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1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185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01.
安清  朱谦  马金姝 《预防医学论坛》2012,(2):99-100,109
[目的]了解济南市卫生局直属医疗卫生机构职工吸烟情况,以便科学有效地指导控烟工作。[方法]2011年4月初期(控烟活动前)和8月31日(控烟活动实施4个月后)分别对济南市卫生局直属医疗卫生机构的全部在职机关干部和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调查9 129人,创建控烟活动开始前,平均吸烟率为10.75%,男性与女性分别为32.85%和0.05%;控烟活动实施4个月后,平均吸烟率为7.42%,男性与女性分别为20.37%和0.03%。活动开始后吸烟率均低于开始前(P<0.01)。[结论]济南市卫生局直属医疗卫生机构职工吸烟率较低,控烟活动可明显降低职工的吸烟率。  相似文献   
102.
回顾我国近30余年的控烟历程,男性吸烟率居高不下,人群戒烟率徘徊不前,戒烟资源屈指可数,控烟队伍势单力薄,面对如此现状,我国的控烟工作举步维艰。但是从我国加入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之后,我国在控烟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亦不可小觑。随着政府投入的增加以及政策法规的支持,控烟立法已初见成效,戒烟资源逐步发展,控烟队伍也在逐步扩大。但面对近3亿人的吸烟大军,控烟斗士的现况亟待解决。总之,戒烟可谓不无良方,控烟也可谓不无良策。控烟之行,欲取胜于长远,必先取胜于万众民心。  相似文献   
103.
李庆国 《医药论坛杂志》2007,28(5):62-63,66
目的 了解男大学生的吸烟状况及吸烟心理.方法 采用自拟的问卷附加Russell吸烟问卷,调查了某大学223名男生.结果 从223份问卷中获得200份合格问卷,吸烟者为96人,吸烟率为48%;镇静在学生吸烟原因中起主要原因.结论 大学生的吸烟率较高,该结果可以作为制定戒除和预防吸烟行为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4.
社区群体水平健康教育与控烟效果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研究对我国“八五”期间在三个城市社区约15万人群中开展群体水平的健康教育及其控烟效果进行评价。研究方法采用设对照组,并在干预前后两次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抽查样本5000人以上。人群控烟的干预方式主要是定期发放宣传单。结果表明:干预社区3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基线和终点复查时分别为29.7%和28.2%;对照社区两次调查分别为29.6%和27.9%。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干预组55岁以上女性吸烟率普遍下降。男性70岁以上下降明显,并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1)。评价结论认为,社区群体水平健康教育对控烟效果并不理想,应继续寻找更为有效的综合干预方式。  相似文献   
105.
为了探索农民吸烟行为干预的有效方法,降低农民吸烟率,邹城市卫生防疫站受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的委托,并在其指导帮助下,于1992年7月~1995年7月完成了《农民吸烟行为干预方法研究》课题实验,现报告如下。1 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用“健康教育——改变知识结构——改变信念、态度——提供心理、社会、技术支持——改变吸烟行为——降低吸烟率”的方法、步骤进行。 本课题是在普查邹城市近6万农民的基础上,采取整群  相似文献   
106.
107.
于1995年对北医大一年级学生的吸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女医学生吸烟率为13.9%;女生知识得分,从未吸烟者比曾经吸烟者高5.81%,比现在仍吸烟者高46.25%;吸烟态度得分上,从未吸烟者比曾经吸烟者高7.57%,比现在仍吸烟者高34.25%;现在仍吸烟者对吸烟有害的知识和态度得分,女生比男生低41.79%和13.86%。提示医学院校女生的控烟健康教育面临的难度要比男生更大。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监测北京市≥15岁人群吸烟及戒烟状况,评价《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实施效果。方法 2014年和2016年参照全球成年人烟草调查的原则和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概率抽样法从北京市324个街道/乡镇中抽取50个,再从每个街道/乡镇抽取2个居/村委会,共计100个监测点;以简单随机抽样法在每个监测点抽取100个家庭户;用掌上电脑从所有满足条件的家庭成员中以简单随机抽样法自动抽取1名≥15岁的家庭成员作为调查对象。以入户调查形式获得数据。用SPSS 20.0软件的复杂抽样数据分析模块,以基本权重、未应答权重和后分层校正调整权重的乘积进行加权,计算现在吸烟率、每日吸烟率、戒烟率等指标,并估算可信区间。结果 2014年和2016年分别获得有效个人问卷8 484份和9 372份,总体应答率分别为86.5%和96.5%。2014年北京市≥15岁人群现在吸烟率为23.4%,2016年为22.3%,按照北京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现在吸烟者的数量减少了19.9万人。每日吸烟者比例由2014年的20.7%下降到2016年的19.2%。现在吸烟者的日平均吸烟量由2014年的14.6支上升为2016年的15.4支。戒烟率由14.9%上升为16.8%。现在吸烟者在过去12个月中至少尝试一次戒烟的比例由2014年的22.3%上升为2016年的23.2%。现在吸烟者有戒烟意愿的比例由2014年的11.6%上升为2016年的15.5%。过去12个月看过医生的吸烟者中,收到医生戒烟建议的比例2014年和2016年分别为58.9%和59.2%。