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65篇
  免费   196篇
  国内免费   47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31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702篇
内科学   175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67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1143篇
预防医学   3396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460篇
  1篇
中国医学   123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202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253篇
  2011年   324篇
  2010年   361篇
  2009年   361篇
  2008年   434篇
  2007年   476篇
  2006年   394篇
  2005年   302篇
  2004年   292篇
  2003年   218篇
  2002年   175篇
  2001年   223篇
  2000年   156篇
  1999年   162篇
  1998年   160篇
  1997年   130篇
  1996年   113篇
  1995年   129篇
  1994年   122篇
  1993年   128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0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进一步促进分级诊疗, 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国家开始建设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以下简称医共体)。当前, 我国紧密型医共体发展尚存在4方面问题, 即服务体系构建欠完善、基本体制机制不健全、供给能力质量未达标以及核心保障制度不完备。为解决现存问题, 作者选择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和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作为典型案例, 总结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先进试点地区经验, 提出未来我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应落足于构建"单核多层"体系, 从协同管理、实务操作、制度建设、基础保障和多方监督5个层面出发, 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供给能力, 最终实现分级诊疗与健康中国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调查上海市中小学校卫生保健机构设置和卫生保健人员配备情况,了解卫生保健人员自身能力提升的需求,为加强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水平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在2020年4—8月对上海市所有中小学校进行普查。问卷内容涵盖卫生保健机构设置、学校卫生保健人员配备情况和卫生保健人员对自身能力提升的需求。运用χ2检验比较不同学段、不同城郊地区学校在卫生保健室设置和人员配备符合率方面的差异。  结果  2020年上海市中小学校(含分部和分校等)共有1 847所,学校卫生保健机构的配备率达100%。全市仅有51.4%的中小学校按在校学生数不低于600∶1的比例配备了学校卫生保健人员,市区学校的人员配备符合率(59.3%)高于郊区学校(4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27,P < 0.01)。所有学校卫生保健人员都认为目前能接受到的能力提升机会较少,需要卫生机构提供能力提升的指导服务。  结论  上海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配备情况好,但人员空缺较大,且现有人员对自身能力提升的需求非常强烈。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索构建儿童伤害预防家庭监护评估能力指标并确定指标权重,为针对家长进行儿童伤害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邀请中国24位伤害预防、儿童保健等领域专家参与德尔菲专家咨询,根据咨询结果筛选并确定最终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一、二级指标权重。  结果  最终构建的评估指标体系由0,1~2,3~5,6~11和12~17岁5个分量表构成,每个分量表都包括4个一级指标和11个二级指标。层次分析法得到一级指标权重:“环境”为0.28,“产品”为0.16,“行为与技能”为0.31,“心理”为0.25。“环境”“产品”和“行为与技能”对应二级指标中权重最高的均是“水域”;“心理”对应的5个二级指标权重排前3位的是“家庭氛围”“教养方式”和“情绪管理”,权重都在0.2以上。  结论  经专家咨询构建的儿童伤害预防家庭监护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内容完整,且家长的监护行为与技能是伤害预防监护的评估重点。  相似文献   
104.
