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937篇 |
免费 | 652篇 |
国内免费 | 39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00篇 |
儿科学 | 54篇 |
妇产科学 | 39篇 |
基础医学 | 600篇 |
口腔科学 | 217篇 |
临床医学 | 2277篇 |
内科学 | 1325篇 |
皮肤病学 | 28篇 |
神经病学 | 616篇 |
特种医学 | 1789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766篇 |
综合类 | 4645篇 |
预防医学 | 2174篇 |
眼科学 | 59篇 |
药学 | 1388篇 |
52篇 | |
中国医学 | 619篇 |
肿瘤学 | 23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3篇 |
2023年 | 351篇 |
2022年 | 484篇 |
2021年 | 605篇 |
2020年 | 451篇 |
2019年 | 270篇 |
2018年 | 162篇 |
2017年 | 208篇 |
2016年 | 351篇 |
2015年 | 511篇 |
2014年 | 903篇 |
2013年 | 1010篇 |
2012年 | 1396篇 |
2011年 | 1478篇 |
2010年 | 1139篇 |
2009年 | 1069篇 |
2008年 | 1047篇 |
2007年 | 776篇 |
2006年 | 766篇 |
2005年 | 810篇 |
2004年 | 632篇 |
2003年 | 543篇 |
2002年 | 418篇 |
2001年 | 339篇 |
2000年 | 226篇 |
1999年 | 173篇 |
1998年 | 161篇 |
1997年 | 110篇 |
1996年 | 94篇 |
1995年 | 85篇 |
1994年 | 59篇 |
1993年 | 42篇 |
1992年 | 55篇 |
1991年 | 35篇 |
1990年 | 39篇 |
1989年 | 37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数字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于临床的功效和范围亦不断扩大。冠心病是一种对人类健康有着重大威胁的疾病,而数字信息技术的使用对冠心病中医诊治起着良好的辅助作用。本文搜集了近年来数字信息技术在冠心病中医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其中主要包括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两大类别,上述技术为冠心病中医诊疗过程中,着重在望诊、切诊上,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并且能对其中医辨证分型做出有效判断。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数字信息技术,有利于加快中医诊断数字化进程。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锥光束乳腺CT(Cone-Beam Breast Computed Tomography,CBBCT)平扫对数字乳腺X线摄影(Digital Mammography,DM)漏诊病灶的检出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1年2月同时接受CBBCT平扫和DM检查的患者,经纳入标准筛选后,入组20例患者,累计25个病灶。结果 将25个病灶乳腺的CBBCT平扫诊断结果与其病理结果比较,Kappa=0.76,具有较高一致性;AUC值为0.92(95%CI:0.865~0.976),诊断效能较高。以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分类4a类为截断点,CBBCT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约登指数分别为84.62%、91.67%、0.763。结论 CBBCT平扫在c型及d型乳腺中评估DM不能检出的病灶方面具有优势,在临床发现乳腺病变而DM未见检出时,更宜选用CBBCT进行平扫检查。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X线数字断层融合(DTS)技术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效果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3月于晋城市人民医院行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0例(76膝), 其中单侧病变44例, 双侧病变16例。术后76膝均行常规数字化X线摄影(DR)及DTS检查评估治疗效果, 比较两种检查中放射剂量、下股骨角、上胫骨角、假体及周围结构显示情况。结果 DTS检查中放射剂量高于常规DR,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中术后测量下股骨角、上胫骨角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DTS检查中术后假体及其周围结构显示情况评分(1.78±0.18)高于常规DR检查(1.46±0.2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 P<0.05)。结论与常规DR比较, 膝关节置换术后评估中应用DTS技术, 虽然放射剂量高, 但可准确测量上胫骨角、下股骨角, 还可提升假体及其周围显示情况, 从而为术后效果评估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4.
血管外皮瘤是一种少见的来源于血管外皮细胞的肿瘤,可发生于全身各处,鼻腔鼻窦血管外皮瘤则属罕见。我科收治1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31岁。因左侧间歇性鼻塞伴涕中带血1年余于2006年12月入院。无头痛,无耳闷胀。鼻内镜检 相似文献
75.
76.
目的:研究探讨CT血管造影诊断大脑中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准确性和以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对29例大脑中动脉支架术后患者(可评支架共有35枚)以及支架近端、中段及远端共175节段,分别接受16层CT血管造影和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为标准,评价CTA的诊断效果和价值。结果:CTA清楚显示了动脉支架植入的部位、支架长短、支架部位动脉狭窄情况和引起狭窄斑块的性质。CTA发现支架内引起狭窄病变25处,其中钙化病变4处,非钙化病变21处;支架近端狭窄13例,中段狭窄6例,远端狭窄6例。DSA发现支架内狭窄病变28处,其中钙化病变6处,非钙化病变22处;支架近端狭窄15例,中段狭窄7例,远端狭窄6例。DSA显示冠状动脉支架内狭窄28节段,CTA正确诊断24节段,漏诊4节段,敏感性85.7%,准确率95.1%。结论:CTA能有效显示大脑中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情况,能准确判断狭窄部位及病变性质。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小脑幕硬脑膜动静脉瘘(TDAVF)所致脑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报道1例2020年3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短期内先后发生双侧基底节区出血的TDAVF且合并高血压的患者, 并对文献报道的TDAVF所致脑出血的病例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患者男性, 33岁, 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发现幕孔区存在动静脉瘘, 由右侧脑膜垂体干、双侧脑膜中动脉、大脑后动脉供血, 经瘘口形成由脑膜静脉-上矢状窦或乙状窦两条途径引流。对患者行栓塞手术治疗, 术后DSA见瘘口消失。随访1年, 患者临床好转且未再出现脑出血。总结2021年3月30日前国内外报道的有临床和影像详细资料且表现为脑实质出血的TDAVF患者共41例, 平均发病年龄为57.2岁, 男女比例约3∶1。脑出血发生于幕上的患者17例(41%), 幕下24例(59%)。幕上脑出血部位多集中在枕叶和丘脑。DSA检查显示该组患者中有36例(88%)动静脉瘘属于Borden Ⅲ型或Cognard Ⅳ型。29例(71%)患者通过单一治疗方式达到瘘口闭合, 另外12例(29%)患者采取多次介入或多种外科干预治疗。37例(90%)患者经DSA...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CTA与DSA诊断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内部再狭窄的意义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本院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65例(116枚支架)疑似支架内部再狭窄就诊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将其划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33例,对照组患者32例。65例患者均行CTA检查,之后行DSA检查。DSA检查期间,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综合围术期护理措施。比较DSA与CTA对65例患者内部再狭窄的阳性诊断率,以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率。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分量(SD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DSA对65例患者内部再狭窄的阳性诊断率70.77%高于CTA的52.31%(P <0.01),对于轻度狭窄的诊断率高于CTA(P <0.05),无狭窄的诊断率低于CTA(P <0.05)。干预后观察组SAS与SDS分值低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06%低于对照组28.13%(P <0.05)。结论 DSA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内部再狭窄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而辅以综合围术期护理措施可...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DSA低剂量技术在冠状动脉造影中的运用。方法:选取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正常体型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低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比较两组的累积剂量值与剂量面积乘积值。结果: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患者的累积剂量值、剂量面积乘积值均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低剂量DSA采集的技术图像质量与常规剂量组相等,可显著地减少患者的辐射剂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