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237篇 |
免费 | 1057篇 |
国内免费 | 86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74篇 |
儿科学 | 111篇 |
妇产科学 | 125篇 |
基础医学 | 2161篇 |
口腔科学 | 315篇 |
临床医学 | 1892篇 |
内科学 | 1714篇 |
皮肤病学 | 161篇 |
神经病学 | 263篇 |
特种医学 | 767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2篇 |
外科学 | 494篇 |
综合类 | 4004篇 |
预防医学 | 2439篇 |
眼科学 | 89篇 |
药学 | 1432篇 |
24篇 | |
中国医学 | 663篇 |
肿瘤学 | 41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9篇 |
2023年 | 455篇 |
2022年 | 513篇 |
2021年 | 568篇 |
2020年 | 425篇 |
2019年 | 400篇 |
2018年 | 284篇 |
2017年 | 308篇 |
2016年 | 394篇 |
2015年 | 456篇 |
2014年 | 591篇 |
2013年 | 615篇 |
2012年 | 829篇 |
2011年 | 875篇 |
2010年 | 842篇 |
2009年 | 819篇 |
2008年 | 1051篇 |
2007年 | 870篇 |
2006年 | 899篇 |
2005年 | 1037篇 |
2004年 | 803篇 |
2003年 | 702篇 |
2002年 | 631篇 |
2001年 | 656篇 |
2000年 | 480篇 |
1999年 | 363篇 |
1998年 | 277篇 |
1997年 | 231篇 |
1996年 | 185篇 |
1995年 | 148篇 |
1994年 | 108篇 |
1993年 | 49篇 |
1992年 | 42篇 |
1991年 | 41篇 |
1990年 | 23篇 |
1989年 | 31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浆HLA-B27阴性结果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简称AS)是脊椎及其附属组织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可累及多器官和致畸.HLA-B27是HLA-B位点上的一个重要的等位基因,早在20多年前,人们就已发现HLA-B27抗原的表达与强直性脊柱炎密切相关[1~3],而且这种相关是迄今已知的HLA与疾病的关联中是最强和最典型的,可达90%以上.由于二者的强相关性,HLA-B27的检测已成为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AS的重要辅助手段,很多医院也已开展此项目的检查.我院已开展此项目近6年,现将6年来到我院检查且确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HLA-B27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2.
33.
从日本血吸虫大陆株成虫分离总RNA,逆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根据菲律宾株26kDa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cDNA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扩增出26kDa的编码区基因,并克隆到pBluescript质粒。初步酶切鉴定后,从两端对插入片段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与菲律宾株比较,核苷酸同源性为99.8%,仅第582位碱基不同,菲律宾株为A,而大陆株为G。比较从cDNA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两者100%相同。测序结果也与曼氏血吸虫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4.
以正常人血淋巴细胞染色体DNA为模板,PCR扩增出短体前β神经生长因子编码基因。将所得基因片段重组于M13噬菌体载体,筛选得到含中国人prepro-β-NGF基因的克隆。采用Sanger单链末端终止法测出其全部的核苷酸序列,该序列与国外文献所报道的仅有一个碱基不同。将该基因亚克隆于真核表达载体pEV1,经转染哺乳动物细胞BHK后,在培养上清中检测到了成熟型β-NGF。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D7S2 1位点在河北汉族人群分布的多态性 ,为DNA指纹数据库的构建及其法医学应用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应用MVR PCR方法和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银染法对 12 4名河北汉族人群无关个体D7S2 1位点进行了快速检测 ,并进行数字编码。结果每一个体平均得到 3 6个数字编码 ,未发现任何两个无关个体所有编码相同 ,两无关个体 3 6个编码相同的机率为 3 .4 8× 10 -18。三种重复单位a 型、t 型和o 型出现的机率分别为 4 8.5 %、4 9.5 %和 2 .1%。该位点杂合度为 0 .9876,非父排除率为 0 .974 6,多态性信息含量为 0 .9872。结论D7S2 1位点在河北汉族人群中具有高度的多态性 ,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银染法简便、快速 ,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6.
口腔链球丙酮酸氧化酶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阐明血链球菌产生过氧化氢及其调节的分子机理。方法 根据已知的肺炎链球菌丙酮酸氧化酶基因(spxB)序列设计PCR引物,扩增血链球菌ATCC10557的丙酮酸氧化酶基因,以pUC18及M13mp18、M13mp19为载体进行克隆和亚克隆,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成功地从血链球菌ATCC10557扩增出丙酮酸氧化酶基因,获得该基因的全部序列(1788bp),具有完整的开放读框,能编码591个氨基酸的多肽。结论 血链球菌丙酮酸氧化酶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为进一步研究调节血链球菌产生过氧化氢的分子机理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37.
产前基因诊断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尚志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1993,1(2):120-121,124
成功地进行产前基因诊断,准确性是关键.根据我们多年从事产前基因诊断的经验,提出在产前诊断的前后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供同仁们参考. 相似文献
38.
HIV—1基因限制性显示片段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克隆并分析经限制性显示-聚合酶链反应(RD-PCR)扩增的HIV-1基因片段。方法:将所有HIV-1基因片段分成10组并进行RD-RCR扩增,纯化各组PCR产物后将之克隆至T载体上并快速鉴定。从阳性克隆中提取质粒,扩增靶片段并测序。结果:序列分析表明,所扩增的片段均属于HIV基因。结论:改良了一种多片段的克隆及鉴定方法并用于限制性显示扩增片段的克隆。 相似文献
39.
首例中国株乙型肝炎病毒D基因型全序列测定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并分析1例中国慢性无症状携带者感染的乙型肝炎病毒(HBV)D基因型的全基因序列。方法: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HBV全基因,将PCR产物克隆后对其进行核酸序列分析并与已发表的HBV毒株全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对GenBank中已发表的30株HBVD基因型毒株的全序列进行系统进行树分析。结果:该病毒全基因长3182bp,为ayw3亚型,D基因型,此毒株全基因GenBanK Accession No为AF280817,与GenBank中已发表的HBV D基因型全序列同源性为98.3%-94.5%,与已发表的A,B,C,E,F和G基因全序列同源性均小于89.5%,结论:首例中国株HBVD基因型全序列与源于瑞典的四株HBV D基因型全基因的进化距离最近。 相似文献
40.
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结合微孔板杂交法定量检测端粒酶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定量检测端粒酶活性的非放射性检测方法。方法 将端粒重复旬扩增测定法(TRAP)与微孔板杂交相结合建立了非放射性检测方法。对3例正常肝组织和4例肝癌患者治疗前后的肝癌组织、瘤旁组织、肝癌凋亡组织进行检测。结果 肝癌组织具有比较高的端粒酶活性,而正常肝组织和瘤旁组织无此酶活性,肝癌凋亡组织端粒酶活性显著降低。结论 该定量分析方法简单、灵敏、特异性强,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组织的端粒酶活性状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