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955篇
  免费   4723篇
  国内免费   4162篇
耳鼻咽喉   535篇
儿科学   974篇
妇产科学   409篇
基础医学   3791篇
口腔科学   881篇
临床医学   7718篇
内科学   6199篇
皮肤病学   1527篇
神经病学   1254篇
特种医学   1596篇
外国民族医学   50篇
外科学   3436篇
综合类   19348篇
预防医学   5669篇
眼科学   760篇
药学   13971篇
  123篇
中国医学   8953篇
肿瘤学   2646篇
  2024年   783篇
  2023年   2507篇
  2022年   2857篇
  2021年   3503篇
  2020年   2535篇
  2019年   2516篇
  2018年   1353篇
  2017年   2203篇
  2016年   2393篇
  2015年   2654篇
  2014年   3437篇
  2013年   3453篇
  2012年   4395篇
  2011年   4600篇
  2010年   4244篇
  2009年   3912篇
  2008年   4173篇
  2007年   3486篇
  2006年   3407篇
  2005年   3413篇
  2004年   2689篇
  2003年   2522篇
  2002年   2079篇
  2001年   1910篇
  2000年   1354篇
  1999年   1098篇
  1998年   940篇
  1997年   873篇
  1996年   842篇
  1995年   736篇
  1994年   624篇
  1993年   477篇
  1992年   391篇
  1991年   368篇
  1990年   389篇
  1989年   301篇
  1988年   135篇
  1987年   102篇
  1986年   81篇
  1985年   51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概念,研究肉桂、栀子及两者配伍后的复方桂栀助眠方中主要成分在食蟹猴体内的药动学变化,为桂栀助眠方的Q-marker确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建立UPLC-MS/MS方法,对桂栀助眠方配伍前后7个主要成分肉桂酸、4-甲氧基肉桂酸、香豆素、栀子苷、京尼平、京尼平苷酸、绿原酸在食蟹猴中的药动学行为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与肉桂、栀子单味药组相比,桂栀助眠方组食蟹猴血浆中肉桂酸、香豆素、京尼平苷酸、绿原酸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达峰浓度(C_(max))均显著增加;肉桂酸、4-甲氧基肉桂酸、香豆素消除半衰期(t_(1/2))明显降低;4-甲氧基肉桂酸、栀子苷的血药浓度达峰时间(t_(max))延长。结论配伍后桂栀助眠方能够显著改变复方中主要成分的体内暴露状态,7个主要成分可作为桂栀助眠方的Q-markers。  相似文献   
992.
白背叶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冯子明  李福双  徐建富  张培成 《中草药》2012,43(8):1489-1491
目的 研究白背叶Mallotus apelta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通过各种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得到了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香树脂醇乙酸酯(1)、高根二醇(2)、羽扇豆-20 (29)-烯-3β,30-二醇(3)、对羟基苯甲酸-2α-羟基油桐酸酯(4)、α-香树脂醇乙酸酯(5)、油桐酸(6)、槲皮素(7)、3-甲氧基-4-O-β-D-葡萄糖基苯甲酸(8)、勾儿茶素(9).结论 化合物1~4、6、8、9为首次从野桐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93.
〔摘 要〕 目的:分析唑来膦酸治疗肺癌骨转移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赣州市人民医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8 月收治的肺癌骨转移患者 78 例,划分为对照组(帕米膦酸二钠)、观察组(唑来膦酸),各 39 例。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在给予两组患者不同治疗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等均 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症状缓解率(94.87 %)明显高于对照组(71.79 %),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2.82 %)明显高于观察组(2.5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义(P < 0.05)。结论:相比于帕米膦酸二钠药物来说,给予肺癌骨转移唑来膦酸药物治疗效果显著,有助于缓解疼痛感, 改善生活质量,治疗安全性、耐受性高。  相似文献   
994.
