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0354篇 |
免费 | 1837篇 |
国内免费 | 175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42篇 |
儿科学 | 556篇 |
妇产科学 | 409篇 |
基础医学 | 5167篇 |
口腔科学 | 163篇 |
临床医学 | 9045篇 |
内科学 | 5939篇 |
皮肤病学 | 1007篇 |
神经病学 | 936篇 |
特种医学 | 985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66篇 |
外科学 | 1388篇 |
综合类 | 14337篇 |
预防医学 | 6454篇 |
眼科学 | 275篇 |
药学 | 4635篇 |
66篇 | |
中国医学 | 1319篇 |
肿瘤学 | 105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479篇 |
2023年 | 909篇 |
2022年 | 1183篇 |
2021年 | 1690篇 |
2020年 | 1323篇 |
2019年 | 936篇 |
2018年 | 454篇 |
2017年 | 785篇 |
2016年 | 979篇 |
2015年 | 1112篇 |
2014年 | 1778篇 |
2013年 | 1879篇 |
2012年 | 2515篇 |
2011年 | 2712篇 |
2010年 | 2613篇 |
2009年 | 2514篇 |
2008年 | 2867篇 |
2007年 | 2646篇 |
2006年 | 2646篇 |
2005年 | 2740篇 |
2004年 | 2434篇 |
2003年 | 2203篇 |
2002年 | 1776篇 |
2001年 | 1728篇 |
2000年 | 1420篇 |
1999年 | 1203篇 |
1998年 | 1077篇 |
1997年 | 1130篇 |
1996年 | 941篇 |
1995年 | 945篇 |
1994年 | 934篇 |
1993年 | 720篇 |
1992年 | 663篇 |
1991年 | 567篇 |
1990年 | 547篇 |
1989年 | 475篇 |
1988年 | 168篇 |
1987年 | 110篇 |
1986年 | 78篇 |
1985年 | 50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测定抗内耳自身抗体,以研究低频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与内耳免疫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临床详细询问病史、纯音测听、声导抗测试及ABR测试,选择低频感音神经性聋患者30例做为研究对象。以豚鼠内耳石蜡切片作为抗原,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抗内耳抗体。结果 30例患者中有26例血清中抗内耳抗体阳性,阳性率为86.67%,P<0.01有极显著性差异;低频感音神经性聋在青少年组(≤25岁)和女性组呈高发,阳性率均为63.33%(19/30),P<0.05有显著性差异;低频感音神经性聋多为双侧耳聋,少数为单侧耳聋,双侧耳聋阳性率为86.67%(26/30),P<0.01有极显著性差异。结论 自身免疫反应参与了低频感音神经性聋的发病过程;低频感音神经聋与年龄和性别有关;低频感音神经性聋发病多为双侧聋;同时检测患者血清ⅠgM和ⅠgG内耳抗体,可协助诊断。 相似文献
992.
993.
目的:回顾性分析丙基硫氧嘧啶(PTU)相关ANCA血管炎伴肾脏损害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转归.方法:因Graves病或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服用PTU后出现血清ANCA阳性伴肾脏损害患者12例[女性11例,男性1例,平均年龄(32.4±13.8)岁],均行肾活检病理检查和随访.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转归. 结果:12例患者服用PTU 2~264月(中位时间42月),肾脏病程(11.5±20.1)月,ANCA类型均为P-ANCA,其中11例为MPO-ANCA阳性,1例MPO-/PR3-ANCA双阳性.临床均表现血尿(其中5例肉眼血尿)及蛋白尿[(1.9±1.6g/24h)],7例(58.3%)存在肾功能不全[SCr(282.88±335.92)μmol/L],其中3例人院时即需要肾脏替代治疗.肾活检病理10例为寡免疫复合物节段坏死性肾炎伴新月体形成,2例为节段坏死性肾炎伴膜性病变.治疗上均停用PTU并接受免疫抑制治疗,随访3-60月(中位时间19月),1例进入终末期肾衰,1例SCr倍增,2例转为慢性肾功能不全,8例完全缓解(肾功能正常,尿检阴性).血清ANCA 2例转阴,9例滴度下降,1例无变化.3例肾血管炎复发伴血清ANCA滴度升高. 结论:本组PTU相关血管炎肾功能损害严重,病理改变除与ANCA相关的肾血管炎外,还合并膜性病变,预后不佳,停用PTU后ANCA持续阳性且滴度升高与复发相关,表明对ANCA水平升高者需维持免疫抑制治疗. 相似文献
994.
