其是高危孕妇的筛查、转诊及分级管理,强化产科急救、转诊能力的培训,加强产科与多学科间协作,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可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924.
<正>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在所有女性癌症中占25%〔1〕,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报道全球发病人数为529 000例,死亡27 500例。2000年后,我国宫颈癌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依据2010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数据(2007年结果)显示:2003年全国宫颈癌发病率为6.3/10万,2007年上升为11.6/10万〔2〕。宫颈癌病因明确,存  相似文献   
925.
目的 分析某矿业集团1963~2010年尘肺病死亡病例的死亡特征,为尘肺防治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某矿业集团1963~2010年底所有已确诊的尘肺病死亡病例(1913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63至2010年该矿业集团尘肺病死亡病例死因前5位分别为呼吸系统疾病(49.76%)、肿瘤(28.86%)、肺结核(18.61%)、循环系统疾病(14.43%)及死因不明(6.12%).因尘肺死亡334例,病死率为17.46%(334/1913).对尘肺死亡334例进行分析显示,各期死亡构成比随年龄增大有增高趋势.不同种类尘肺病病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0,P<0.05).不同种类尘肺病死亡年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71,P<0.05).纯掘进工的死亡构成比最高,其次为煤矿混合工、主掘进工及纯采煤工.结论 尘肺病患者死亡原因以呼吸系统疾病为主,应进一步加强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落实防尘降尘措施,同时加强对离退休职工的医学随访和职业健康监护.重点保护人群为纯掘进工.  相似文献   
926.
目的对我院8年来住院死亡病人统计分析,探讨其变化规律,为医院管理和疾病防治工作提供信息服务。方法检索2003-2010年住院死亡病案共1802例,从病死率、死亡性别、季节分布、年龄分布、死亡原因等方面进行统计。结果死亡男女性别比1.69:1;死亡人数以第二季度最低,然后逐渐上升至第二年春季;死亡高发年龄段为40~80岁以上;前5位死因为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结论应重点加强死亡前5位疾病的防治、诊断,以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927.
目的根据不同级别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中死因监测工作任务需求的差异,建立针对不同用户级别的死因监测数据清洗、整理和分析工具。方法通过基层监测单位访谈、专家咨询等方法进行详细的业务需求分析,分析现有直报系统、DeathReg等分析工具的优缺点,制定开发大纲并进行系统开发。结果利用ACCESS数据库为基层死因监测工作人员建立数据清洗和分析工具;基于SASOLE技术或SAS/AF模块建立针对省级死因监测人员使用的数据分析系统;国家级死因监测人员使用无人值守的SAS程序或SAS/IntrNet工具进行数据分析和报表制作。结论基于用户层级的死因监测数据分析系统或工具考虑了用户需求和现阶段业务技术水平,为全国死因监测数据管理提供了实用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28.
惠芳  马莉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4):3705-3707
<正>育龄妇女的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医疗、卫生、妇幼保健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研究分析育龄妇女死亡率和死因变化规律、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是当前妇幼保健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国内外育龄妇女的健康问题研究已有  相似文献   
929.
[目的]了解太原市杏花岭区疾病监测点2005~2010年60岁以上人群死亡原因及死因顺位,为老年人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该区2005~2010年死因监测资料中的60岁以上人群为对象,以年份为单位,分析6年来该区60岁以上死亡人群在性别、年龄、季节分布、死亡原因等方面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2005~2010年各年份60岁以上人群的主要死因为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2005~2010年60岁以上人群的全死因前五位死因分别是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共占全死因的88.5%。男性的前五位死因顺位分别是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女性前五位死因顺位分别是肿瘤、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结论]加强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的防治能够降低老年人的死亡率,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30.
[目的]分析2008年~2011年昆明市居民死亡原因及顺位,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2008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昆明市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监测数据中的死亡人口数据,死因分类依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疾病分类,各死因构成从大到小进行顺位分析,将监测数据转换成DeathReg系统数据,用死因统计软件DeathReg2005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2008年~2011年昆明市居民死亡率为601.11/10万,其中男性、女性死亡率分别为708.45/10万、489.75/10万;②ICD-10一位码分类前五位主要死因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180.47/10万)、呼吸系统疾病(84.08/10万)、肿瘤(83.24/10万)、损伤和中毒(51.00/10万)、消化系统疾病(24.02/10万),前五位死因占全死因的构成比为88.15%。③CD-10三位码分类前5位死因依次是:脑血管病、慢陛下呼吸道疾病、缺血性心脏病、肺癌、肺炎。④死因顺位在不同的年龄、性别和地区中有差异。[结论]昆明市居民死因顺位随}生别、年龄和地区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损伤中毒已成为昆明市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应依据不同人群的死因分布特点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以降低各类疾病对人群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