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15篇
  免费   363篇
  国内免费   28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78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275篇
口腔科学   43篇
临床医学   559篇
内科学   368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34篇
特种医学   11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24篇
综合类   1666篇
预防医学   1055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585篇
  4篇
中国医学   1473篇
肿瘤学   49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07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189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223篇
  2013年   244篇
  2012年   333篇
  2011年   342篇
  2010年   336篇
  2009年   356篇
  2008年   452篇
  2007年   418篇
  2006年   398篇
  2005年   390篇
  2004年   329篇
  2003年   295篇
  2002年   246篇
  2001年   264篇
  2000年   222篇
  1999年   197篇
  1998年   170篇
  1997年   172篇
  1996年   183篇
  1995年   157篇
  1994年   124篇
  1993年   94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82篇
  1990年   88篇
  1989年   76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5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目的对两种不同加工工艺生产的钛合金成品(白色和黑色)进行表面特性鉴定,并评价其血液相容性,为选择合适的工艺流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能谱分析(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EDS)、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ion,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meter,XPS)对两种钛合金的表面结构、表面物理和化学性能进行表征。通过体外纤维蛋白原吸附、血小板黏附与激活、凝血时间的测定等实验,以及植入狗右心房10 d观察血栓形成情况,系统评价两种钛合金的血液相容性。结果白色钛合金表面为粗且深的犁沟,成分为Ti、Al、V,黑色钛合金表面呈孔样层状叠加分布,且成分除了Ti、Al、V外,还有Si、Na、Ca、Fe等杂质。XRD结果显示两种钛合金物相结构均为钛。XPS结果显示两种钛合金表层都形成极薄的TiO_2薄膜,但黑色钛合金形成的TiO_2薄膜略厚于白色钛合金。体外纤维蛋白原吸附、血小板黏附与激活及凝血时间结果均显示两种钛合金血液相容性无明显差异。体内植入实验结果显示两种钛合金表面均形成了血栓,但黑色钛合金有明显异物反应,形成了增生的肉芽组织,且电镜下显示,白色钛合金表面黏附的有形成分少于黑色钛合金。结论结合体内、体外实验,白色钛合金的生物相容性优于黑色钛合金。  相似文献   
152.
目的:观测双价痢疾工程菌苗滴鼻免疫小鼠后,不同时间、不同部位淋巴组织细胞表型的变化,探讨痢疾菌苗滴鼻免疫对黏膜和系统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30只,分别以FSM-2117和FS-5416痢疾菌苗经滴鼻途径免疫小鼠4次,菌量依次为5×106、1×107、4×107和4×107CFU/只,对照组给予PBS,间隔2 wk。4次免疫后7、30和90 d活杀,分离NALT、鼻通道、脾、小肠PP结淋巴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淋巴细胞表型的变化。结果:4次免疫后7 d,小鼠鼻相关淋巴组织(NALT)、鼻通道(NP)和Peyer’s结(PP)淋巴细胞中,CD3 T细胞数均显著增加,其中以CD4 T细胞增加为主。FSM-2117免疫组的脾细胞中B220 细胞显著增加;而FS 5416免疫组的脾细胞中CD3 T细胞显著增加。4次免疫后30 d,NALT、NP和脾淋巴细胞仍出现上述变化;而90 d,仅NALT和NP淋巴细胞出现上述同样变化。结论:两株双价痢疾菌苗滴鼻免疫小鼠后,能有效地诱导黏膜和系统免疫应答,且持续时间较长,但该免疫应答的减弱是从距免疫部位较远的部位而开始的。  相似文献   
153.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Gardenia extract ZG on the adsorption quantity of 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1 (HSV-1) so as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its antiviral activity, 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 (FITC) was used as the fluorescent probe to label viruses and heparin sodium was used as control. Meanwhile , the effect of Gardenia extract ZG on the adsorption quantity on the surface of Hep-2 cells was determined by flow cytometry. It was demonstrated that adsorption of HSV-1 on the surface of Hep-2 cells exhibited the character of saturation and specificity and heparin sodium could prevent attachment of viruses on these cells. These results are in accord with those reported previously. It was also proved that the manner of drug-use prior to adsorption or simultaneous use of drug and adsorption was better than adsorption prior to drug-use, and the inhibition rates of the former and latter manner were 84. 76% and 82.92% respectively. Three manners of drug-use with Gardenia extract ZG were all effective to reduce the adsorption quantity of viruses, especially the manner of simultaneous use of drug and adsorption with an adsorption inhibition rate of 68.46% . From the above observation, it is apparent that the mechanism of anti-viral activity of Gardenia extract ZG may be via several steps involved in the HSV-1 adsorption.  相似文献   
154.