ELISA弓形虫IgG抗体试剂盒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弓形虫病 (Toxoplasmosis)是一种人兽共患的寄生虫病。病原体为弓形虫 (Toxoplasmagondii) ,属球虫类原虫 ,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人和动物普遍易感。许多欧美国家的血清试验阳性率达 2 5~ 50 %。我国自 1 980年以来 ,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人和动物弓形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所调查地区均发现弓形虫感染 ,说明我国弓形虫感染和弓形虫病分布十分广泛 ,人体感染弓形虫后 ,体内最先产生的是循环抗原 (CAg) ,最早出现的抗体是IgM抗体 (病期的 7~ 8天 ) ,它是早期弓形虫感染诊断的主要指标 ,随后出现IgA抗体… 相似文献
995.
目的了解安康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为实现消除麻疹目标提出科学防控措施.方法在安康市每一个县(区)随机抽取1个乡镇作为监测点,将人群分为7个年龄组,每个年龄组调查30人,共计划调查采样2100人,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抗体.结果共检测合格血清标本2107份,人群麻疹IgG抗体阳性1789人,阳性率为85%,不同免疫史、不同年龄、以及不同县(区)麻疹抗体水平之间差异均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康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不高,应切实做好麻疹疫苗预防接种工作,并提高冷链运转质量和基层防保人员预防接种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996.
与冷冻及激光光凝治疗比较,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可减少对视网膜解剖结构的破坏,促使周边视网膜继续血管化,降低视网膜脱离、视野缺损及高度近视的发生。在ROP 1区病变及屈光间质混浊等激光光凝难以施行的患眼中有其独特优势。选择合理的药物和剂量,掌握最佳治疗时间,注意避免局部并发症及全身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对进一步提高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ROP的应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7.
目的:研究男性不育患者精子浓度与精子DNA单双链损伤的关系,探讨少精症的发生机制。方法:研究对象为120例男性不育患者,年龄25~40岁之间,根据世界卫生标准进行精液常规检测分析精子的浓度、活力等,利用双尾彗星试验分析精子DNA单双链损伤指数。结果:120例男性不育患者根据精子浓度分为三个研究组,即组1(精子浓度10×10~6m L~(-1))、组2(精子浓度20×10~6m L~(-1))和组3(精子浓度20×10~6m L~(-1)),每组40例。三组之间年龄、精子活力及精子畸形率没有统计学差异;组1精子DNA损伤指数(DFI)为(59.48±15.21)%,单链损伤指数(SSB-DFI)为(25.86±11.86)%,SSB占所有损伤精子的比率(SSB-DFI/DFI)为(43.31±13.72)%,双链损伤指数(DSB-DFI)为(31.93±10.21)%,DSB占所有损伤精子的比率(DSB-DFI/DFI)为(53.85±10.27)%;组2精子DNA损伤指数(DFI)为(34.02±1.77)%,单链损伤指数(SSB-DFI)为(26.71±3.45)%,SSB占所有损伤精子的比率(SSB-DFI/DFI)为(78.59±9.78)%,双链损伤指数(DSB-DFI)为(8.37±3.04)%,DSB占所有损伤精子的比率(DSB-DFI/DFI)为(21.40±9.79)%;组3精子DNA损伤指数(DFI)为(20.77±2.43)%,单链损伤指数(SSB-DFI)为(20.44±2.39)%,SSB占所有损伤精子的比率(SSB-DFI/DFI)为(98.44±2.87)%,双链损伤指数(DSB-DFI)为(1.32±0.61)%,DSB占所有损伤精子的比率(DSB-DFI/DFI)为(1.55±2.87)%。三组间SSB-DFI无显著差异(P0.05),SSB-DFI/DFI在组1、组2和组3间随精子浓度升高而逐渐升高(P0.05),DSB-DFI随精子浓度升高而逐渐下降(P0.05),DSB-DFI/DFI随精子浓度升高而逐渐下降(P0.05)。精子SSB-DFI及SSB-DFI/DFI与其他精液常规参数均无相关关系(P0.05),精子DSB-DFI及DSB-DFI/DFI与精子浓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精子DSB-DFI和DSB-DFI/DFI水平越高,精子浓度就越低,精子DNA双链损伤可能是精子浓度低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998.
999.
梁静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8(5):884
如果受血者血浆中含有Rh抗体,在输入含相应抗原的血液后,将引起严重的溶血性输血反应,同时高效价的冷抗体可掩盖同种抗体存在,导致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困难.本院收治的1例骨折患者因多次输血产生抗E抗体伴并伴自身冷抗体而导致交叉配血不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00.
rasP21与P53在涎腺多形性腺瘤中表达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涎腺良、恶性多形性腺瘤中rasP21与P53癌基因在该瘤生物学行为中的作用,作者采用流式细胞术和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对rasP21与P53基因蛋白的表达量进行定量研究。结果发现,在良恶性多形性腺瘤中,rasP21表达率分别为78%和100%;P53表达率分别为81%和100%。正常腮腺组织不表达rasP21与P53。各组表达量之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实验结果表明,ras癌基因的激活与P53基因突变可能在多形性腺瘤的发生及恶变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