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03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22篇
预防医学   8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3篇
  4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郑敏飞 《现代保健》2010,(27):40-41
目的探讨产褥期心理干预对产妇心理的疗效。方法随机将70例产妇分为心理干预组和非心理干预组。非心理干预组给予产科常规进行分娩而不进行干预,心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观察其分娩方式、产程及产后出血情况,同时采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对产妇进行评定。结果心理干预组产妇抑郁及焦虑情绪发生率明显低于非心理干预组产妇。结论产褥期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产妇的心理和降低产妇抑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2.
许翠萍 《中国校医》2014,28(11):877-878
目的分析不同分娩方式的利弊,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护理措施。方法按照分娩分式的不同将产妇分为2组,回顾性分析2组产妇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及新生儿结局。结果阴道产组与剖宫产组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8.16%和18.37%,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P<0.05)。剖宫产组的新生儿肺透明膜病、黄疸发生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组,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产伤发生率低于阴道分娩组,且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5,P<0.05)。结论剖宫产能够增加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为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在临床中开展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配合无保护会阴接生法的效果观察,以达到减轻产妇第二产程会阴部疼痛,缩短第二产程,减少会阴损伤,提高无保护会阴接生率,促进Ih然分娩的目的。方法选取北京市昌平区妇幼保健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1月189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分为单纯无保护会阴接生组和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配合无保护会阴接生组,对二程时间、新生儿体重、会阴损伤、会阴侧切、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无保护会阴接生成功率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无保护分娩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2.9%vs 83.5%,X^2=4.0026,P〈0.05);新生儿体重显著大于对照组体重(t=2.7372,P〈0.01);第二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691,P〈0.001)。会阴损伤、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二产程进行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可使阴部组织松弛,缩短第二产程时间,减轻第二产程的会阴部疼痛,提高无保护会阴接生成功率,促进自然分娩。  相似文献   
84.
<正>近年,降低剖宫产率、促进自然分娩已成为国内外妇产科及妇幼保健学界的共识和倡导。2013年3月我院开始实施非平卧位分娩,并应用了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和晚断脐、自娩肩技术,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同时减少了肩难产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效果显著,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3~9月在我院行阴道分娩的初产妇1176例为观察组,2012年3~9月在我院阴道分娩的  相似文献   
85.
2010年我有幸参加中华护理协会举办的《助产培训班》的学习,聆听了国际国内各大教授的讲课,接受了阴道分娩无创接生的新理念,由此回医院后我带领助产士们成功开展了"会阴无侧切接产"技术.两年多的工作探索中,共实施会阴保护,无侧切技术分娩的产妇105例,其中新生儿体重最轻的24009,最重的3800g;Apgar评分均在7分以上;会阴Ⅰ°裂伤者25例,Ⅱ°裂伤者2例,Ⅲ°裂伤者0例,会阴无裂伤者78例.这种接产手法改变了传统接产时使用会阴侧切的方法,减少了分娩创伤,使接产技术进入了无创接产年代,促进产妇分娩回归自然,是实用,立竿见影的产科适宜技术. 会阴无侧切接产的原理:适度保护会阴,控制胎头下降速度,使胎头娩出时对阴道产生的压力均匀分步,会阴得到充分扩张,不易引起会阴裂伤.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86.
目的 了解活跃期时限的处理对分娩方式以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200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分娩,进入产程的足月、单胎妊娠、头先露初产妇共1744例.回顾性分析其中417例活跃期时限出现异常(包括活跃期停滞和活跃期延长)者的病历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分析活跃期停滞时间对阴道分娩和剖宫产分娩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结果 417例活跃期停滞者中,剖宫产者205例,阴道分娩者212例.活跃期停滞发生率为23.9%(417/1744).其中50例伴活跃期延长,发生率为2.9%(50/1744).阴道分娩者中活跃期≥6h者新生儿转儿科率高于活跃期<6 h组[20.6%(26/126)与8.1%(7/86),x2=6.07,P<0.05],剖宫产者中活跃期<6h者宫内感染发生率高于活跃期≥6h者[22.7%(30/132)与6.8%(5/73),x2=8.37,P<0.01].阴道分娩孕妇中,宫口开大6 cm之前停滞者产后出血发生率(4.8%,9/186)、产妇并发症率(3.8%,7/186)和新生儿转儿科率(15.6%,29/186)与官口开大≥6 cm停滞者[分别为6.2%(1/16)、0.0%(0/16)和12.5%(2/1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0.12、0.01和0.00,P均>0.05).剖官产孕妇中,宫口开大6 cm之后行剖宫产者新生儿转儿科率明显高于宫口开大6 cm之前停滞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0.0%(6/10)与(19.9%(34/171),x2=8.83,P<0.05].剖宫产孕妇宫口开大3 cm时停滞时间≥4h和<4 h相比,孕妇年龄、分娩孕周、分娩时体重指数、产后出血量、新生儿出生体重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单纯以活跃期停滞为指征的剖宫产者新生儿转儿科率较低(11.2%,9/80),而以活跃期停滞合并宫内感染为指征的剖宫产者新生儿转儿科率较高(42.1%,16/38).结论 宫口扩张6 cm以下出现活跃期异常者,母儿情况良好,可适当延长产程观察时限.阴道分娩者如活跃期时限≥6h,要注意新生儿情况.  相似文献   
87.
