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8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25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01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78篇
预防医学   19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30篇
  2篇
中国医学   1248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247篇
  2007年   175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中风之名首见于《内经》,而后历代医家文献对本病的论述颇详,诸方书将其列为首论,以其为人之大病,动关生死。在《内经》、《金匮要略》、《医方类聚》、《丹溪心法》等著作中都对中风病的病因病机,脉证方药及后遗症的治疗都有很详细完整的论述,卷帙繁多,内容丰富为后人论治中风起到了奠基作用,被后世广泛应用,现就个人心得试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2.
体表之邪能通过发汗、疏表、解肌等手段而得以祛除,使肌体营卫调和、气血畅行的治疗方法,谓之汗法。汗法为八法之首,为历代医家所重视。早在《内经》记载“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然因病邪有异、兼夹不同、体质悬殊,虽属表证,但有表虚、表实、兼饮、兼热之辨,故临证之际,不可因区区表证而忽视之。  相似文献   
103.
右归丸与左归丸均出自明代医家张景岳的《景岳全书》.张景岳根据《内经》"阴阳互根"、"阴阳互济"的理论,提出了"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这一治疗肾阳虚或肾阴虚的基本法则.右归丸与左归丸便是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04.
甘麦大枣汤     
甘麦大枣汤是汉代医家张仲景治疗"脏躁"病的专用方剂.两千年后的今天,本方仍是中医治疗"脏躁"常用的方剂之一,多以此为基础进行加减应用.后世医家在临床实践中扩大了本方的治疗应用范围,凡神不守合、情志抑郁属于心血不足,心失所养者,都可以以本方为基础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105.
唐彦  李宜瑞 《北京中医药》2007,26(6):344-345
情志是重要致病因素之一,在小儿也不例外,相对成人虽情志致病在儿科较少,但并非如吴鞠通所言"小儿无七情六欲之伤".笔者在研习明代著名医家万全学术思想的过程中,发现在历代众多儿科名家中,他是较早关注小儿精神卫生的医家,著作中不乏相关的论述.经系统整理,现总结其有关小儿心身医学的观点如下.  相似文献   
106.
<续名医类案>中反映古代医家的时间医学观主要表现在根据时阃节律(运气理论、季节节律、昼夜节律、疾病发作的时间固定性)诊断疾病、根据因时制宜原则(四季节律、昼夜节律)治疗疾病、根据时间节律判断预后等几方面.  相似文献   
107.
归经的概念,虽遍见于历代本草著作,但尚无统一的确切定义,而且众医家对其概念理解各持己见。现代学者对其理解亦有所差异。如凌一揆在《中药学》中指出:“归经就是药物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郭兰忠㈦认为:“归经,是指某种药物对机体某些脏腑经络的选择性作用,即主要对某经(脏腑及其经络)或数经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它经作用较小或没有作用。”高晓山指出,归经应包含着趋向和归属两个涵义。归经的“归”,主要指药物作用所及或药物效应的定向、定位:归经的“经”则不是单纯的经络、经脉之意,而是以经络、脏腑等脏象学说为基础形成的,带有药性理论特色的方向,是空间和功能的综合。其共同之处在于均指出了中药的归经具有选择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8.
陈洁 《家庭用药》2008,(9):30-30
逍遥丸是逍遥散的中成药制剂。逍遥散最早见于八百多年前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一书。这书是由宋太医局编写的成药处方汇总。经过数十年陆续增补,流传下许多名方,如至宝丹、牛黄清心丸、苏合香丸、紫雪丹、四物汤和逍遥散等。对后世医家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09.
肺胀理论发展源远流长,其过程呈较明确的阶段性.第一阶段为两汉时期,该阶段对肺胀的病因病机、证候分类、治法和方药均有初步认识,后世治疗本病的常用良法效方即源于此.第二阶段为晋隋唐时期,该阶段医家在认识到肺胀属于本虚标实之病的基础上,开始探讨针灸、气功治疗肺胀.第三阶段为宋元时期,在此阶段对肺胀的认识不断充实和发展,各医家从多方面探讨肺胀证治理论.第四阶段为明清时期,各医家从肺胀的病因病理、临床证候、辨证论治等方面进一步补充完善对肺胀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0.
灸法治病在《内经》中早已提出,并认为它与针剌治疗一样重要,而且往往能弥补针刺治疗的不足。古代医家有丰富的灸法壮阳补虚的成功经验,其中最重视神阙灸治的应用。该穴为人之生命根蒂,灸之可温阳散寒、温经逐痹、行气活血、祛温通络、回阳固脱、扶阳培元,从而起到疏通经络、调达脏腑、扶正驱邪、调整阴阳、防衰延年的作用。另外,灸神阙在诸多保健疗法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正以其简便易行、成本低廉的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笔者现就近年来神阙灸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总结回顾,并对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