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出版年(降序)
出版年(升序)
被引次数(降序)
被引次数(升序)
更新时间(降序)
更新时间(升序)
杂志中文名(升序)
杂志中文名(降序)
杂志英文名(升序)
杂志英文名(降序)
作者中文名(升序)
作者中文名(降序)
作者英文名(升序)
作者英文名(降序)
相关性
共有2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评价虹膜识别技术应用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近视性
散光 的准确性、稳定性及可预测性。方法采用虹膜识别引导的LASIK治疗近视
散光 患者97例(183只眼),按术前柱镜度数分为3组:1组(-0.50~-1.00D)79只眼,2组(-1.25~-2.00D)70只眼,3组(-2.25~4.00D)34只眼;按术前柱镜轴向分为组A(循规
散光 )106只眼、组B(逆规
散光 )43只眼、组C(斜轴
散光 )34只眼。术前采集散瞳前后的虹膜数据和波阵面像差数据,经过虹膜识别后形成ate文件,将该数据同Orbsesn角膜地形图系统产生的ore文件相结合设计手术方案形成tls文件,导入准分子激光系统,激光器对平卧位时术眼再次进行虹膜识别,确定瞳孔中心偏移量和眼球旋转角度,在治疗时加以补偿,术中三维眼球自动跟踪系统监测眼球运动。观察手术前后不同时期的视力、
散光 度及轴向变化。结果术中检测出瞳孔中心总体的偏移量为X轴方向(0.41±98.90)μm、Y轴方向(109.15±141.35)μm、眼球旋转偏移角度0.83°±3.40°,术中对其加以补偿。术后6个月裸眼视力≥0.5者183只眼(100.0%),≥1.0者169只眼(92.3%),
散光 度由术前(-1.54±0.65)D减少为术后6个月的(-0.26±0.25)D,对术后各时间点的样本总体
散光 度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4,P〈0.01)。各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NK检验,术后1周与1、3、6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术后6个月顺规
散光 下降为45只眼(24.6%),逆规
散光 下降为31只眼(16.6%),斜轴
散光 上升为38只眼(21.0%),术后6个月有69只眼(37.8%)成为无
散光 眼。结论虹膜识别引导的LASIK治疗近视
散光 效果良好,准确性及可预测性较高,是目前精确、先进、有效的
散光 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2.
目的比较波前像差引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与传统LASIK术治疗中高度近视
散光 (柱镜-1.0D以上)的疗效。方法波前像差引导LASIK术治疗近视
散光 44例86眼作为试验组,同期接受常规LASIK术治疗者45例90眼作为对照组。比较术后第1天和3个月2组的裸眼视力、残留
散光 和高阶像差。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裸眼视力1.0以上者术后第1天分别为80眼和71眼(x^2=7.209,P〈0.01);术后3个月分别为86眼和85眼(x^2=4.917,P〈0.05)。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1.2以上者分别为78眼和55眼(x^2=20.850。P〈0.01)。术后3个月,试验组残留
散光 (0.24±0.19)D,对照组残留
散光 (0.51±0.39)D(t=5.879,P〈0、01);试验组和对照组总高阶像差的均方根值分别为0.591±0.272和0.721±0.231(t=3.410,P〈0.01)。结论对于中高度近视
散光 ,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术较传统LASIK术治疗效果更好,具有视力恢复更快、术后视力更好、残留
散光 更少和高阶像差增加更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43.
良好的视觉质量不仅应具有正常的视力,而且还应具有正常的对比敏感度、色觉、视野和双眼视功能。波阵面像差的概念和矫正技术已经引进我国眼科,对于发现和矫正视觉质量等方面的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直至目前,波阵面像差的知识在我国眼科医师中尚不普及,研究和临床应用还是不够,这种状况应当尽快地得到改变。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引起的
散光 在使用电脑验光与视网膜检影时的差别,以获得准确的验光结果.方法:收集翼状胬肉患者161例161眼,其中由于翼状胬肉引起
散光 者146例146眼,对以上146例患眼先后进行电脑验光和视网膜检影,对两种方法验出的
散光 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本组病例中电脑验光与视网膜检影测出
散光 的轴位无明显差异,但
散光 值却有显著差异,电脑验光所测出的
散光 度数高于视网膜检影.结论:翼状胬肉眼经电脑验光测出的
散光 轴位比较准确,但电脑验光测出
散光 值只能作为参考,视网膜检影可以得到最佳验光结果.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索
散光 对对比敏感度(contrast sensitivity function,CSF)和高阶像差的影响,为临床矫正
散光 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青中年人群
散光 患者113例(226眼),分别检查CSF、调节力、波前像差等指标,探讨
散光 对其造成的影响。结果
散光 与CSF:随
散光 度数的增加,主要受影响的频率由高频向中、低频方向转移;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UE)术后视力恢复情况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淅川县人民医院行UE后出现视力损伤的60例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临床资料,设为异常组;另收集同期在淅川县人民医院行UE后视力恢复正常的60例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临床资料,设为正常组.查阅资料并收集病例资料相...
相似文献
47.
翼状胬肉是眼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不仅影响眼部美观,而且会引起角膜
散光 、遮盖视轴区而致视力下降或影响视力[1]。目前,显微镜下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结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是治疗翼状胬肉的主要术式[2]。近年来,我院对100例(120只眼)翼状胬肉患者在手术显微镜下实施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结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并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本文就手术操作及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48.
目的:分析角膜缘自体结膜移植和羊膜移植对行翼状胬肉手术患者视力、角膜散光 (CAD)、泪膜功能的影响。
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18-08/2020-03我院眼科收治的翼状胬肉手术患者96例96眼,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8例48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自体结膜移植治疗)、对照组(48例48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角膜上皮愈合时间、结膜充血及水肿消退时间、术后裸眼视力(UCVA)、泪膜功能\〖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Ⅰt)\〗、CAD、眼表疾病指数(OSDI)、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而角膜上皮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01),两组患者结膜充血及水肿消退时间比较无差异(P >0.05); 术后1、3、6mo两组患者UCVA、BUT、SⅠt均较术前改善(P <0.05),CAD、OSDI评分较术前降低(P <0.05),且观察组术后1mo BUT、SⅠt较对照组低,术后3、6mo BUT、SⅠt较对照组长,术后1、3、6mo OSDI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术后UCVA和CAD比较无差异(P >0.05); 观察组术后6mo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 <0.05),而两组术后6mo内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P >0.05)。
结论:与羊膜移植相比,角膜缘自体结膜移植联合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翼状胬肉患者可明显缩短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减少对泪膜功能的影响及复发率,且不影响视力与CAD,安全性可靠。 相似文献
49.
角膜
散光 的精准评估在屈光和白内障手术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以往由于理论认识的不足和检查设备的局限性,低估了角膜后表面
散光 (PCA)对整体角膜
散光 评估所带来的影响。近年来,基于不同原理的多种设备实现了对角膜后表面信息的直接或间接采集,其在临床和科研中的广泛应用使PCA的分布特点及规律逐渐清晰。现对PCA的评估方法和临床特征作一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实践中对PCA的认识和重视。
相似文献
50.
2005年~2006年在我院验光的近视大学生64例(124眼),男36例,女28例;年龄18—24岁;均在1—3个月内遭遇日常生活事件困扰,有明显的情绪波动;眼前段裂隙灯检查和眼底检查示64例均为单纯屈光不正,其中单眼近视4例,合并
散光 5例(7眼),排除其它眼病引起的视力下降。64例学生均填写自拟大学生日常生活事件困扰问卷调查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