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073篇
  免费   4569篇
  国内免费   1210篇
耳鼻咽喉   20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1056篇
基础医学   2280篇
口腔科学   24篇
临床医学   9735篇
内科学   1866篇
皮肤病学   223篇
神经病学   138篇
特种医学   178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6篇
外科学   4040篇
综合类   21755篇
预防医学   9172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9456篇
  165篇
中国医学   4457篇
肿瘤学   10527篇
  2024年   591篇
  2023年   1985篇
  2022年   2069篇
  2021年   2486篇
  2020年   2069篇
  2019年   2288篇
  2018年   1197篇
  2017年   2000篇
  2016年   2095篇
  2015年   2174篇
  2014年   4002篇
  2013年   4047篇
  2012年   4842篇
  2011年   5139篇
  2010年   4712篇
  2009年   4217篇
  2008年   4742篇
  2007年   3947篇
  2006年   3512篇
  2005年   3473篇
  2004年   2810篇
  2003年   2358篇
  2002年   2063篇
  2001年   1639篇
  2000年   1263篇
  1999年   1032篇
  1998年   815篇
  1997年   632篇
  1996年   574篇
  1995年   503篇
  1994年   407篇
  1993年   290篇
  1992年   255篇
  1991年   203篇
  1990年   144篇
  1989年   194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子宫全切术与子宫次全切除术对妇女性生活满意度影响比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余莉萍  陈佩锋 《广东医学》2002,23(6):591-592
目的:比较子宫全切术、子宫次全切除术两种手术方式对患者性生活满意度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观察73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52例次全子宫全切除术患者,采用评分法比较两种术式对性生活的影响及观察促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的改变。结果:术后3,6个月性生活满意度评分次全子宫全切除术组明显高于全子宫切除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后9,12个月两组比较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年两组与术前自身比较,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手术前后性激素水平的改变,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对妇女性行为及性激素影响均不明显,术前、术后早期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对保护患者的性功能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2.
张晓红  杜红  王桂羚 《四川医学》2002,23(11):1221-1221
乳腺导管扩张的病名繁多。 196 3年由Haargensen首次将此病名确定下来[1] 。其发病率约占良性乳腺疾患 4 5 % [2 ] 。由于本症病因不确切 ,体征多种多样 ,故临床上应与乳腺癌、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等认真鉴别 ,以求降低误诊、漏诊的发生率。我院 1980年 1月至1995年 11月将本病误诊为乳腺癌 6例 ,现将误诊原因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女 5例 ,男 1例 ,年龄 15~ 6 5岁 ,平均 4 0 5岁。病程 5月至 36月 ,平均 19 6月。除 1例为未婚少女 ,1例老年男性外 ,其余 4例均系已婚非哺乳期妇女。既往有急性乳腺炎者 3…  相似文献   
123.
为使广大妇女能安全的渡过围绝经期,避免或减少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探讨围绝经期妇女性激素变化与临床表现的关系并及早作出诊断。现对2006年1月~2007年1月来在全市6所三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妇产科就诊的368例45.55岁的妇女进行性激素6项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4.
125.
目的:分析T1期(肿瘤直径<2cm)原发性乳腺癌女性患者绝经前后在肿瘤大小、病理分类、淋巴结转移率和数目。方法:常规病理检验以及应用免疫组化、HE法分别测定绝经前乳腺癌患者和绝经后乳腺癌患者者的ER、PR。结果:两组患者在肿瘤大小上无明显差异,但绝经前乳腺癌患者浸润导管癌的百分比为 84. 7%,绝经后乳腺癌患者的浸润导管癌百分比为 62. 2%,经χ2 检验,P<0. 01。两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 39. 3%和 25. 5%,经χ2 检验,P<0. 01。两组ER和PR阳性伴淋巴结转移的比例经χ2 检验,P<0. 05。结论:绝经前乳腺癌患者和绝经后乳腺癌患者在病理分类、淋巴结转移率及数目、ER、PR阳性伴淋巴结转移上有显著性差异。对于T1原发性乳腺癌患者不论有无淋巴结转移,均应行癌肿切除伴Ⅰ、Ⅱ级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126.
目的通过改进手术方法,减少术中失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方法前瞻性比较我院64例Ⅰ、Ⅱ期乳腺癌术后病例,采用传统手术步骤与改进手术方法,随机分2组,对比手术失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情况。传统乳腺癌根治手术是首先游离切除区域的全部皮瓣,再进行廓清及切除。改进的方法是首先游离一侧皮瓣后,进行廓清,最后在标本几乎离体的情况下游离另一侧皮瓣。结果减少了术中失血量,保证了皮瓣血运良好,以利术后愈合,缩短住院时间。结论此改进方法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7.
胎儿畸形产前超声诊断及新进展学习班通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药物流产因其痛苦小、方法简便及副作用小等优势而被普遍采用.但药物流产仍有一定比例的不全流产和流产失败,且影响流产效果的因素也比较多.为了深入了解影响药物流产效果的各种因素,本工作回顾性调查了我院2002年1月至2003年8月,因非病理性因素,如吸烟、酗酒嗜好,自愿要求行药物流产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共1366例.  相似文献   
128.
妊娠合并糖尿病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是既有遗传倾向又有内分泌改变的新陈代谢疾病,妊娠期由于代谢和内分泌的改变,有很强的致糖尿病倾向。因此,妊娠期的糖尿病包括原有糖尿病基础上合并妊娠和本次妊娠期发现的葡萄糖不耐受。糖尿病妇女在胰岛素发现前其生育率低,围产期病死率高,胰岛素应用于临床60余年来使  相似文献   
129.
目的观察以表阿霉素为主的不同化疗方案对常见恶性肿瘤的疗效及其毒副作用。方法以表阿霉素为主的CEP、CEOP、TE、IEO方案治疗肺癌、非霍奇金淋巴瘤、晚期乳腺癌和横纹肌肉瘤,其中表阿霉素60mg/m^2分2天静脉注射,其他药物都为常规剂量。21~28天为1个治疗周期,治疗2~3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全组29例中CR7例,PR13例,SD5例,PD4例,总有效率68.97%。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其次是脱发和消化道反应。对肝肾功能和心脏影响轻微。结论以表阿霉素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对常见恶性肿瘤疗效佳,安全性好,患者能较好地耐受。  相似文献   
130.
乳腺增生为临床常见病之一,多发生于育龄期妇女。笔者近2年来运用自拟方“乳增消”治疗46例,因其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