目的探讨血清卵泡抑素(follistatin,FS)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的相关性,及其在卵巢型EMT诊断方面的意义。方法分别用酶联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和电化学发光实验(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ECLIA)测定50例EMT患者、3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及50例正常健康妇女血清FS和CA125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stic,ROC)曲线比较二者对EMT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性。结果卵巢型EMT组血清FS水平(1 332.74±305.54)ng/L与卵巢良性肿瘤组(308.61±54.39)ng/L和正常组(72.12±48.97)ng/L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型EMT组血清CA125水平(52.02±22.64)U/ml与卵巢良性肿瘤组(35.21±18.32)U/ml和正常组(18.72±6.17)U/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其与卵巢外EMT组血清CA125水平(46.53±27.66)U/m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5)。结论 EMT患者血清FS水平显著升高,对早期EMT尤其对卵巢型EMT的诊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5.
目的探讨微小RNA-21(miR-21)海绵吸附载体在脑胶质瘤细胞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采用microRNA(miRNA)海绵技术构建人源miR-21(has—miR-21)反义片段(miR-21AS),并串联重复8个构建至真核表达载体(pCMV),转染脑胶质瘤细胞U251,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miR-21的表达,四甲基偶氨唑盐(MT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并检测miR-21肿瘤密切相关靶基因肿瘤抑制基因原肌球蛋白1(tumor suppressor gene tropomyosin 1, TPM1)、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hosphate and tensio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some ten, PTEN)、生长素B受体(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TGF-β)、人MutS蛋白同基因2(Human mutS homolog2,hMSH2)、程序性细胞死亡4基因(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4,PDCD4)的表达。结果U251细胞转染重组pCMV-miR-21AS质粒后显著下调了miRNA-21的水平,也显著降低了细胞增殖能力,显著提高了TPM1、PTEN、TGF—β、hMSH2、PDCIM的mRNA水平。结论构建的miR-21海绵吸附载体可显著下调miR-21水平,从而降低肿瘤细胞学效应,为肿瘤miRNA基因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6.
一种用于人工肝的新型吸附解毒剂—甲壳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以天然甲壳素为原料,通过简单的化学、物理处理,制得一种用于人工肝的吸附解毒剂。经毒理学试验。体外静态测试和两种模型动物实验表明:该吸附解毒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血液相容性,对结合型胆红素和芳杂环氨基酸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在研究黄疸模型动物实验中,实验犬经该吸附解毒剂进行灌流抢救后,在未作复原手术情况下,均能存活下来,且活动正常,未发现不良后遗症及其它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7.
接种钩端螺旋体菌苗(钩体茵苗)是预防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的有效措施之一。但因注射剂量大、次数多,局部肿胀较重,群众不易接受。为此,我们根据中医“足三里是强身固本之穴”的原理,于1987年5月和1988年5月对醴陵市黄哒嘴乡等村民515人进行微量钩体菌苗足三里注射和400人皮下常规法注射,以免疫前后血清抗体测定一个流行季节作为比  相似文献   
158.
以微量被动血凝方法,观测了两组人群用冻干鼠疫活菌苗(EV活菌苗)皮上划痕免疫后的抗体变化以及对豚鼠皮上接种后的保护力试验。经EV活菌苗皮上接种后,人群血清阳转率约80~90%,血凝试验抗体滴度持续时间不长,接种后15天抗体滴度最高,1个月后逐渐下降。但动物试验显示在免疫后的6个月内具有一定的免疫力。EV活菌苗皮上接种易被群众接受,剂量以15亿个菌可靠性大。  相似文献   
159.
目的 观察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采取人工少量血浆置换+胆红素吸附治疗的临床效果,并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人工少量血浆置换+胆红素吸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各项肝肾功能生理指标变化及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100例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中68例有效存活,存活率为68%;治疗后无效死亡的有32例,死亡率为32%.结论 年龄≥50岁、胆酶分离、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电解质紊乱、消化道出血以及肝脏萎缩等均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这为以后血浆置换联合胆红素吸附治疗肝衰竭患者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且人工少量血浆置换+胆红素吸附治疗重型肝炎肝衰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0.
目的研制一套以固态胺作为吸附剂的CO_2和湿度吸附去除装置,实现载人登月飞行器中CO_2和湿度的综合控制。方法通过监测舱内CO_2浓度变化、反应装置吸附、解吸前后重量变化、反应装置进出口温度变化,考察不同试验条件下装置吸附、解吸CO_2和水的性能,以及影响装置吸附性能的因素。结果该装置能够同时去除舱内的CO_2和水蒸气,温度对装置的吸附性能有显著影响,降低入口气流以及反应装置内部的温度有利于CO_2的吸附,水的存在影响固态胺材料对CO_2的吸附。结论后续装置优化改进的方向为吸附时及时将热量导出,解吸时提高热能利用率,节省能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