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9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25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02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87篇
预防医学   19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30篇
  2篇
中国医学   1249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245篇
  2007年   175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张玉国  张堃 《中医杂志》2008,49(11):1047-1047
答:中药疗效如何,一方面决定于辨证辨病是否准确,另一方面还取决于中药剂量是否适当.清代名医王清任曰:"药味要紧,分量更要紧."中医过去有句话叫"中医不传之秘就在药量上."可见古今医家对方剂的药量是非常重视的.药量包括药味的多少及剂量的轻重,其对治疗作用的大小,临床疗效的优劣至关量要.  相似文献   
132.
通过对历代106位名医传记的考察,其从医动因基本可归为自身原因和家庭原因两大类别,其中又可根据其各自具体的情况划分为6种和3种类型。同时,发现不少医家从医受到了当时社会风气和文化思想的深刻影响。历代名医从医动因中浓厚的兴趣、强烈的动机和坚定的态度,以及传统社会思想文化的影响,对其日后成才均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这对反思当今医学人才的教育培养也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3.
逍遥散方出自《太平惠明和剂局方》,由甘草、当归、茯苓、芍药、白术、柴胡、薄荷、生姜组成。历代医家对其进行了大量的阐发和推广应用,此方自创立以来,由于疗效确切,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治疗范围包括精神、神经、消化、呼吸、内分泌、泌尿、妇科、儿科、眼科、男科等多个系统。  相似文献   
134.
赵民生 《药物与人》2006,19(3):66-66
玉屏风散是中医扶正固表的经典名方,由我国元代医家危亦林创制。方剂由黄芪、白术、防风组成,功能为益气固表止汗。黄芪是健脾补气药的代表,于内,可大补脾肺之气;于外,可固表止汗,特别适合于治疗肌表卫气不固导致的体虚盗汗,是方中的主打药物;白术则能健脾益气,帮助黄芪加强益气固表的功能,为辅药;防风异名叫“屏风”,可以解表祛风。三药合用,托里固表,玄府闭合有度,帮能治疗表虚之自汗。  相似文献   
135.
调理脾胃——儿科论治之精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建平 《临床医药实践》2006,15(12):936-937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它对于小儿的生长发育和疾病的防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历代医家所重视。本文就脾胃在人体的重要作用、小儿脾胃的特点以及调理脾胃在儿科常见疾病中的重要作用等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36.
川芎茶调散是我国古代茶方制剂中最知名的方剂之一,也是中医治疗头痛,应用最广泛、最著名的方剂之一。最早见于宋代,因其方药平和,副作用少,疗效显著、可靠,而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后世治疗风热头痛的茶调散、川芎茶、菊花茶调散等方剂都是从川芎茶调散化裁而来。现在,本方被制  相似文献   
137.
生蒲黄治疗阴道出血不止6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阴道出血不止是妇科疾病的常见症状,可见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肿瘤、炎症等多种原因,中药治疗往往采用补气、凉血、止血等方法.历代医家认为生蒲黄具有活血行血之效,止血须炒,活血用生,然而笔者经长期临床实践证明,重用生蒲黄治疗阴道流血不止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8.
1 历代医家综论脾阴虚 有关脾阴虚论述,最早见于《内经》如 《灵枢·五邪篇》说:“邪在脾胃,则病肌肉 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即 是针对胃阳有余,脾阴不足而言,但《内 经》对脾阴虚的治疗和方药均未涉及。开 创脾阴虚证治方药先河当首推,汉·张仲 景,《金匮要略》言:“脾中风者.翕翕发热,  相似文献   
139.
现存中医典籍里,是<难经>首先较系统地记载了命门学说.而<黄庭经>是道教经典中最早而详细地论述"命门"的著作.通常所说的<黄庭经>,包括"内景经"和"外景经"两部分,其中直接提到"命门"者有7处,如果加上类似的说法如"生门"、"阳(明)门"等(按唐代两位著名的<黄庭经>注家务成子和梁丘子的解释,这两者都与"命门"同义),则涉及"命门"的论述达11处.明代三位阐发命门学说的著名医家孙一奎、张介宾和赵献可,不约而同地说,他们对命门的阐释均受到<黄庭经>的影响[1~3].<黄庭经>的成书年代大约在魏晋(220~334年)之间,与<难经>的成书年代(东汉即25~220年以前)非常靠近.因此,比较上述医道两家经典对命门论述的异同,对理解命门学说的源流及其对中医学术的影响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40.
零子 《现代养生》2005,(6):43-43
自古以来,性养生技术(尤其是核心内容)历代口耳相传,不著文字,从未真正意义上普及过,正如东晋养生家葛洪所说:“此法乃真人口口相传,本不书也”。历代真正能得到绝密传承者寥若晨星。这在给性学研究者留下无限想象和创新空间的同时,难免鱼龙混杂。哲龙先生在华藏、华虚密传《易精经》的基础上,抓住了肾和性腺这个生命命脉,结合现代科学(如生理学、解剖学、内分泌学、运动力学等)进行研究与实践,历时数载,创造性地总结了延绵五千年的性养生学,编撰了一部简明实用性理养生教程──《性的超越》,科学、全面、系统地演绎了中国人的性智慧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