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0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35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24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8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183篇
内科学   100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71篇
综合类   351篇
预防医学   278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138篇
中国医学   169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238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192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脑白质疏松症患者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华  谭华  李小刚 《实用医学杂志》2004,20(12):1386-1387
目的:探讨脑白质疏松症(leukoaraiosis,LA)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改变的特点及其对LA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无认知功能障碍的LA患者及40例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P300检查,并与40名同年龄组健康人对照。结果: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P300各波N1、P2、N2、P3潜伏期延长,N2、P3波幅降低,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300的异常率为55.0%,其中以P3波潜伏期及波幅改变最明显。无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仅P3波波幅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300的异常率为25%。P300的异常和LA的严重程度及并发症相关。结论:P300检查可作为LA患者认知功能评定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32.
不同年龄组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性的研究   总被引:49,自引:2,他引:49  
目的 了解近阶段不同年龄组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情况,探讨当前耐药发展趋势。方法 根据年龄将1948例肺结核患者分为青年组(18-39岁),中年组(40-59岁)和老年组(≥60岁);采用绝对浓度法进行抗结核药物耐药性测定。结果 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原发耐药率分别为36.1%、46.8%和40.2%,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获得性而药率分另为81.3%、70.1%和62.1%,青年组和老年组差异有显著性(P=0.0916)。原发耐药频度各年龄组从高到低均依次为H、E、S、P,中年组耐R最高达10.6%。获得性耐药顺序青、中年组为H、R、S、E,老年组为H、S、R、E,其中青年组耐R率最高达63.3%。原发耐多药率以中年组最高为5.3%,显著高于青年组(P=0.0112)和老年组(P=0.0085)。获得性耐多药率青年组最高达55.2%,显著高于中年组(P=0.0319)和老年组(P<0.001)。既往用1-3个月者耐药58.7%,显著高于未用药者(P<0.001)和用药<1月者(P=0.0472),而未用药和有药<1月者耐药率差异无显著性(P=0.02929)。此外,在各年龄组中青年组发生耐药的速度最快。结论 不同年龄组无论原发耐药还是获得性耐药均有所不同,建议应重视不同年龄组耐药率的监测,为修订国家结核病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3.
目的:运用特异性探针观察不同年龄组黄韧带Ⅰ和Ⅱ型胶原基因表达分布、强度及随增龄而发生的变化,采用客观图像分析验证黄韧带退行性变和骨化增龄性变假说。方法:实验于2003-08/2004-08在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21块腰椎黄韧带标本取自椎间盘突出症和椎管狭窄行后路椎板减压术患者,对照组标本取自4例青少年腰椎骨折行后路椎板减压术患者。提供标本患者均知情同意。椎间盘突出症和椎管狭窄患者的腰椎黄韧带标本按年龄分为4组:&;lt;20岁组、20~40岁组、41~60岁组和&;gt;60岁组。用Ⅰ和Ⅱ胶原cDNA探针,对不同年龄组的黄韧带冰冻切片进行原位杂交和图像分析,观察其Ⅰ型胶原表达(成纤维细胞基因表型)和Ⅱ型胶原表达(软骨细胞基因表型)。结果:①原位杂交组织切片观察:&;lt;20岁组黄韧带附着点处和体部纤维细胞排列规则,细胞呈梭形细胞数目较多,有明显的Ⅰ胶原表达,无Ⅱ型胶原表达信号;20~40岁组黄韧带细胞排列尚规则,细胞的数量相对减少,出现轻度纤维化,在黄韧带的附着点处有少量的Ⅰ和Ⅱ型胶原阳性表达信号;41~60岁组黄韧带体部细胞排列不规则,细胞的数量相对减少,出现明显纤维化,黄韧带体部无明显的阳性表达,黄韧带的附着点处有较弱的的Ⅰ型胶原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细胞分布不均匀,但Ⅱ型胶原的表达较41岁以下组表达增强;&;gt;60岁组黄韧带出现纤维化,未见Ⅰ型胶原阳性表达信号,黄韧带的附着点处Ⅱ型胶原阳性表达信号增强。②Ⅰ型胶原基因表达:&;lt;20岁组、20~40岁组、41~60岁组和&;gt;60岁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53&;#177;0.18,1.34&;#177;0.16,0.86&;#177;0.13,0.71&;#177;0.21,0.51&;#177;0.11,P&;lt;0.叭),随年龄增长表达逐渐减弱(P&;lt;0.05),但41~60岁组和&;gt;60岁组无显著差异(P&;gt;0.05)。Ⅱ型胶原基因表达:&;lt;20岁组、20~40岁组、41~60岁组和&;gt;60岁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73&;#177;0.16,1.14&;#177;0.14,1.46&;#177;0.13,1.65&;#177;0.16,0.53&;#177;0.12,P&;lt;0.01),随年龄增长表达逐渐增强(P&;lt;0.05)。结论:Ⅰ和Ⅱ型胶原cDNA探针具有高度的特异性,随着年龄的增长,ⅠⅠ型胶原表达逐渐减弱,在附着点处出现Ⅱ型胶原的表达增强,提示成纤维细胞基因表达逐渐减弱,而软骨细胞的基因表达逐渐活跃,为黄韧带退行性变和骨化提供了分子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34.
