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7603篇 |
免费 | 5006篇 |
国内免费 | 303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018篇 |
儿科学 | 1290篇 |
妇产科学 | 354篇 |
基础医学 | 3913篇 |
口腔科学 | 985篇 |
临床医学 | 13133篇 |
内科学 | 10845篇 |
皮肤病学 | 862篇 |
神经病学 | 1329篇 |
特种医学 | 2029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76篇 |
外科学 | 4675篇 |
综合类 | 25734篇 |
预防医学 | 6267篇 |
眼科学 | 700篇 |
药学 | 11273篇 |
357篇 | |
中国医学 | 9734篇 |
肿瘤学 | 107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篇 |
2024年 | 1616篇 |
2023年 | 4882篇 |
2022年 | 5308篇 |
2021年 | 6494篇 |
2020年 | 3932篇 |
2019年 | 3742篇 |
2018年 | 1629篇 |
2017年 | 2743篇 |
2016年 | 2403篇 |
2015年 | 2521篇 |
2014年 | 3756篇 |
2013年 | 3552篇 |
2012年 | 4607篇 |
2011年 | 4917篇 |
2010年 | 4420篇 |
2009年 | 4562篇 |
2008年 | 5165篇 |
2007年 | 4592篇 |
2006年 | 4358篇 |
2005年 | 4384篇 |
2004年 | 3350篇 |
2003年 | 2590篇 |
2002年 | 1989篇 |
2001年 | 1570篇 |
2000年 | 1023篇 |
1999年 | 899篇 |
1998年 | 735篇 |
1997年 | 710篇 |
1996年 | 608篇 |
1995年 | 530篇 |
1994年 | 431篇 |
1993年 | 325篇 |
1992年 | 287篇 |
1991年 | 276篇 |
1990年 | 221篇 |
1989年 | 245篇 |
1988年 | 70篇 |
1987年 | 76篇 |
1986年 | 50篇 |
1985年 | 34篇 |
1984年 | 16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58年 | 2篇 |
1955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83.
84.
沈锦雄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1991,5(3):175-177
嗜碱细胞和肥大细胞释放化学介质是变应性鼻炎和其它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生的中心环节,迄今对这一过程的机理还不完全清楚。有证据表明,嗜碱细胞和肥大细胞释放介质存在着IgE介导和非IgE介导的两种情况。在IgE介导的超敏反应中,凡是能引起IgE受体交联的因素都可导致细胞释放介质,这些因素有IgE多价抗原、抗受体抗体、刀豆素、IgE双聚体、抗独特型抗体、抗受体抗体的F(ab)_2 片段等。不通过 IgE介导而能引起介 相似文献
85.
86.
87.
88.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近年来,在冠心病发生机制的众多研究中,炎症是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这一观点得到了广泛认同,即动脉粥样硬化是炎症性疾病。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主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A)、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及猝死,约占冠心病人的30%~40%。AS不稳定斑块的破裂及伴随的血小板聚集导致冠脉内血栓形成是ACS发病的两个关键环节。近年国内外不少研究发现,多种细胞因子、粘附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C-反应蛋白等炎症因子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危险分层、预后评价中起重要作用。本文拟就胎盘生长因子与急性冠脉事件(死亡、再梗死和紧急血运重建)的相关性作系统性回顾。 相似文献
89.
肠易激综合征(1BS)是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炎症在其发病中的作用备受重视,也是最有争议的论题之一。其中一些炎症介质被认为在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研究较多的炎症介质有:P物质、5-羟色胺、NO、白细胞介素-10等等。其具体作用及其具体机制等都尚无定论,但可肯定的是炎症介质是参与胃肠功能紊乱的发生、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90.
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机体对各种严重损伤,包括感染、创伤、烧伤、缺氧和再灌注等引起的全身反应。它不是一种新发现的疾病,而是基于对感染,炎症和危重症发生、发展机制深入认识后提出的新概念。这种反应有下列四种表现:体温升高或降低、心率和呼吸增快、白细胞增高或减少、分类左移。炎性介质失控性释放是其主要发生机制。其特征是全身的高代谢反应,表现为高通气量、高血糖、蛋白分解增加和高乳酸血症和体内炎性介质浓度增高。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有利于降低小儿sIRS发病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