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192篇 |
免费 | 167篇 |
国内免费 | 10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5篇 |
儿科学 | 6篇 |
妇产科学 | 7篇 |
基础医学 | 111篇 |
口腔科学 | 2248篇 |
临床医学 | 459篇 |
内科学 | 80篇 |
皮肤病学 | 7篇 |
神经病学 | 11篇 |
特种医学 | 104篇 |
外科学 | 168篇 |
综合类 | 1889篇 |
预防医学 | 378篇 |
眼科学 | 4篇 |
药学 | 685篇 |
16篇 | |
中国医学 | 267篇 |
肿瘤学 | 1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39篇 |
2023年 | 130篇 |
2022年 | 153篇 |
2021年 | 244篇 |
2020年 | 152篇 |
2019年 | 126篇 |
2018年 | 57篇 |
2017年 | 102篇 |
2016年 | 136篇 |
2015年 | 151篇 |
2014年 | 266篇 |
2013年 | 315篇 |
2012年 | 355篇 |
2011年 | 376篇 |
2010年 | 384篇 |
2009年 | 362篇 |
2008年 | 365篇 |
2007年 | 360篇 |
2006年 | 361篇 |
2005年 | 370篇 |
2004年 | 291篇 |
2003年 | 251篇 |
2002年 | 226篇 |
2001年 | 172篇 |
2000年 | 144篇 |
1999年 | 100篇 |
1998年 | 97篇 |
1997年 | 89篇 |
1996年 | 71篇 |
1995年 | 63篇 |
1994年 | 48篇 |
1993年 | 21篇 |
1992年 | 18篇 |
1991年 | 22篇 |
1990年 | 15篇 |
1989年 | 18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目的:研究安氏Ⅰ类错患者中,分别采用微型种植体作支抗与口内支抗腭向移动上颌第二磨牙进行比较,以评价两种方法各自的特点。方法:将20例成人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两种方法腭向移动上颌磨牙。测量上颌第二磨牙在移动速度和颊舌向、垂直方向的位置变化,以衡量磨牙的位置改变。结果:种植体作支抗组上颌第二磨牙平均腭向移动3.8mm,疗程4.4个月,平均移动速度0.86mm/月,磨牙垂直向压低0.45mm。对照组上颌第二磨牙平均腭向移动4.0mm,疗程6.2个月,平均移动速度0.65mm/月,磨牙垂直向伸长1.86mm。结论:两种方法比较,种植体的支抗更强,磨牙移动速度更快。二者磨牙的移动方式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73.
李阳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1,(5):135-136
目的:探讨根管治疗后不同树脂充填修复乳磨牙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0月~2019年6月在本院行乳牙根管治疗的后牙体缺损的60例患儿,根据修复方式分为超声大块组和分层斜形组,各30例.患儿在根管治疗后,超声大块组行SonicFill树脂一次性充填,分层斜形组使用树脂P60分层斜形充填,对比两组充填用时和修复效果.结...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上颌第二磨牙牙内陷患者的诊疗过程,分析罕见牙内陷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和病理特点,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收集1例牙内陷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表现和病理资料,分析磨牙区牙内陷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结合相关文献,总结其临床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结果:患者,女性,28岁,因发现右上后牙有洞6个月来本院就诊。专科检查可见17面平龈,牙冠巨大,面正中见凹陷及龋坏,未达髓腔,影像学检查可见17面类牙釉质密度影像向根方凹陷,深度约7.7mm,确诊为牙内陷。初诊时去除腐质,采用安抚治疗,复诊时发现患牙仍有自发痛,且未能解决食物嵌塞痛,考虑到术后恢复效果不佳,故患者同意拔除患牙。离体牙做病理磨片,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内陷处牙釉质及牙本质结构异常。结论:发生于磨牙区的牙内陷患者较为罕见,诊疗过程中应结合影像学检查明确疾病类型及治疗计划,建议治疗效果不佳的患牙应及时拔除。 相似文献
75.
76.
77.
目的分析铸瓷高嵌体修复年轻恒磨牙缺损的美学及修复质量。 方法选取第一恒磨牙牙体缺损年轻患者74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树脂充填)和观察组(铸瓷高嵌体修复)。采用美国公共健康服务评价标准(USPHS/Ryge临床评价标准)比较两组修复后6个月、1年、2年的美学及修复质量。 结果观察组修复6个月后邻接关系优于对照组,修复1年后修复体外形、邻接关系优于对照组,修复2年后修复体外形、表面、边缘密合性、邻接关系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外观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侧咬合力低于对侧(P<0.05),而观察组两侧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铸瓷高嵌体修复年轻恒磨牙缺损,其美学及修复质量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8.
目的:比较双固化树脂核冠与纤维桩核冠两种方法修复不同牙体剩余厚度磨牙残冠的成功率,探讨不同残冠剩余牙体厚度对两种修复方法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96例经完善根管治疗的牙体缺损磨牙病例,按牙体预备后残留牙体厚度为1.0m及2.0mm分为两组备48例,每组随机各选择24例分别采用双固化树脂制作树脂核后全冠修复及纤维桩全冠修复,修复后12个月比较两种修复方法对不同牙体厚度残冠的修复效果.结果:牙体剩余厚度为1.0mm时,双固化树脂核冠组的成功率为91.7%,纤维桩核冠组的成功率为95.8%,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牙体剩余厚度为2.0mm时,双固化树脂核冠组的成功率为100.0%,纤维桩核冠组的成功率为100.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磨牙残冠剩余牙体厚度大于等于1mm时,双固化树脂核冠及纤维桩核冠修复效果相同,但双固化树脂核冠修复临床操作更为简便. 相似文献
79.
目的:改良髓腔入口方式探究上颌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的临床发现率。方法:采用改良髓腔入口和探查近中颊根根管口与腭根根管口之间发育沟或暗线的方法研究上颌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的肉眼发现率。结果:553例患者的574颗上颌第一磨牙中有356颗存在近中颊根第二根管,发现率为62.02%;529例患者637颗上颌第二磨牙中有294颗存在近中颊根第二根管,发现率为46.15%。结论:改良髓腔入口和探查近中颊根根管口与腭根根管口之间发育沟或暗线的方法,有利于发现和治疗上颌第一、二磨牙近中颊根的第二根管。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头影测量和定量分析摆式矫治器加直丝弓技术在上颌第2磨牙萌出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分为两组,第2磨牙未萌出者为对照组,第2磨牙完全萌出者为实验组.两组均戴用摆式矫治器,推磨牙向远中,当上下磨牙达到轻度安氏Ⅲ类关系时,维持3个月,拆除摆式矫治器.两组皆用滑动直丝弓技术进行第2期矫治,直至治疗结束.每位患者皆拍摄头颅侧位片.对患者的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实验组的第1磨牙近中颊尖向远中移动4.62 mm,几何中心移动3.75 mm,约占第1磨牙远中移动量的81%.对照组的第1磨牙近中颊尖向远中移动5.78 mm,几何中心移动3.20 mm,约占第1磨牙远中移动量的55%,以上变化差异均具有显著的统计意义(P<0.01).可见,两组的第1磨牙皆能有效地向远中移动,但实验组以整体移动为主,对照组以倾斜移动为主.结论 在上颌第2磨牙完全萌出的情况下,摆式矫治器仍可以有效远中移动第1、2磨牙.摆式矫治器加直丝弓技术仍可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