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6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203篇
预防医学   2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1篇
中国医学   52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9 毫秒
71.
骨伤科疾病,虽然大多为各种外因所引起的局部伤损,但人体是一个整体,局部损伤往往造成整体的失调而致气血阴阳失衡、经络受损和脏腑功能失常,加之血液的流失(内、外出血)、剧烈疼痛的影响等常可导致气血阴阳或脏腑的虚报,而气血阴阳、脏腑的虚报又必然影响损伤的修复,这种虚报表现并不一定只有损伤后期才可出现,如果形体素弱,伤势过重或者初期治疗不当,均有可能出现虚损。明代薛己在《薛氏医案》中通过大量医案,阐明伤科补泻之法,正如其《薛氏医案·正体类要》序中所日:“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  相似文献   
72.
温,通,补三法并治缓慢性心律失常48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梅 《河北中医》2000,22(5):356-356
1994~1998年,笔者采用温、通、补三法并治缓慢性心律失常4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 48例均为我院住院病人,均符合文献[1]中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诊断标准。其中男27例,女21例;年龄23~66岁,平均48.2岁;病程1个月~6年。原发病为冠心病23例,心肌炎16例,心肌病4例,甲状腺功能减低2例,原因不明3例;其中窦性心动过缓19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15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14例; 24 h心电监护最低心率为 39次/min,最高为58次/min,平均低于50.2次/min。…  相似文献   
73.
74.
针刺补泻与“方”“圆”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5.
高青 《当代医学》2007,(3):57-58
目的 探讨内窥镜下不同鼓膜穿孔的修补方法.方法 在内窥镜下对不同原因造成的鼓膜穿孔进行修补,术中采用贴补法和内植法.结果 贴补法成功率99.3%,内植法成功率95.6%.结论 内窥镜下采用不同方法进行鼓膜修补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6.
77.
外伤性鼓膜穿孔是耳科常见病,它可致耳聋,甚至终身流脓而致颅内感染者也有报道。但如果及时、合理治疗,鼓膜可能完全修复,听力恢复正常。笔者施行蒜皮贴补法治疗60例,抗感染、修复快,成功率高,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1990年4月至2001年4月,门诊共收治此类病人60例60只耳;男48例,女12例。左耳48例,右耳12例。年龄8~70岁,平均30岁。外伤分类:爆竹震破、巴掌打伤、挖耳耵聍误伤、耳部撞至门上、游泳浪击伤……。就诊时间最短2小时,最长7天。穿孔部位:紧张部中央性偏前14耳,紧张部中央性偏后46耳;穿孔直径:1~3毫米40耳。4毫米以上20耳。穿孔形状:边缘不整  相似文献   
78.
“八珍方”针补法治疗耳鸣症2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八珍方”由针补双合谷、三阴交组成,为20世纪30年代针灸医家李心田所创。笔者2007年3月~2008年10月采用“八珍方”针补法治疗耳鸣症21例,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9.
濯肠汤名甘遂丸,由甘遂、白芷等药物组成,为峻下逐水,去苑除莝之剂,且未发现副反应.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