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5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105篇
耳鼻咽喉   20篇
儿科学   20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48篇
口腔科学   24篇
临床医学   140篇
内科学   176篇
皮肤病学   21篇
神经病学   51篇
特种医学   50篇
外科学   57篇
综合类   378篇
预防医学   90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100篇
  1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178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目的:探讨出血坏死表型的肝细胞癌(HN-HCC)的病理特征及临床预后。方法:前瞻性入组67例手术与病理证实的HN-HCC患者,并以同期37例非HN-HCC(NHN-HCC)患者为对照。比较HN-HCC与NHN-HCC大体病理学差异;对HN-HCC标本的组织病理学以及Ki-67、缺氧诱生因子1α(HIF-1α)、cleaved-caspase-3的表达行多区域检测;检测HN-HCC标本碳酸酐酶IX(CA-IX)和E-钙黏蛋白的表达;比较HN-HCC患者与NHN-HCC患者术后生存率的差异。结果:HN-HCC与NHN-HCC呈现明显不同的大体病理形态。组织病理学观察与免疫组化检测显示,在HN-HCC瘤内不同区域,细胞分化程度有明显差异;Ki-67、cleaved-caspase-3、HIF-1α的表达量有明显差异(均P0.05)。在HN-HCC标本中,CA-IX阳性表达率为86.5%(58/67),E-钙黏蛋白为25.3%(17/67),且两者表达呈负相关(r=-2.601,P0.05)。与NHN-HCC患者比较,HN-HCC患者的1、3、5年总体生存率(71.9%、10.7%、2.8%vs.87.5%、35.6%、3.6%)与无瘤生存率(67.0%、15.4%、3.2%vs.81.2%、34.3%、4.0%)均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HCC合并出血坏死病理改变提示肿瘤有较强的瘤内异质性和侵袭转移潜能,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中国人群瘢痕疙瘩家系是否与2q23和7p11存在连锁关系.方法 选择两个中国人群瘢痕疙瘩大家系,从中共选出51名成员,采集其外周静脉血样,提取基因组DNA;参照国外最近相似研究的文献报道,在染色体2q23和7p11上,分别选取6个和4个微卫星标记,经多重PCR扩增,产物片断基因分型,再进行连锁分析.结果 在重组率θ=0时,这些微卫星标记的两点LOD值绝大部分都小于-2,排除连锁关系存在.结论 本研究首次发现了中国人群瘢痕疙瘩家系的易感基因位点不在染色体2q23和7p11上的遗传学证据,说明瘢痕疙瘩易感基因位点存在异质性.  相似文献   
63.
乳腺癌在组织学、流行病学和分子特性层面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疾病.目前,基于免疫组化的乳腺癌分类方法,根据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检测结果将乳腺癌分为临床亚型,显然与基于基因表达谱的固有亚型分类不一致.这表现为临床亚型内治疗反应性和结果的异质性.异质性肿瘤细胞的存在直接反映了亚型内部...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不同灰质结构亚型强迫症患者静息状态下的动态功能连接(dynamic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dFC)模式, 并探究不同亚型强迫症患者的异常灰质体积和dFC模式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前瞻性收集2013年9月至2020年3月就诊于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20例)和齐齐哈尔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和门诊(28例)的共48例强迫症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 33 例, 女 15 例, 年龄 18~45(27.1±6.7)岁。同期招募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者39 名, 其中男 31 名, 女 8 名, 年龄 18~45(28.5±8.6)岁。对符合ICD-10诊断标准的48例强迫症患者(强迫症组)和39名健康对照(对照组)进行磁共振成像扫描。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voxel-based morphometry, VBM), 使用半监督机器学习方法, 以灰质体积为特征对强迫症组进行亚型分析, 选取灰质体积异常的脑区为感兴趣脑区, 进行基于全脑体素的dFC分析, 探究异常灰质体积和dFC模式与强迫症临床症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基于灰质体积, 强迫症可分为2个亚型, 其中亚...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paroxysmal kinesigenic dyskinesia,PKD)的临床特征及遗传特点。方法对6个中国汉族PKD家系共122名成员进行随访,包括患者26例,总结分析其临床表现、遗传特点、辅助检查及预后。结果本组6个家系共有患者26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8例(男:女=2.25:1)。患者发病年龄为4~30岁,均以突然运动诱发,表现为肢体的不能控制的肌张力障碍、舞蹈、投掷样动作等,每次发作约持续几秒到十几秒,持续时间最长不超过1min,平均每天发作数次,不伴意识障碍。神经系统检查、脑电图、头颅影像学检查等均无阳性发现。多数患者可自然缓解,抗癫痫药物治疗有效。6个家系中4个家系有连续2代以上发病,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2个家系只有一代患者,且均为同胞兄弟/姐妹,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通过家系内比较,发现4个显性遗传家系均有子代较父代发病年龄提前、发作频率增加、病程延长等现象,提示存在遗传早现(anticipation)。结论PKD是一种神经系统的常染色体遗传病,既有显性遗传又有隐性遗传,具有遗传和临床异质性(heterogeneity)。中国汉族人群中显性遗传的PKD家系存在遗传早现现象。  相似文献   
66.