2016年人群中过去12个月内尝试过戒烟的现在吸烟者中戒烟门诊和戒烟热线的知晓率分别为36.8%和29.5%,7.7%的知晓者去过戒烟门诊,5.5%的知晓者使用过戒烟热线。结论 《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实施1年≥15岁人群现在吸烟率下降。下一步应加大戒烟服务宣传,提高现在吸烟者对戒烟服务的知晓,促进其寻求戒烟服务。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了解北京市朝阳区成人烟草的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并揭示公共场所烟草暴露状况以及尝试戒烟的情况。 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抽样方法,于2016年6-9月抽取9个街道(乡镇)1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1 677人开展调查。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 朝阳区居民现在吸烟率为19.4%;男性吸烟率(38.1%)远远高于女性(1.6%)(χ2=356.974, P<0.001);吸烟年龄大都集中在25~<65岁之间;文化程度与吸烟的关系呈现初中、高中文化水平的人吸烟率高,分别为22.6%和24.6%;职业以从事企业、商业、服务业人员以及务农者的吸烟率高,为25.0%;公共场所中室内餐厅、工作区域以及室外排队烟草暴露率最高,分别为34.7%、22.5%和47.0%,公共交通工具内区域最低为2.7%,总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3.862, P<0.001);有戒烟意愿者占现在吸烟人数的31.4%;戒烟率为27.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15~<25、25~<35、35~<45、45~<55、55~<65、65~<75岁年龄组人群吸烟的可能性分别是75~岁年龄组的5.999、3.514、4.071、4.189、5.749、3.675倍,OR95%CI分别为1.759~20.455、1.236~9.986、1.445~11.469、1.504~11.667、2.138~15.459、1.341~10.077;小学及以下、初中未毕业/初中、高中/中专/高职文化程度人群吸烟的可能性分别是本科/专科文化程度人群的2.811、2.122、1.978倍,OR95%CI分别为1.473~5.363、1.447~3.113、1.400~2.796;职业是政府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企业、商业、服务业、务农人员、教师及医务人员吸烟的可能性分别是学生的7.767、9.019、6.470倍,OR95%CI分别为1.554~38.821、1.877~43.334、1.176~35.580。 结论 北京市朝阳区成人吸烟现况仍为严峻,大部分居民没有戒烟意愿,应根据吸烟影响因素进行针对性的干预,探寻综合有效的控烟措施,以达到长远且有效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10.
中国2012年18~59岁就业流动人口吸烟状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中国18~59岁就业流动人口吸烟状况,为制定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防控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2012)流动人口专题调查数据,并根据18~59岁就业流动人口分布状况选取170个调查县(区、团),按照6个职业分层,采用多阶段等额整群抽样方法,以面对面访谈方式收集该人群吸烟信息,并使用复杂抽样设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样本人群48 699人,现在吸烟率为32.5%(95%CI:32.0%~33.0%),其中男性(55.3%,95%CI:54.6%~56.0%)显著高于女性(1.9%,95%CI:1.7%~2.1%)(χ2=2.6,P=0.103 7);男性各年龄组现在吸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P=0.103 7),但随文化程度提高而有降低趋势(χ2=140.7,P<0.000 1),以建筑业人群现在吸烟率最高(58.6%,95%CI:57.3%~60.0%)。现在每日吸烟率为27.9%(95%CI:27.4%~28.4%),其中男性(47.8%,95%CI:47.1%~48.5%)显著高于女性(1.3%,95%CI:1.1%~1.4%)。现在吸烟者人均每日吸烟量为15.6(95%CI:15.5~15.8)支,其中男性为15.7(95%CI:15.6~15.9)支,女性为10.3(95%CI:9.3~11.3)支;男性现在吸烟者人均每日吸烟量呈随年龄增加而上升趋势(t=34.89,P<0.000 1)和随文化程度提高而降低趋势(t=-14.63,P<0.000 1),以建筑业人群人均每日吸烟量最高为18.2(95%CI:17.9~18.6)支。样本人群中每日吸烟者日均吸烟量≥20支者的比例为47.1%,男性(47.6%)明显高于女性(21.9%),并呈随年龄增加及文化程度降低而升高,且以建筑业人群最高(60.4%)。吸烟者戒烟率为10.3%(95%CI:9.7%~10.8%),其中男性为10.1%(95%CI:9.6%~10.7%),女性为14.8%(95%CI:11.1%~18.5%),且有随吸烟者年龄增加而上升趋势(χ2=118.9,P<0.000 1),不同文化程度和职业者戒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戒烟者成功戒烟率为6.1%(95%CI:5.7%~6.5%),其中男性为6.1%(95%CI:5.7%~6.5%),女性为7.2%(95%CI:4.6%~9.8%),并呈随吸烟者年龄增加而升高趋势(χ2=269.0,P<0.000 1)。"二手烟"暴露者比例为68.7%(95%CI:68.1%~69.3%),其中男性(76.4%,95%CI:75.5%~77.3%)高于女性(64.0%,95%CI:63.2%~64.9%)。结论 中国18~59岁男性就业流动人口普遍存在吸烟行为,"二手烟"暴露比例较高,以建筑业流动人口最为突出。吸烟者戒烟率较低,且成功戒烟的比例更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