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82篇
  免费   337篇
  国内免费   101篇
耳鼻咽喉   55篇
儿科学   126篇
妇产科学   54篇
基础医学   217篇
口腔科学   21篇
临床医学   1197篇
内科学   1163篇
皮肤病学   90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26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篇
外科学   570篇
综合类   3171篇
预防医学   1471篇
眼科学   46篇
药学   1210篇
  15篇
中国医学   1767篇
肿瘤学   151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47篇
  2022年   192篇
  2021年   229篇
  2020年   169篇
  2019年   185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191篇
  2016年   225篇
  2015年   275篇
  2014年   529篇
  2013年   551篇
  2012年   658篇
  2011年   725篇
  2010年   627篇
  2009年   560篇
  2008年   717篇
  2007年   624篇
  2006年   615篇
  2005年   631篇
  2004年   527篇
  2003年   540篇
  2002年   421篇
  2001年   345篇
  2000年   245篇
  1999年   237篇
  1998年   181篇
  1997年   172篇
  1996年   158篇
  1995年   155篇
  1994年   128篇
  1993年   110篇
  1992年   94篇
  1991年   99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89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叶红 《医药论坛杂志》2012,(10):18-19,22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瘤的病理形态学特点。方法对8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瘤的病理形态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及复查,重新作出诊断。结果原诊断甲状腺腺瘤3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4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中12例伴有乳头状增生,6例伴有非典型增生。甲状腺瘤38例,其中滤泡性腺瘤32例,乳头性腺瘤2例,嗜酸性腺瘤2例,不典型腺瘤2例。复查后其中1例原诊断为乳头状腺瘤,诊断改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结论伴有腺瘤样增生结节、局部囊性变或乳头样增生的结节性甲状腺肿与多发性甲状腺瘤的鉴别有一定难度。把握住鉴别诊断可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992.
肠梗阻是腹部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引起肠梗阻的原因很多,较常见的原因有粘连性肠梗阻、肠扭转、肠套叠、嵌顿疝以及肿瘤造成的肠梗阻。肠梗阻的典型表现是腹痛、腹胀、呕吐、停止肛门排便、排气。非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是每一个肠梗阻病人必须首先采用的方法,部分单纯性肠梗阻病人,常可采用此法使症状完全解除而免于手术,对需要手术的病人,此法也是手术前必不可少的治疗措施。现将我院外科收治的97例非手术治疗梗阻病人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93.
联合微创手术治疗单纯大隐静脉曲张316例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位结扎、顺行内翻式全程剥脱联合电凝术在大隐静脉曲张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所有病例均采用大隐静脉主干高位结扎、顺行内翻式全程剥脱联合曲张属支静脉电凝术(部分严重团状静脉曲张联合点式剥脱术)治疗,术后给予抗血小板治疗半个月,循环驱动器辅助3d及配穿循序减压弹力袜3个月。结果:全组患者术中、术后均顺利,所有患者未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随访3个月~3年,仅1例术后1年于CockettⅡ交通支位置出现局部膨起,再次局麻下行交通支结扎并缝合该处深筋膜缺口后痊愈,其余病例无复发,且患肢不显瘢痕,达到美容效果。结论:高位结扎、顺行内翻式全程剥脱联合电凝术可适用于各种程度的大隐静脉曲张,且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手术,费用较低,便于在基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4.
卵巢甲状腺肿类癌伴皮样囊肿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卵巢甲状腺肿类癌有其独特的病理特征,我院接诊1例,现分析如下。 1病例资料 患者女,38岁,体检发现下腹包块20d入院。妇检:外阴婚产型,阴蒂无肥大,阴道通畅,宫颈光滑,子宫正常大小,中后位,子宫左侧触及约6cm×5.5cm×4.5cm大小包块,质硬。心、肺、肝、胆、脾、胰、双肾、胃、肠等均无阳性发现。B超检查:子宫左侧实性肿块,考虑卵巢来源。临床诊断:左侧卵巢肿瘤。行肿块切除,手术中见肿块边界清楚,予以剥除。  相似文献   
995.
