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869篇
  免费   13395篇
  国内免费   5642篇
耳鼻咽喉   1137篇
儿科学   2085篇
妇产科学   2345篇
基础医学   7551篇
口腔科学   2142篇
临床医学   39505篇
内科学   20795篇
皮肤病学   1385篇
神经病学   6163篇
特种医学   527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48篇
外科学   14095篇
综合类   74730篇
预防医学   50463篇
眼科学   3140篇
药学   31799篇
  665篇
中国医学   13875篇
肿瘤学   4608篇
  2024年   2492篇
  2023年   9033篇
  2022年   7580篇
  2021年   8943篇
  2020年   8025篇
  2019年   8173篇
  2018年   4139篇
  2017年   7328篇
  2016年   8053篇
  2015年   9292篇
  2014年   15721篇
  2013年   14850篇
  2012年   17376篇
  2011年   16896篇
  2010年   15125篇
  2009年   13346篇
  2008年   21139篇
  2007年   15351篇
  2006年   11855篇
  2005年   13197篇
  2004年   10547篇
  2003年   10377篇
  2002年   8015篇
  2001年   5507篇
  2000年   4250篇
  1999年   3168篇
  1998年   2506篇
  1997年   2027篇
  1996年   1690篇
  1995年   1480篇
  1994年   1292篇
  1993年   736篇
  1992年   617篇
  1991年   545篇
  1990年   387篇
  1989年   391篇
  1988年   139篇
  1987年   102篇
  1986年   79篇
  1985年   55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1篇
  1979年   4篇
  1973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1.
目的评估生物标志物预测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反应性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分析本院32例植入CRT起搏器和/或除颤器(CRTP/CRTD)的患者,采集基线和CRT术后6个月的纽约心功能分级、心脏超声指标以及血清生物标志物水平,后者包括: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中段心房利钠肽原(MR-proANP)、中段肾上腺髓质素原(MR-proADM)、内皮素-1(ET-1)以及和肽素(CPP)。以CRT术后半年心功能降低1级同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绝对值增加≥5%定义为有反应。比较CRT有反应组及无反应组各项生物标志物血清水平的变化及差异。结果随访[12±6(6~24)]个月,CRT有反应20例(62.5%),术前MR-proANP水平有反应组显著低于无反应组[(142.7±94.0) pmol/L vs (250.7±150.8) pmol/L,P=0.03],其它生物标志物基线水平在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CRT反应组术后6个月MR-proANP及NT-ProBNP血清水平较术前显著下降,而无反应组无差异。其他指标则在有反应及无反应组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基线MR-proANP血清水平可以预测CRT反应,CRT术后6个月MR-proANP与NT-ProBNP的变化有助于预测和判断CRT的反应性。  相似文献   
52.
目的 评价调整光学切削直径及Kappa角后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在我院行LASIK手术的高度近视患者313例(626眼),根据切削直径分成两组,试验组157例314眼,切削直径设定为6.0 mm,对照组156例312眼,切削直径设定为6.5 mm。试验组患者激光切削前修正Kappa角,对照组不做修正。患者术前进行裸眼视力、主视眼确定、验光、眼压、暗室下瞳孔直径、泪液分泌试验、裂隙灯、散瞳验光、眼底检查、pentacam测量角膜厚度、角膜地形图测量角膜前后表面及Kappa角等检查。术后1 d、1周、1个月随访,并检查裸眼视力、角膜厚度、波前像差及夜间视力、光晕、眩光等情况。比较两组患者角膜厚度变化、手术所用时间以及两组患者术后的高阶像差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年龄分别为18~44(24.19±5.33)岁、18~42(25.08±4.91)岁,屈光度分别为(-7.47±1.04)D、(-7.61±1.12)D。两组年龄、屈光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前Kappa角分别为,X轴:(210±40)μm、(200±30)μm,Y轴:(190±30)μm、(220±40)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0)。两组手术前后的角膜厚度及术后角膜基质床的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5.56±1.89)s和(20.83±3.03)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试验组的总高阶像差和垂直慧差的变化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为 P<0.01),但两组间的水平慧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球差低于试验组(P<0.01)。结论 LASIK手术中科学合理地调整Kappa角可有助于提高患者术后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53.
54.
55.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低体温的危险因素,并拟定相应防护措施。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48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9例(12.84%)患者术中发生低体温,采用自制调查问卷统计不同患者年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合并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史、麻醉时间、冲洗液温度、术中补液量、出血量、手术时间等信息,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发生低体温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血量≥400 ml、术中补液量>1500 ml、冲洗液温度<34℃是影响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发生低体温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发生低体温的影响因素较多,护理人员应与医师紧密配合,密切观察相关指标,做好防护措施,避免术中低体温发生。  相似文献   
56.
目的调查安阳市文峰区近三年小学矮小症患病率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安阳市文峰区辖区小学3 600例小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分别测量身高、体重,并发放调查表,调查表回收3 573份,有效资料3 484份,分析其身高的年龄分布特征以及矮小症患病率,并通过Logistics回归分析影响矮小症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受检的3 484例小学生中,矮小症者67例,占比1.92%;患病组与未患病组在生长激素缺乏、青春期发育迟缓、甲状腺功能低下、家族性矮小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性别、年龄、多垂体激素缺乏、Turner综合征、宫内发育迟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生长激素缺乏、体质性青春期发育迟缓、家族性矮小症是影响矮小症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生长激素缺乏、青春期发育迟缓、家族性矮小症是影响安阳市文峰区小学矮小症患病的主要影响因素,临床需重视对儿童的早期体格与生长激素检查,以从根本上防治矮小症。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新生儿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MARSI)危险因素和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483例为研究对象,统计其发生MARSI例数和损伤类型,依据是否发生MARSI将患儿分成MARSI组61例和未发生MARSI组422例,记录患儿温箱、胎龄、抢救台、出生体质量、潮湿多汗、蓝光治疗、感染、留置胃管、禁食、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水肿及皮肤干燥情况,对影响患儿发生MARSI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患儿皮肤受损类型依次为表皮剥脱伤(6.21%)、皮肤撕裂伤(3.73%)、接触性皮炎1.45%。蓝光治疗、留置胃管、出生体质量<2200 g、胎龄<30周及皮肤干燥为患儿发生MARS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新生儿MARSI发生率较高,且影响因素多,医护人员应采用有针对性护理措施,加强防范,以降低新生儿MARSI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8.
59.
戴丽  李宏璐 《海峡药学》2016,(1):229-231
结合我院门诊自动化药房的建立,将药房现行模式与传统模式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针对宫颈癌前病变合并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患者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联合高频电波刀的电圈切除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procedure,LEEP)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16年6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113例宫颈癌前病变合并HPV感染患者分为对照组(n=56)和观察组(n=57)。对照组患者采用LEEP治疗,观察组采用LEEP+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30d后治疗疗效;治疗前后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测定HPV病毒载量;应用流式细胞检测仪测定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CD3~+、CD4~+、CD4~+/CD8~+)水平。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PV病毒载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宫颈癌前变合并HPV病毒患者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联合LEEP治疗的效果更显著,能够有效降低HPV病毒载量,提升自身免疫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