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895篇 |
免费 | 524篇 |
国内免费 | 68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8篇 |
儿科学 | 14篇 |
妇产科学 | 44篇 |
基础医学 | 210篇 |
口腔科学 | 31篇 |
临床医学 | 766篇 |
内科学 | 325篇 |
皮肤病学 | 70篇 |
神经病学 | 143篇 |
特种医学 | 167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9篇 |
外科学 | 295篇 |
综合类 | 2859篇 |
预防医学 | 1451篇 |
眼科学 | 26篇 |
药学 | 2038篇 |
4篇 | |
中国医学 | 3489篇 |
肿瘤学 | 15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3篇 |
2023年 | 101篇 |
2022年 | 102篇 |
2021年 | 105篇 |
2020年 | 141篇 |
2019年 | 94篇 |
2018年 | 81篇 |
2017年 | 91篇 |
2016年 | 146篇 |
2015年 | 208篇 |
2014年 | 477篇 |
2013年 | 457篇 |
2012年 | 605篇 |
2011年 | 645篇 |
2010年 | 626篇 |
2009年 | 630篇 |
2008年 | 1173篇 |
2007年 | 936篇 |
2006年 | 1075篇 |
2005年 | 1053篇 |
2004年 | 666篇 |
2003年 | 522篇 |
2002年 | 354篇 |
2001年 | 316篇 |
2000年 | 249篇 |
1999年 | 153篇 |
1998年 | 129篇 |
1997年 | 173篇 |
1996年 | 120篇 |
1995年 | 124篇 |
1994年 | 87篇 |
1993年 | 59篇 |
1992年 | 59篇 |
1991年 | 54篇 |
1990年 | 62篇 |
1989年 | 42篇 |
1988年 | 29篇 |
1987年 | 27篇 |
1986年 | 17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4篇 |
1976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58年 | 9篇 |
1957年 | 5篇 |
1956年 | 4篇 |
1955年 | 8篇 |
195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引言在整理中药的工作中,原植物的鉴定与正名是一个最初步的基本工作。必须先确定了品种,认识了品种的特征,才能谈到中药的规格与检定。必须先认识正确的品种,获得正确的药材,才能够进行栽培、成分、药理及临床的实验及研究工作。中药的种类本来已经非常繁多,加以我们国家幅员辽阔,植物种类又极丰富,所以一种中药常因地异物或因地异名。因此,在一个名称下常可取得不同植物所产的药材。同样地对于一种药材,其原植物的名称常不止一个,尤其在学名方面混淆情形更是普遍地 相似文献
83.
84.
性激素与脑梗死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综述了性激素与脑梗死相关性在临床和实验研究的进展,并且阐述了植物雌激素防治缺血性卒中的机制。最后对脑梗死防治的研究方向与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5.
目的:分析仙茅6个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形成影响的决定程度。方法:实地观测不同繁殖材料和生长年限的农艺性状,并对其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全株重、主根长和叶片数对仙茅产量的直接作用达显著,须根长和须根数对仙茅产量的直接作用甚微,叶片面积则呈负影响,主根长、叶片数、须根数和须根长对仙茅产量都有较大的间接作用。结论:对仙茅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的同时,有必要进行通径分析,才能反映仙茅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真实关系。 相似文献
86.
RP-HPLC法测定草乌中乌头碱、中乌头碱和次乌头碱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草乌属毛茛科植物北乌头Aconitum kusnezoffiiReichb.的干燥块根,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的功能,用于风寒湿痹、心腹冷痛、麻醉止痛等[1]。主要含有中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等二萜类生物碱,它们既是其有效成分,也是其毒性成分。本实验采用HPLC方法测定3种生物碱,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1仪器、药品与试剂Shimadzu LC—10A高效液相色谱仪,包括LC—10ATvp溶剂输送泵,SCL—10Av系统控制器,SPD—10Avp紫外-可见检测器,CTO—10Avp柱温箱,DGU—12A在线真空脱气机,Class-up工作站;中船七院二六所超声波清洗机,KL—009袖珍数显… 相似文献
87.
云南是著名的“植物王国”,云南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发现了一大批既可药用,又营养美味的植物,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滇味佳肴:折耳根 又名鱼腥草、侧耳根等,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中多年生的带草全根,其性味辛、寒,归肺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排毒、利尿通淋的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肿痈吐脓、痰热咳喘、热痢热淋、痈肿疮毒等。其嫩叶和茎为可食用部分。折耳根的营养较为丰富,每100克鱼腥草茎叶中含蛋白质2.2克,碳水化合物6克,脂肪0.4克,钙74毫克,磷53毫克,挥发油0.49毫克。食用时可将其与花椒、辣椒等同凉拌,亦可炒肉、炖鸡等,烹调之后清香爽口、开胃助食,是西南几省尤其是云南人民颇为喜爱的山野佳肴。 相似文献
88.
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DC.或狭叶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的根,按性状分别称为北柴胡和南柴胡。柴胡味苦、辛,性微寒。归肝、胆经。具有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功能,主要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等症。嵩县柴胡,又称“嵩胡”,属北柴胡,主产于河南省嵩县等伏牛山区,药材以其质硬而韧、独根肥壮、 相似文献
89.
水飞蓟为菊科植物水飞蓟Silybum marianum(L.)Gaertn.的干燥成熟果实。2005版中国药典记载,本品味苦,性凉。归肝、胆经。具有清热解毒,舒肝利胆。用于治疗肝胆湿热,胁痛,黄疸。 相似文献
90.
白术商品为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别名山蓟、杨袍蓟、山芥、冬白术、冬术、浙术、种术等。具有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作用。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等症。是大宗药材品种之一,年需求量达万吨左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