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1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33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89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100篇
内科学   65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206篇
预防医学   208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89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4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1.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DNA载量与子宫颈病变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已知与人类致病相关的人乳头瘤病毒(HPV)亚型有100多种,与生殖道感染和子宫颈癌有关[1].HPV病毒分为高危型(HR)和低危型[2].高危型HPV病毒的持续感染是导致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CIN)的首要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TCT结合HPV HCⅡ检测在宫颈锥切术后患者随访中的意义。方法:将2006年1~6月经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为CINⅡ-Ⅲ并行宫颈锥切术、且切缘阴性的的60名患者分为4组,即TCT阴性、HPV阴性组;TCT阴性、HPV阳性组;TCT阳性、HPV阴性组;TCT阳性、HPV阳性组,对其进行2年的跟踪研究,必要时进行阴道镜检查、活检及颈管诊刮(ECC),直到观察病例出现宫颈病变或研究终止。结果:与TCT阴性、HPV阴性组,TCT阴性、HPV阳性组及TCT阳性、HPV阴性组相比,TCT阳性、HPV阳性组患宫颈癌前病变的风险度明显增高。结论:TCT结合HPV HCⅡ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比较理想,二者结合能满足CINⅡ-Ⅲ患者宫颈锥切术后的随访;在CIN治疗后的随访中,HPV阴性可排除复发CIN的风险。  相似文献   
93.
目的:建立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蛋白质表达谱,为NPC蛋白质组学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应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laser capture microdissection,LCM)技术从NPC组织纯化NPC细胞,应用二维凝胶电泳(2-DE)分离LCM 纯化NPC细胞的蛋白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鉴定蛋白质,利用生物信息学资源构建NPC的2-DE蛋白质组数据库。 结果:建立了NPC蛋白质2-DE参考图谱,2-DE图谱共显示(1 312±30)个蛋白质点,共鉴定了427个蛋白质点,包括241个非冗余蛋白质,并构建了NPC的2-DE蛋白质组数据库,这些数据可从本实验室网站(http://www.xyproteomics.org)上进行查询。结论:首次建立了LCM纯化NPC细胞2-DE蛋白质表达谱,为NPC蛋白质组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和资料。  相似文献   
94.
杂交捕获二代法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杂交捕获二代(HCⅡ)法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患者(HPV)DN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189例患者进行HCⅡ法HPV检测和液基细胞学(TCT)检测,对高度怀疑病变的患者进行阴道镜多点活检。结合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189例样本中,经TCT检测ASC-US 32例(2.69%),ASCUS-H 35例(2.94%),LSIL 76例(6.39%),HSIL 17例(1.43%)。病理证实炎症70例(49.65%),CINI 19例(13.48%),CINⅡ 22例(15.60%),CIN Ⅲ 17例(12.06%),浸润癌5例(3.55%),湿疣8例(5.67%)。HPV阳性组年龄明显小于阴性组(P〈0.01)。各病理组HPV感染率分别为炎症59%、CIN I 68%、CIN Ⅱ 77%、CIN Ⅲ 100%、浸润癌100%、湿疣62%。141例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结果:TCT和HPV均(-)者无高度病变发生;TCT(-)和HPV(+)者中≥CINⅡ的检出率为17%,在TCT异常和HPV阳性同时存在的病例中最高(41%);仅TCT异常的HPV(-)者为13%,且5例均为CINⅡ,无原住癌和浸润癌的发生。结论持续的HR-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演进有关,HC-Ⅱ法HPV检测是宫颈癌有价值的辅助诊断技术,与细胞学联合检测,为最佳宫颈癌筛查方案。  相似文献   
95.