患者 女,38岁,因体检发现双侧甲状腺肿大1个月于2008年4月入院。患者在入院前健康体检时发现双侧甲状腺肿大,无发热,无颈部疼痛,无呼吸困难,无多饮多尿。既往体健,无不良嗜好,月经规律。查体:一般情况可,全身皮肤未见异常,未触及浅表淋巴结肿大,左、右侧甲状腺分别可及4cm×3cm、1cm×1cm的结节,质地中等,表面光滑,无压痛及波动感,界限清楚,活动度好,随吞咽上下移动,气管无偏移,心脏、肺脏及腹部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996.
王春荣  蔡兰珠  陈蒙 《海南医学》2009,20(2):116-117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切除术前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7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方法。结果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未发生与护理有关的并发症。结论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加强术后病情观察及康复指导,可有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97.
随着B超及CT等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肾囊肿的诊断率也随之提高。临床上对于4cm以下的单纯性肾囊肿多不作处理,对于4cm以上或有并发症的肾囊肿既往多采用经皮囊肿穿刺注射硬化剂或开放性囊肿去顶术治疗。90年代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正成为肾囊肿治疗的主要方法,该方法损伤小、手术彻底、不易复发,效果较满意,术后基本无复发或仅极个别复发。  相似文献   
998.
陈国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9):1141-1143
目的:探讨甲状腺腺瘤及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超声声像图特征,以提高2种疾病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对比分析45例甲状腺腺瘤和5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声像图特点,并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两组均见结节,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结节以多发常见(32例,64.0%),无明显包膜。甲状腺腺结节以单发为主(29例,64.4%);两组结节周围组织回声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谱勒血液显像示:两组结节周边及内部血流信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提高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的鉴别诊断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研究不同碘摄入量人群非毒性甲状腺肿(甲肿)和非毒性甲状腺结节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影响其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因素.方法 2004年对盘山(长期轻度碘缺乏)、彰武(碘缺乏基础上补碘至碘超足量)和黄骅(长期碘过量)社区于1999年参加本课题组流行病学研究并进行甲状腺B超检查的人群(3 385人)进行甲状腺疾病的随访调查.结果 (1)盘山、彰武和黄骅社区弥漫型甲肿的累积发病率分别为7.1%、4.4%和6.9%,盘山和黄骅均显著高于彰武(均P<0.01);结节型甲肿的累积发病率分别为5,0%、2.4%和0.8%,盘山的发病率最高(P<0.01).(2)三社区甲状腺单发结节的累积发病率分别为4.0%、5.7%和5.6%,多发结节的累积发病率分别为0.4%、1.2%和1.0%.(3)基础碘缺乏、碘过量、甲状腺自身抗体(thyroid autoantibody,TAA)阳性是甲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4)彰武初访时TAA阳性人群非毒性甲肿的发生率显著高于TAA阴性人群(P<0.01),盘山和黄骅无显著差异.(5)三社区非毒性弥漫型甲肿维持人群和黄骅非毒性结节型甲肿维持人群随访前后TAA阳性率均高于同社区正常人群(P<0.05).结论 碘缺乏和碘过量均有可能使甲肿的发病率增加.碘缺乏社区结节型甲肿高发,弥漫型甲肿是碘过量社区甲肿发牛的主要形式.甲状腺自身免疫与甲肿的发生和维持相关,这种相关性在历史上为碘缺乏而后过度补碘的社区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00.
Pure red cell aplasia (PRCA) due to parvovirus B19 (PVB19) infectiori after solid organ transplantation has been rarely reported and most of the cases were renal transplant recipients, Few have been described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Moreover, little information on the management of this easily recurring disease is available at present. We describe the first case of a Chinese liver transplant recipient with PVB19-induced PRCA during immunosuppressive therapy. The patient suffered from progressive anemia with the lowest hemoglobin level of 21 g/L. Bone marrow biopsy showed selectively inhibited erythropoiesis with giant pronormoblasts. Detection of PVB19-DNA in serum with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revealed a high level of viral load. After 2 courses of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IVIG) therapy, bone marrow erythropoiesis recovered with his hemoglobin level increased to 123 g/L. He had a lowlevel PVB19 load for a 5-too follow-up period without recurrence of PRCA, and finally the virus was cleared. Our case indicates that clearance of PVB19 by IVIG in transplant recipients might be delayed after recovery of anemi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