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83篇
  免费   457篇
  国内免费   299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03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176篇
内科学   1773篇
皮肤病学   214篇
神经病学   507篇
特种医学   402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138篇
综合类   2462篇
预防医学   492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1122篇
  37篇
中国医学   782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91篇
  2023年   327篇
  2022年   407篇
  2021年   377篇
  2020年   311篇
  2019年   367篇
  2018年   160篇
  2017年   343篇
  2016年   331篇
  2015年   402篇
  2014年   637篇
  2013年   586篇
  2012年   696篇
  2011年   689篇
  2010年   573篇
  2009年   501篇
  2008年   621篇
  2007年   448篇
  2006年   381篇
  2005年   395篇
  2004年   214篇
  2003年   159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对影响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和同期健康体检者各98例,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相关资料,总结分析影响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将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措施,而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经比较发现,颈动脉粥样斑块组患者胆固醇升高、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发生率较健康组发生显著升高(P<0.05);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预后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影响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危险因素较多,其中胆固醇水平、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为主要原因;经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后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增厚及斑块形成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2015年就诊于该院心内科160例均行颈动脉超声及冠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其中男101例,女59例,平均年龄(58±19)岁。颈动脉IMT增厚超过1.0 mm和(或)出现斑块定义为阳性,冠状动脉狭窄≥50%定义为阳性,将颈动脉超声结果与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颈动脉IMT增厚及斑块形成者122例(76.3%),冠脉阳性93例(58.1%)。颈动脉阳性组冠脉阳性89例(73%),通过颈动脉阳性结果推测冠脉阳性,敏感性95.7%,特异性50.7%。颈动脉阳性组与冠脉阳性组分别行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冠脉造影阳性组年龄、血压、空腹血糖、体重指数(BMI)与阴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超声阳性组年龄、血压与阴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测到颈动脉IMT增厚及斑块形成,可为冠状动脉病变提供证据,此方法敏感性较高,特异性较低。且颈动脉IMT增厚及斑块形成与年龄、血压高度相关,冠脉病变与年龄、血压、血糖、BMI值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83.
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的女性患者冠脉造影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女性平板运动试验(TET)假阳性的原因及颈动脉斑块检查对冠心病无创性诊断的意义.方法 对96例TET阳性的女性患者进行冠脉造影(CAG)及颈动脉斑块检查,对三种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回顾性分析女性患者出现平板运动试验假阳性的原因.结果 CAG证实为冠心病(CHD)58例(占60.4%),非CHD 38例(占39.6%);颈动脉斑块检查阳性者71.2%被证实为CHD,而阴性者仅36.7%被证实为CHD;非CHD 38例中临床最后诊断:心血管神经症20例,高血压病4例,单纯血脂异常4例,糖尿病3例,X综合征2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2例,冠状动脉心肌桥2例,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1例.结论 平板运动试验假阳性与心血管神经症、X综合征、冠状动脉肌桥、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因素有关,心血管神经症为最常见病因.TET结合颈动脉斑块检查可显著提高冠心病无创性检查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84.
王莹 《大众医学》2013,(11):35-35
前不久,歼-15总负责人罗阳在航母上突发心肌梗死去世,令人扼腕。近年来媒体报道的类似事件不胜枚举。这些报道是否给你警醒,在繁忙的工作中,在应对“丰富”的日常生活琐事中,你是否也曾感觉到力不从心.  相似文献   
85.
高分辨率颈动脉MRI可用于明确颈动脉斑块是否为不稳定斑块,但缺乏大样本研究。法国研究者fflN用MRI对大样本人群进行了颈动脉斑块的研究,并观察斑块的动态变化。该研究对161例颈动脉斑块厚度〉3mm的患者进行了3T高分辨率MRI检查。根据是否有大的脂质核、斑块内出血(IPH)、纤维帽破裂(FCR)和信号增强(GE)等指标进行斑块不稳定性的判断,并对斑块的上述特点与神经功能症状的相关性及随时间的变化进行比较。由于数据质量问题,剔除7例患者。154例患者中,52例为症状性患者,102例为无症状性患者。两组的IPH发生率分别为39%和16%(P=0.002),FCR发生率分别为30%和9%(P=0.001),GE发生率分别为75%和55%(P:0.015),症状性患者显著高于无症状性患者。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后,IPH和FCR在两组问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OR=2.6,P:0.023;OR=2.8,P=0.038)。出现神经功能症状患者IPH发生率始终高于无症状性患者,而FCR发生率仅在神经功能症状出现后15d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者认为,高分辨率MRI颈动脉能明确与缺血症状相关的斑块性质,在一定程度上能预测斑块不稳定性,有助于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的治疗。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相关性。方法疑诊冠心病并性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患者831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阳性组)与正常组(阴性组),冠心病组按照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双侧颈动脉超声检查,并对两种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心病组618例,占74.37%,该组颈动脉斑块检出522例,占84.45%。正常组颈动脉斑块检出108例,占50.7%,经统计学处理,冠心病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颈动脉硬化斑与冠心病有良好的相关性,可以作为冠心病的一种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87.
目的:观察评价通脉和络方治疗高血压合并颈动脉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0例高血压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方案,规范化抗高血压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通脉和络方。通过随访观察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患者平均动脉压、颈动脉斑块大小及内-中膜厚度(IMT)情况。结果:两组在平均动脉压、颈动脉斑块大小及IMT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脉和络方能降低动脉压,减少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斑块,缩小IMT。  相似文献   
88.
人的血管好比家中的排水管道。天长日久,水管一会生锈,水中的杂质.污垢沉积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管道堵塞。人的血管也是如此,在各种不良因素的长期作用下,原本光滑的管壁上会生出很多硬化斑块。当斑块形成并突起于管腔时,血管腔就会变窄。当斑块发生破裂、形成血栓后,就会导致脏器缺血,梗死。同时,部分斑块还可能会脱落,导致远处血管的栓塞,如脑栓塞、肺栓塞等。中老年人是动脉硬化的高发人群,定期做血管超声有助于早期发现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行斑块旋磨术处理冠状动脉严重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在黄山首康医院因冠状动脉钙化病变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33例冠心病病人。按是否进行斑块旋磨分为旋磨组和对照组,比较旋磨组和对照组术中和术后各相关指标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旋磨组与对照组在即刻手术成功率(100.0%比88.9%,P<0.05)、手术时间[(132.7±26.7)min与(158.6±45.5)min,P<0.01]、使用高压球囊个数[(1.5±0.6)个与(2.6±0.8)个,P<0.01]、总并发症(6.7%与27.8%,P<0.01)方面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术在基层医院严重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病人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斑块旋磨术处理手术成功率高,手术时间短,使用高压球囊少,总并发症减少。  相似文献   
90.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脑梗死患者下肢动脉病变检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观察脑梗死组162例324条下肢动脉与对照组107例214条下肢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下肢动脉IMT:脑梗死组股总动脉(1.10±0.26)mm,股浅动脉(0.98±0.19)mm,胭动脉(0.92±0.24)mm;对照组股总动脉(0.82±0.22)mm,股浅动脉(0.74±0.24)mm,胭动脉(0.62±0.25)mm;两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下肢动脉斑块发生率:脑梗死组股总动脉233条(71.9%),股浅动脉224条(69.1%),胭动脉209条(64.5%);对照组股总动脉89条(41.6%),股浅动脉81条(37.9%),胭动脉69条(32.2%)}两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正常中老年人中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早期发现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预防脑梗死的发生可能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