丑旧寅新宏图展,牛归虎跃春意浓。2022,新年的画卷徐徐展开,本刊编辑部向拼搏奋斗在基层卫生健康一线的卫生工作者致敬!向风雨同舟、关心支持《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发展的各级领导、广大读者和作者致以新年的祝福和衷心的感谢!岁月不居,时节如流。2021年,"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与护理促进在社区妇女卫生保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2月于我服务中心进行卫生保健的社区妇女180例为研究对象,按填表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与护理促进干预措施,观察两组妇女卫生保健护理依从性、护理效果及卫生保健健康知识知晓度。结果观察组妇女的护理依从性、护理有效率及卫生保健健康知识知晓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社区妇女实施健康教育与护理促进干预措施,可提高社区妇女护理依从性及护理效果,提高社区妇女卫生保健意识及健康知识认知水平,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分析海口市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情况,为提出针对性的防制建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分析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收集的2014—2019年海口市4个区所有二级以上具临床诊断能力医疗机构报备的新生儿出生缺陷监测资料。结果 2014—2019年海口市4区新生儿出生总数为188 186名,2014年25 587名,2015为28 145名,2016年为29 206名,2017年为32 428名,2018年为34 554名,2019年为38 266名,新生儿出生人数逐年上升。生儿缺陷共1 985例,年均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0.55‰。2014—2019分别为11.73‰、11.19‰、10.51‰、10.64‰、10.59‰、9.20‰,整体呈下降趋势。城市新生儿缺陷发生率(11.39‰)高于乡镇(9.61‰),男婴(13.22‰)高于女婴(10.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产妇年龄不同所分娩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要出生缺陷类别前10位病种分别为先天性心脏病、唇裂或腭裂、多指(趾)或并指(趾)、外耳道畸形、马蹄内翻足、先天性脑积水、唐氏综合症、小耳(不包括无耳)、肢体短缩、直肠肛门闭锁或狭窄,占全部出生缺陷的83.13%。结论 海口市近来年出生缺陷发生率呈下降趋势,但发生率仍较高,应从积极治理环境、加强健康教育、加强病因研究、提升医疗机构诊断水平及护理服务质量等方面降低海口市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7.
为了解我校教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携带情况及HBsAg阳性与谷丙转氨酶 (ALT)增高的关系 ,以便及时提供预防保健依据。现将我校 2 0 0 1年6月 ,教工体检中有关HBsAg和ALT检测结果 ,进行整理分析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我校在编教工总人数 2 10 7人 ,参加本次检查的实际人数 15 86人 ,其中男性 897人 ,女性 6 89人。1 2 方 法 应用上海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HBV免疫诊断试剂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 ,采用ELISA法 ,测定HBsAg。采用贝克曼公司生产的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AL…  相似文献   
108.
《中国全科医学》2001,4(5):I002-I002
澳大利亚的公共卫生事业是两种体制的结合:即私人开业医生提供初级和专门性的保健服务,公立 (由国家管理 )医院和私立医院系统则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目前澳大利亚还在发展更多样化的医疗保健和社区卫生保健服务,其中包括医疗保健站和家庭保健服务。全国性的妇女保健计划以及防治乳腺癌和子宫颈癌项目的费用由各州和地区政府共同负担。 澳大利亚全国卫生保险计划,即医疗保健计划的目的是使澳大利亚居民住院 (自费病人除外 )、治疗和验光检查都得到保证, 1984年 2月开始实施,部分经费来自对应纳税收入征收 1.4%,低收入者酌情减免。根…  相似文献   
109.
论述了地段医院转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后的工作思路:适应形势,转变观念,将工作重点放在加快硬件建设,强化人才培养,进行科室重组。同时还要合理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点积极开设家庭病床,实行上门服务,推广户籍医生制度,逐步建立家庭健康基础档案。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评估上海市《闵行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实施1年后家长对学生用眼卫生健康服务的态度,为优化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进行样本选择,最终完成20 176份有效学生家长问卷,进行对学生眼卫生健康服务态度评估。  结果  家长对学生用眼卫生健康服务满意率前3位分别是定点医疗机构提供的服务6 849名(84.65%)、提供视力筛查结果反馈方式16 915名(83.84%)、定点医疗机构检查流程6 704名(82.91%)。认为需要改善的环节前3位分别是用眼行为和用眼环境干预8 476名(42.01%)、家长告知7 850名(38.91%)、定期随访管理7 222名(33.67%)。不同学段、既往眼部疾病诊断史对学生用眼卫生服务的满意率和改善环节需求有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结论  干预实施1年后,家长对学生用眼卫生健康服务整体较满意,不同特征学生家长对卫生健康服务需求有所侧重,建议进一步提供精细化、个性化的用眼卫生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