上联:管你英雄豪杰,来此便丧胆 下联:劝那男女老少,莫要坏心肝 横批:坏了难医  相似文献   
35.
《健康博览》2012,(4):9
人们通常认为,大脑认知功能的退化是在五六十岁年老时才会发生的事情。但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大脑的衰老可能从45岁就已开始,这个年龄通常被算作中年时期。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女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骨密度(BMD)变化,探讨BMD数据比较的方法。方法选取女性T2DM患者484例,健康女性志愿者868例,测量正侧位腰椎2至4的椎体、左侧股骨颈、大转子和Ward三角区BMD。确立健康女性各骨骼部位BMD随年龄的变化关系,以三次回归模型建立数据库。结果(1)糖尿病组BMD值与正常人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与峰值BMD比较,糖尿病组随年龄增加BMD值下降,且受累骨骼部位增加。(3)同年龄组糖尿病和正常人与峰值骨量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2DM患者BMD变化与正常人群无统计学差异;比较与峰值骨量的差值是判断骨质疏松程度的标准。  相似文献   
37.
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缺血性脑卒中(下称脑卒中)的一个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在美国约有250万人患有心房颤动.一级预防临床试验中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发生率与Framingham心脏研究对于脑卒中危险的评价一致,不行抗栓治疗的患者脑卒中的年发生率为4.5%.心房颤动使所有年龄组患者脑卒中发生率增加4~5倍.  相似文献   
38.
桂枝麻黄各半汤出自《伤寒论·太阳病篇》第23条:"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方剂应用于太阳病延日数久,正气略虚,邪气势减未解,出现营卫不和而复为表邪闭郁,以致面有热色,身体发痒,发热恶寒,热多寒  相似文献   
39.
Background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is a common cause of heart failure (HF), which can develop soon after AMI and may persist or resolve or develop late. HF after an MI is a major source of mortality. The cumulative incidence, prevalence and resolution of HF after MI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are poorly described. This study describes the natural history of HF after AMI according to age. Methods Patients with AMI during 1998 were identified from hospital records. HF was defined as treatment of symptoms and signs of HF with loop diuretics and was considered to have resolved if loop diuretic therapy could be stopped without recurrence of symptoms. Patients were cate- gorised into those aged 〈 65 years, 65-75 years, and 〉 75 years. Results Of 896 patients, 311,297 and 288 were aged 〈 65, 65-75 and 〉75 years and of whom 24%, 57% and 82% had died respectively by December 2005. Of these deaths, 24 (8%), 68 (23%) and 107 (37%) oc- curred during the index admission, many associated with acute HF. A further 37 (12%), 63 (21%) and 82 (29%) developed HF that persisted until discharge, of whom 15, 44 and 62 subsequently died. After discharge, 53 (24%), 55 (40%) and 37 (47%) patients developed I-IF for the first time, of whom 26%, 62% and 76% subsequently died. Death was preced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HF in 35 (70%), 93 (91%) and 107 (85%) in aged 〈 65 years, 65-75 years and 〉75 years, respectively. Conclusions The risk of developing HF and of dying after an MI in- creases progressively with age. Regardless of age, most deaths after a MI are preced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HF.  相似文献   
40.
背景:慢性便秘(CC)的病因多样化,不同年龄段CC的病因特点可能存在差异。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CC患者的病因特点。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就诊的CC患者369例,分为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采集患者资料,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CC发病相关因素,分析各组CC患者病因特点。结果:功能性CC病因中,中年组、老年组低纤维素饮食、进食量减少、滥用泻剂的比例较青年组显著增加(P0.05),饮食不规律、长时间抑制便意、排便不专注、工作/生活压力大的比例较青年组显著减少(P0.05)。器质性CC病因中,中年组、老年组结直肠息肉/肿瘤、伴随疾病、长期服用药物的比例较青年组显著增加(P0.05)。中年组、老年组女性发生焦虑和抑郁的比例较青年组显著增加(P0.05),三组男性患者发生焦虑和抑郁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年CC患者需注意饮食习惯、排便习惯、生活/工作压力,中老年CC患者需注意结直肠息肉或肿瘤以及可引起CC的伴随疾病、药物性因素等,中老年女性CC患者需注意焦虑和抑郁等精神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