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8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25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01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78篇
预防医学   19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30篇
  2篇
中国医学   1248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247篇
  2007年   175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陈婷 《北京中医》2004,23(4):242-244
滑寿 ,元代著名医学家。一生治学严谨 ,学识渊博 ,精究《内经》、《难经》、《伤寒论》 ,旁通诸家 ,著述颇丰。曾经类分《素问》 ,撰《读素问钞》 ;溯本求源 ,著《难经本义》 ;名象脉理 ,述《诊家枢要》 ;考正经络 ,纂《十四经发挥》。  相似文献   
22.
脂肪肝的中医辨证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典籍中虽没有脂肪肝病名,但根据其发病特点和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认为本病可属于中医的“积证”、“积聚”、“胁痛”、“痰浊”、“肥气”、“臌胀”、“肝癖”等范畴。多数中医学者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是饮食不节,嗜食肥甘或饮酒无度,在内则责于脾失健运,肝失疏泄,湿热蕴积脾胃,痰浊(湿)内  相似文献   
23.
乾隆与甘薯     
在历代皇帝中,乾隆皇帝享年最高。他在晚年时曾患“老年性便秘”,太医们千方百计给他治疗,但总是不见效。一天,他散步来到御膳房,闻到一股焦香气味,十分诱人。乾隆问道:“什么东西如此之香?”正在吃烤红薯的一个小太监见是皇上,忙跪倒磕头道:“启禀万岁,这是红薯。”乾隆从太监手里接过一块烤红薯,吃后连声道“好吃,好吃”!从此,乾隆经常吃  相似文献   
24.
《湖南中医药导报》2004,10(10):69-69
省会长沙,东塘南侧,坐落着一所大型现代化综合性中医医院一湖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该院创建于1963年,经过历代中医附一人的不懈努力,医院事业不断发展,现已成为一所以医疗为中心,医、教、研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湖南省首家三级甲等中医院和全国省级示范中医院,成为湖南省中医医、教、研中心和龙头。  相似文献   
25.
血府逐瘀汤出自清代医家王清任所著《医林改错》,其后所列主治之证(症)达19种之多。近年来医家应用本方的范围不断扩大,笔者应用本方加减治病,每获良效,兹选几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6.
阐述了金元四大医家的学术思想 ,指出金元四大家之理论虽各有侧重点 ,但也不是一概偏重于某一方面。在通读原著时 ,应注意克服学术上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   
27.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方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见于《伤寒论》107条:“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关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临床报道屡见不鲜,古今中外医家对本方均有较深入的研究。笔者拟从临床文献的角度,对所收集的病案进行整理、统计与分析。收集1984年~2003年之间的现代期刊报道75篇,古今著作7篇,导师验案11例,以从中了解医家们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规律,掌握本方方证。  相似文献   
28.
祖国医学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通过历代医家的不断实践,深入探讨,精心研究。宏观推理己成为一套具有独特理论的中医药体系,在防病治病中取得了卓越成效。自30年代起,我国己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疾病,50年代己成为结合的高潮,疗效甚好。按照“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道理,把中西医学基础理论通过相互取长补短,取其精华,互相渗透,归纳融合为一体,形成新的中西医学人体生理病理体系,再指导临床实践,将更有利于中西医结合的进步与发展。为早日取得中西医学基础理论的结合,将中医之气与西医循环系统的功能归纳简述,以求两者的统一。  相似文献   
29.
陈婷 《北京中医药》2005,24(5):303-305
<难经>是中医四部经典之一.元·滑寿"考之<枢>、<素>,以探其原;达之仲景、叔和,以绎其绪;凡诸说之善者,亦旁(鬼)而博致之"[1]撰成<难经本义>.该书是注释<难经>诸书中一部承前启后之作,成书以后,流传甚广,刊本众多.<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共收载该书现存版本22种.本文通过考查历代史志、书目著录,并结合现存版本分析,将其主要版本归纳为3个系统:吕复校正本、薛己校刻本、吴勉学校刻本.  相似文献   
30.
藿香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分析及其化学生态型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藿香是一味常用中药,为唇形科植物霍香Agastacherugosa(Fisch.etMey.)O.Küntze的地上部分,广布全国各地。藿香味辛、性微温,有芳香化湿和中、祛暑解表之功效[1],被历代医家视为暑湿时令之要药。藿香植物由于具有怡人的清爽甘甜香气,作为天然香料植物亦受到国内外香精香料研究工作者的重视。国外对藿香属植物挥发油成分的研究较多。Charles等[2]分析报道了美国农业部NorthCentral RegionalPlantIntroductionStation内栽培种植的4种藿香植物,以及这4种藿香作为母本与A.foenicu-lum杂交F1代植物的挥发油成分组成,其中胡椒酚甲醚为主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