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819篇
  免费   4549篇
  国内免费   1209篇
耳鼻咽喉   20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1056篇
基础医学   2256篇
口腔科学   24篇
临床医学   9675篇
内科学   1861篇
皮肤病学   223篇
神经病学   136篇
特种医学   177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6篇
外科学   3987篇
综合类   21706篇
预防医学   9148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9450篇
  162篇
中国医学   4447篇
肿瘤学   10493篇
  2024年   582篇
  2023年   1985篇
  2022年   1828篇
  2021年   2347篇
  2020年   2069篇
  2019年   2287篇
  2018年   1197篇
  2017年   2000篇
  2016年   2095篇
  2015年   2174篇
  2014年   4002篇
  2013年   4047篇
  2012年   4842篇
  2011年   5139篇
  2010年   4712篇
  2009年   4217篇
  2008年   4742篇
  2007年   4063篇
  2006年   3511篇
  2005年   3473篇
  2004年   2810篇
  2003年   2358篇
  2002年   2063篇
  2001年   1639篇
  2000年   1263篇
  1999年   1032篇
  1998年   815篇
  1997年   632篇
  1996年   574篇
  1995年   503篇
  1994年   407篇
  1993年   290篇
  1992年   255篇
  1991年   203篇
  1990年   144篇
  1989年   194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徐凤群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1):2965-2965
2001年1月~2003年12月我科应用米索前列醇阴道上药2小时后手术取环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2.
男性乳腺癌的诊治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3.
目的 探讨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和环氧化酶(cox)-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4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22例乳腺良性病变标本的hTERT和COX-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hTERT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阳性表达率fig71.11%,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9.0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TERT阳性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及雌、孕激素表达水平无相关性(P>0.05),与Her-2表达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COX-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2.22%,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50.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2阳性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Her-2、ER阳性表达有关(P<0.05).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hTERT阳性表达与COX-2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557,P<0.01).结论 hTERT与COX-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在乳腺良性病变中的表达,hTERT与COX-2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hTERT表达与COX-2表达存在显著相关性,COX-2的过度表达可能是端粒酶激活和调节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4.
郭跃武 《家庭用药》2008,(12):23-23
乳腺癌是女性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的一种疾病,近三十年来。它的发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据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肿瘤科专家介绍。相比20世纪70年代初17/10万的发病率,目前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已增加了3倍多,接近60/10万。如果按照去年上海市常住人口1850万来算,保守的估计,上海每年新发病的乳腺癌患者超过5000人次。加上历年发病的患者累计,乳腺癌人群的数目是十分惊人的。  相似文献   
145.
60例乳腺癌根治术后化疗护理体会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近年来乳腺疾病困扰了很多患者,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高,目前采用外科手术根治较为普遍。我院2006年6月~2007年6月共收治乳腺癌病人60例,现将乳腺癌根治术后化疗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6.
乳房疼痛是大多数女性都曾有过的经历,很多人都会为一时找不到原因而苦恼害,怕,总疑心是患了乳腺癌等严重问题。其实,造成乳房疼痛的原因很多,颈椎病也是“元凶”之一。  相似文献   
147.
为切实做好我县农村已婚妇女的妇科病防治工作,保障妇女身心健康,增强农村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148.
多排螺旋CT在乳腺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排螺旋CT的出现为乳腺癌诊断评估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工具。本文旨在介绍乳腺多排螺旋CT高分辨率薄层增强扫描和相应之图像重建技术路线,及其在乳腺癌术前诊断评估中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149.
乳腺炎属中医乳痛,是哺乳期妇女常见病之一。笔者在家传点肘通乳的启示下,"循经取穴以痛为腧",按摩治疗早期乳腺炎35例,现小结如下。一般资料全组35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30岁,平均年龄23岁。发病距就诊时间最短4小时,最  相似文献   
150.
原位杂交法检测BP1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BP1同源盒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收集165例乳腺癌临床和病理资料,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BP1的表达,同时用二步法进行ER、p53、PCNA、bcl2、cerbB2免疫组化染色。结果BP1基因表达率为67.88%,免疫组化:ER70.30%、p5349.09%、PCNA74.55%、bcl253.33%、cerbB275.52%。BP1与bcl2具有相关性(P<0.01),且均与ER相关(P<0.05),与p53呈负相关(P<0.05)。BP1与PCNA、cerbB2、患者年龄、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等无相关性。结论BP1可能通过某种非依赖p53基因调控机制,与bcl2、ER协同抑制肿瘤细胞的凋亡而参与乳腺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