松香烷酸—来源,生物活性和医疗用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1967-1992年有关天然松香烷酸及其衍生物的生物活性,抗微生物,抗溃疡及心血管活性是该二匝一类化合物最有代表性的活性,而对决定松香烷酸不同胜任的其他方面的活性,如过敏,抗过敏,成膜,表面活性,拒食等活性也作了报道。  相似文献   
995.
目的选择肉苁蓉最佳提取工艺参数,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5种苯乙醇苷类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素筛选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最优条件提取后,利用HPLC法检测不同干燥方式肉苁蓉的松果菊苷、肉苁蓉苷A、毛蕊花糖苷、异毛蕊花糖苷、2′-乙酰基毛蕊花糖苷成分含量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密切值法分析5种苯乙醇苷类成分含量,选择最佳干燥方式。结果最佳提取工艺:甲醇体积分数55.14%,液料比46.39,提取时间38.50 min。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密切值法分析表明,采用冷冻干燥法所得到的肉苁蓉品质最好,80℃烘干次之,40℃烘干最低。结论使用该工艺提取肉苁蓉,其5种苯乙醇苷类成分提取完全、充分。虽然冷冻干燥法炮制肉苁蓉所保留有效成分最高,但从生产角度考虑,采用80℃烘干法炮制能达到成本和功效的平衡。  相似文献   
996.
熟地黄     
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Gdertn)Iibosch.的块根,经加工炮制而成。通常以酒、砂仁、陈皮为辅料经反复蒸晒,至内外色黑油润,质地柔软粘腻。切片用,或炒炭用。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肝、肾经。功效:补血养阴,填精益髓。化学成分:本品含梓醇、地黄素、甘露醇、维生素A类物质、糖类及氨基酸等。药理作用:地黄能对抗连续服用地塞米松后血浆皮质酮浓度的下降,并能防止肾上腺皮质萎缩。地黄煎剂灌胃能显著降低大白鼠肾上腺维生素C的含量。  相似文献   
997.
黑乳海参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黑乳海参体内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大孔树脂、硅胶、ODSRP-C18硅胶、Sephadex LH-20和HPLC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所得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1H-NMR,13C-NMR,2D-NMR和ESI-MS),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海参皂苷A(holothuria A,I),胸腺嘧啶(thymine,II),尿嘧啶(uracil,III),胆甾醇(cholesterol,IV)。结论:4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动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998.
提高金牛草药材质量标准,为评价和控制金牛草药材质量提供依据。修订金牛草的性状及显微鉴别特征,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相关方法,对金牛草药材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及醇溶性浸出物进行测定。以粉背蕨素A和对照药材为对照,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制备粉背蕨素A标准品,建立金牛草指标成分粉背蕨素A的含量测定方法。建立的性状、显微、薄层鉴别方法易于操作,具有较强的专属性;样品测定结果:水分8.8%~10.9%,总灰分7.6%~11.4%,酸不溶性灰分2.5%~4.2%,醇溶性浸出物9.3%~10.2%,粉背蕨素A质量分数0.56%~0.71%。通过完善金牛草的药材质量标准,能够更有效地评价其内在质量,保证用药品质。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酸甘生津汤联合羟氯喹、白芍总苷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确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服用酸甘生津汤、羟氯喹、白芍总苷,对照组服用羟氯喹、白芍总苷。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疗效与对照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改善症状、体征、唾液流率实验、实验室指标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酸甘生津汤联合羟氯喹、白芍总苷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银杏叶(ginkgo biloba extract,EGb761)对Aβ诱导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取高、中、低剂量的EGb761质量浓度分别为100,10,1 mg·L-1预处理Aβ1-42干预的神经元,检测神经元活力、凋亡率及NeuN染色的变化。结果:与Aβ组相比,高和低剂量EGb761组的神经元活力和NeuN+细胞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中剂量EGb761组神经元活力和NeuN+细胞数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中剂量EGb761组的对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优于高、低剂量EGb761组。结论:高、中、低剂量组银杏叶制剂均可提高损伤海马神经元活力、提高NeuN+细胞数,降低神经元凋亡率;尤以中剂量组显著。提示采用预处理的给药方式可保护Aβ诱导的神经元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