赵婷  谢滟  杨欢  叶琴芬  叶薇 《安徽医药》2020,24(4):719-72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 VBAC)的影响因素,为临床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5年 10月至 2017年 5月于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嘉定区中心医院分娩的 63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成功分娩( VBAC)60例选择性重复剖宫产( ERCS),49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失败急诊剖宫产( Unsuccessful 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U,VBAC)60例阴道分娩的初产孕妇的临床资料,并对 VBAC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VBAC、ERCS和 UVBAC组产妇在,分娩前与孕前 BMI差值、子宫下段厚度,新生儿体质量、临产前 /术前住院日数、宫颈 Bishop评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产后出血量、并发症、输血、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VBAC与非瘢痕子宫初次阴道分娩组比较,总产程、产程干预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原因分析发现, UVBAC组主,要为产程停滞( 91.8%),ERCS组主要是既往剖宫产史为指征(9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胎儿体质量、自然临产、 Bishop评分、分娩前与孕前 BMI差,值、临产前 /术前住院日数可能是 VBAC影响因素。结论 VBAC的成功实施与胎儿体质量、自然临产、宫颈 Bishop评分、分娩前与孕前 BMI差值、临产前 /术前住院天数有关;正常分娩组较 VBAC的总产程长, VBAC因医者各种顾虑则产程干预率明显较正常分娩组低,提示应重视对 VBAC的孕早期甚至孕前管理,重视人文关爱,及时产程干预,提高 VBAC成功率。  相似文献   
88.
目的初步探索特布他林与硝苯地平用于产时胎儿宫内复苏(intrauterine fetal resuscitation,IUFR)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前瞻性将2021年1月至2021年4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分娩中出现不可靠胎心监护图形(non-reassuring fetal heart rate tracing,NRFHT)的110例孕产妇随机分为特布他林组(硫酸特布他林0.25 mg皮下注射,n=55)和硝苯地平组(硝苯地平10 mg口服,n=55)。收集2组孕妇使用药物前及用药后5、15、30 min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IUFR的成功率、药物起效时间、产后出血率等指标,采用t检验、χ2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及秩和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特布他林组和硝苯地平组孕妇用药前后平均动脉压及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硝苯地平组孕妇用药前后心率无明显变化(P>0.05),而特布他林组孕妇心率在用药后5、15、30 min均快于用药前[(97.0±20.2)、(99.2±13.8)、(91.8±12.6)与(81.7±11.3)次/min,P值均<0.001],但心率增快效应在30 min开始下降,与用药后15 min相比,心率下降了6.4次/min(95%CI:1.5~11.2,P<0.05)。所有孕产妇均未发生需要医疗干预的不良反应。特布他林组有78.2%(43/55)复苏成功,与硝苯地平组的70.9%(39/5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7,P=0.381);特布他林组药物起效时间明显快于硝苯地平组[2 min(1~6 min)与6 min(1~10 min),U=2348.50,P<0.001]。2组孕产妇因NRFHT行剖宫产及阴道助产、1 h内再次使用宫缩抑制剂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组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率、新生儿低Apgar评分(≤7分)、低脐动脉pH值(pH<7.2)、新生儿窒息率及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入住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特布他林用于产时IUFR暂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其起效速度快,可作为处理产时紧急IUFR的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89.
经产妇分娩方式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经产妇分娩方式分析探讨,提高对经产妇分娩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388例经产妇的分娩方式,并与同期的620例初产妇分娩方式进行比较。结果:388例经产妇剖宫产率为32%,620例初产妇剖宫产率为52%,两组有统计学差异,经产妇巨大儿发生率略高于初产妇,但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产后出血、肩难产、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对经产妇围产期管理,重视对经产妇分娩期监护。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护理干预对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方法 应用医学实验观察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行经阴道试产的80例产妇,均分为两组,一组应用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组作为观察组(n=40),另一组采用传统接生技术和方法组作为对照组(n=40),观察和统计两组产妇不同接生方法应用后,对护理满意度、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预后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临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在出生1 min后Apgar评分、出生5 min后Apgar评分上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5);观察组在新生儿肺炎发生评分、新生儿肢体损伤评分、新生儿感染评分上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应用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经阴道试产的应用,在保障新生儿安全,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改善新生儿Apgar评分上作用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