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2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29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40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72篇
内科学   57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316篇
预防医学   132篇
眼科学   30篇
药学   98篇
  1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极低出生体重儿非营养性吸吮(NNS)对其消化功能及体重增长的影响。方法:76例需经鼻胃管喂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NNS组和对照组。观察体重、胃排空时间、肠道营养达418.4KJ/(kg·d)时间、喂养耐受情况。结果:NNS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NNS有利于极低出生体重儿消化功能发育,减少喂养不耐受的发生,促进体重增长。  相似文献   
92.
李祖美 《现代护理》2006,12(25):2428-2428
临床上产妇分娩后2~7d,乳汁分秘较多,而有少部分产妇由于乳头凹陷或过短,婴儿无法吸吮出乳汁,导致大量乳汁淤积甚至发生乳腺炎,而婴儿则不能实现纯母乳喂养。以前通常采用食指和拇指握住乳头根部,轻轻向上提拉使乳头突出,每日进行10余次,或用吸奶器吸出乳汁,以及用热毛巾湿敷乳房,按摩后行人工挤奶,常常使产妇痛苦不堪。为此我科自2005年对48例产妇用婴儿奶嘴罩在乳头上让婴儿吸吮,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93.
李云辉 《当代护士》2008,(12):37-38
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对改善早产儿胃肠道喂养不耐受的效果。方法将40例经口胃管喂养的早产儿,根据是否辅以非营养性吸吮,随机分为单纯口胃管组和非营养性吸吮组,用同一种配方乳喂养,记录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口胃管留置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非营养性吸吮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明显减少,口胃管留置时间缩短,住院天数明显缩短(P〈0.05)。结论早产儿口胃管喂养期间辅以非营养性吸吮是一种适宜的辅助喂养方法,有助于提高早产儿喂养耐受性,促进早产儿的生长。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 Non-Nutritive Sucking, NNS)在新生儿雾化吸入中的作用,旨在提高患儿的舒适度和家长的满意度。方法选取2014年1~10月我科收治的8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在雾化吸入时,配合非营养性吸吮;对照组行常规雾化吸入,比较两组新生儿在雾化吸入中的血氧饱和度( SaO2)、哮鸣音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家属满意度。结果两组患儿在雾化吸入前10 min的Sa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雾化吸入中、雾化吸入后10 min SaO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儿哮鸣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率为95%(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2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营养性吸吮应用于超声雾化吸入操作中,减少了新生儿哭闹,稳定了SaO2,缩短了哮鸣音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了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且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5.
目的:了解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分娩新生儿早接触早吸吮现状。方法:对2009~2010年在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分娩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9~2010年住院分娩新生儿1 803例,早接触早吸吮1 007例,新生儿早接触早吸吮率为89.13%;其中,2009年住院分娩新生儿791例,早接触早吸吮699例,新生儿早接触早吸吮率为88.37%;2010年住院分娩新生儿1 012例,早接触早吸吮908例,新生儿早接触早吸吮率为89.72%。年度间早接触早吸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4,P〉0.05)。结论:新生儿早接触早吸吮是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对新生儿操作性疼痛的影响,为新生儿操作性疼痛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本科室新生儿监护病房2009年7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止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新生儿1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措施在新生儿足跟采血前5分钟开始至采血后10分钟给予非营养性吸吮。对照组按常规行足跟采血,不给予干预措施。观察各组患儿心率变化及新生儿疼痛评分情况。收集采血针刺前1分钟(-1分钟),针刺时(0分钟)针刺后1分钟,5分钟,10分钟的心率数值及新生儿疼痛评分。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心率及新生儿疼痛评分两个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非营养性吸吮可缓解新生儿操作性疼痛。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方法将出生后出现喂养不耐受的6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保暖,抗感染,小剂量红霉素静脉滴注,静脉营养,插胃管并用生理盐水洗胃,以预防咽下综合征等常规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施加抚触疗法及非营养性吸吮并观察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极低出生体重儿残奶量减少,腹胀消退,达到完全经胃肠喂养418.4KJ/(kg·d)时间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护理干预较好地改善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尽快诱导肠胃功能成熟,缩短住院天数,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98.
目的研究非营养性吸吮对新生儿疼痛的影响,探讨新生儿疼痛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人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胎龄33周以上的新生儿100例,随机分为非营养性吸吮干预组和对照组。均给予足跟采血的疼痛刺激。干预组在采血前及采血时给予非营养性吸吮,而对照组无此项干预。观察两组间在哭闹时间、新生儿疼痛评分和心率、血氧饱和度波动方面的差异。结果非营养性吸吮干预组新生儿在足跟采血刺激后,与对照组相比,哭闹时间缩短(P〈0.01),新生儿疼痛评分降低(P〈0.01),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变化减轻(P〈0.05)。结论非营养性吸吮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新生儿对足跟采血操作的疼痛反应。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对新生儿疼痛干预效果。方法选用PIPP量表对60例危重新生儿进行疼痛评分,随机分对照组和非营养吸吮组(NNS),每组30例,分别于股静脉穿刺取血后1min、5min进行疼痛程度评分。结果在疼痛刺激后1min、5min对照组和NNS组疼痛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疼痛刺激后1min不同程度疼痛构成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5min不同程度疼痛构成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对急性、短暂性疼痛敏感,非营养性吸吮对缓解1min疼痛效果显著,临床应重视对新生儿疼痛的管理。  相似文献   
100.
结膜吸吮线虫是一种动物源性疾病,主要寄生于猫、犬等动物眼部,亦可寄生于人体眼部。近年来,国内陆续有人眼结膜吸吮线虫病的报道,现对宁波市2008年确诊的1例人跟结膜吸吮线虫病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患者,男,27岁,温州市人,现在宁波市某部队工作。2008年10月4日右眼发痒并有异物感,自己检查发现有小虫在眼结膜蠕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