精神分裂症异质性及其中枢五羟色胺功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67例精神分裂症及10例健康对照组脑脊液中色氨酸(TRP)、五羟色胺(5-HT)、五羟吲哚乙酸(5-HIAA)进行测试,同时引入5-HT相对代谢率概念用5-HIAA/5-HT表示,并以Andreasen分型标准划分42例阳性精神分裂症和25例阴性精神分裂症。结果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脊液中TRP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阳性(Ⅰ型)分裂症5-HIAA以及5-HIAA/5-HT明显低于阴性(Ⅱ型)精神分裂症,并对精神分裂症的5-HT代谢障碍假说及其异质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讨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spinocerebellar ataxia, SCA)3型(SCA3)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1例2016年6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SCA3患者及其家系的临床资料,基因检测明确家系分型,结合文献分析家系中的临床差异。结果 患者23岁发病,临床表现为行走不稳伴进行性下肢无力,肌张力正常,水平性诱发眼震,无跌倒及吟诗性语言,闭目难立征阳性,呈宽基底步态,双侧巴氏征未引出,腹壁反射减低,膝反射及跟腱反射活跃,深浅感觉未见异常。基因检测提示患者ATXN3基因CAG重复次数79次(正常人范围在12~44次),超过正常范围,患者其它(ATXN1、ATXN2、CACNA1A、ATXN7、ATXN8、PPP2R2B、TBP)基因的CAG重复次数均在正常范围内。患者的55岁父亲、6岁女儿及4岁儿子的ATXN3基因的CAG重复数分别为65、73、71次,超过正常范围,但均未发病。患者母亲ATXN3基因的CAG重复数29次,属正常范围,未见临床症状。结论 本例家系是SCA3型,具有临床异质性,基因检测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68.
心室颤动(简称室颤)是心肌梗死(简称心梗)后的严重的并发症,是心梗死亡的首要因素。室颤的触发与心梗后的浦肯野纤维、离子通道改变、局部折返形成以及交感神经重构有关。室颤的维持机制是由固有异质性和动态不稳定性决定的。根据室颤触发因素与固有异质性和动态不稳定性可制定研究和预防策略。  相似文献   
69.
内分泌肿瘤是一组既有肿瘤特点又有内分泌功能的双重特性的肿瘤,临床表现多样,呈高度异质性.本文分析了此类肿瘤的特点,也提出了提高此类疾病诊治和研究水平的五条途径.  相似文献   
70.
目的对180例散发性神经变性病引起的痴呆患者进行朊蛋白基因(PRNP)突变的筛查,探讨PRNP基因突变在临床诊断的神经变性病痴呆中的发生情况以及可能的原因。方法研究180例散发性痴呆患者和310例健康对照的PRNP基因的开放阅读框架进行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异常者重复测序,并与对照组对比。结果共发现4个不同的PRNP基因杂合突变,分别为$97N、F198V、R208C和M232R,突变率2.22%,结合患者的临床表型,以及未在310个正常人中发现突变,考虑这4例突变可能为病理性突变。结论4例突变中有3例为新突变,4例突变均可能与痴呆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