抗原捕获聚合酶链反应分型检测妇女生殖器单纯疱疹病毒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 建立直接分型检测妇女生殖器单纯疱疹病毒 (HSV)的抗原捕获聚合酶链反应 (AC -PCR)。方法 : 用抗HSV型共同性糖蛋白单克隆抗体 ,包被聚苯乙烯离心管 ,捕获HSV ,同时加入 3个引物 :HSV - 1 HSV - 2型共同性上游引物及HSV - 1和HSV - 2型特异性下游引物 ,进行PCR扩增。结果 :HSV - 1和HSV - 2标准病毒株均分别扩增出与设计大小相符的 4 77bp和 399bpDNA条带。AC -PCR可检测到 10PFUHSV - 1和 1PFUHSV - 2。用AC -PCR检测了 36 5份妇女生殖器拭子标本 ,阳性 10 1例(2 7.7% ) ,2 3例为HSV - 1(占 2 2 .8% ) ,78例为HSV - 2 (占 77.2 % ) ;其中 112份标本同时用AC -PCR和分离培养法检测 ,AC -PCR的阳性率为 2 6 .8% (30 112 ) ,分离培养法的阳性率为 2 0 .5 % (2 3 112 )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χ2 =4 .5 ,P <0 .0 5 )。结论 : AC -PCR是特异、敏感、快速分型检测妇女生殖器HSV感染的方法  相似文献   
96.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快捷、灵敏度高、经济实用的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分型的低密度基因芯片技术,并对该方法进行评价.方法 用低密度基因芯片技术对355例疑似HPV感染女患者检测HPV并分型;用杂交捕获Ⅱ代(HCⅡ)法进行评价.并用该法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730例标本进行HPV分型检测.结果 355例疑似样本中,低密度基因芯片技术和HCⅡ法分别检出211例(59.4%)和222例(62.5%)阳性标本,符合率达94.1%(334/355).低密度基因芯片技术共检测出15种常见高危型和5种低危型,其中16、52、58、56型检出率较高.结论 低密度基因芯片技术能具体分型和检测混合感染,HPV检测与细胞学检测结合.对宫颈癌筛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7.
捕获-再捕获方法是针对总体资料收集不全而设计的,以达到质量控制的目的[1].食品从业人员的体检工作是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本县食品从业人员上报数逐年减少,这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食品生产经营业日趋繁荣的景象不符.为评估全县食品从业人员数是否真正减少以针对其中原因制定对策,我们于2000年11月份对全县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并应用捕获-再捕获方法评估全县食品从业人员总体数量,发现食品从业人员漏报、漏检现象严重.现将调查结果与评估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8.
99.
应用气相-电子捕获法(GC-ECD)对16名健康志愿受试者(青年组8名,老年组8名)单剂量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剂0.5mg后的药物动力学及药效学进行了研究。于用药前和用药后2,4,6,7,8,10,15,20min取血测定,以MCPKP药物动力学程序拟合药-时数据,结果表明,本药的处置符合一房室开放模型。本药经舌下含服后吸收迅速,在吸收和消除方面与外国人无显著差异。青年组与老年组比较,在T1/2Ka、T1/2K,Tmax、Cmax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药效学方面,应用GP-303血流动力学测定仪,我们选择了每搏量(SV)、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体循环阻力(TPR)作为药效学指标。研究表明,随着血药浓度增高,MAP、TPR下降,HR、SV增高,血药浓度与各药效学指标相关性依次为MAP>HR>SV>TPR。受试者两组间药效学指标波动范围t检验MAP、HR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SV、TPR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00.
本文报道采用SE-54石英毛细管色谱柱及电子捕获检测器(~(63)Ni-ECD)毛细管气相色谱法(CGC)测定了大鼠血浆中β-苯基乳酸(PLA)的浓度,线性范围1.6~9.6ng,相关系数r=0.9997,检测限为0.5ng;采血量为0.1ml,并用醋酸乙酯对大鼠血浆中PLA进行提取,方法灵敏,回收率高,平均回收率为99.04%。日内与日间平均变异系CV分别为5.1272%,5.9974%。此方法可用于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