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90篇
  免费   265篇
  国内免费   498篇
耳鼻咽喉   25篇
儿科学   60篇
妇产科学   69篇
基础医学   2398篇
口腔科学   90篇
临床医学   882篇
内科学   906篇
皮肤病学   76篇
神经病学   51篇
特种医学   31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0篇
外科学   337篇
综合类   2634篇
预防医学   329篇
眼科学   82篇
药学   1015篇
  4篇
中国医学   87篇
肿瘤学   678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251篇
  2011年   285篇
  2010年   271篇
  2009年   293篇
  2008年   366篇
  2007年   379篇
  2006年   341篇
  2005年   425篇
  2004年   350篇
  2003年   364篇
  2002年   322篇
  2001年   342篇
  2000年   400篇
  1999年   323篇
  1998年   306篇
  1997年   389篇
  1996年   417篇
  1995年   477篇
  1994年   457篇
  1993年   396篇
  1992年   401篇
  1991年   452篇
  1990年   452篇
  1989年   460篇
  1988年   103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43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31.
用快速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囊虫病人血清中的循环抗原,其阳性率为67.5%;正常人血有的假阳性率为5.33%;包虫、肝吸虫和弓形虫病人血清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6.9%、7.5%和12.5%。结果表明.该法与常规双抗体夹心ELISA相比具有较为敏感、快速、稳定和节省血清、试剂用量的优点,但其特异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用快速双抗体夹心ELISA和间接型ELISA检测第1至10疗程囊虫病人血清中的循环抗原和抗体,表明检测循环抗原考核囊虫病人的治疗效果优于检测抗体  相似文献   
32.
抗血吸虫单克隆抗体应用于Dot-ELISA检测钉螺体内血吸虫抗原,并同时镜检作为对照,结果显示阳性钉螺72只,螺体内血吸虫抗原阳性率为95.80%。感染其他寄生虫钉螺8只,无感染钉螺270只均呈阴性反应。实验感染钉螺后,逐周取样30只,感染3周阳性钉螺体内血吸虫抗原的阳性检出率为70%,以及逐周提高,5周为83.33%,8周为96.67%,提示该法有早期鉴别阳性钉螺的效能。  相似文献   
33.
用抗血吸虫成虫抗原的多克隆抗体为捕捉抗体,抗虫卵抗原的单克隆抗体MG2为标记抗体的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血吸虫循环抗原。对慢性血吸虫病的阳性率为95.4%;检测正常人血清222份,11例假阳性,对17例肺吸虫病人和40例其他寄生虫病人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11.7%和2.5%;检测血吸虫病中度流行区人群622名和低感染区人群1099名,阳性率分别为22.5%和4.6%。对血吸虫病疗效考核的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34.
CD_3AK细胞腹腔输注治疗晚期卵巢癌性腹水的近期疗效观察孙黎飞,王颖,刘江,万琳,许刚(淄博市148医院)CD3AK细胞系由CD3单克隆抗体(CD3McAb)激活的杀伤细胞[1,2],是一种新型的抗肿瘤效应细胞。与传统的LAK细胞及肿瘤浸润的淋巴细?..  相似文献   
35.
从流产的人胎皮提纯的角蛋白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技术获得一株稳定分泌抗角蛋白单抗(命名为ⅢG1)的杂交瘤,其染色体数为90~98条,用ABC-ELISA法检测ⅢG1单抗亚类的IgG1。用人胚胎及正常成人多组织的免疫组化法显示皮肤基底细胞,肾近曲线小管和肠上皮呈阳性染色,同时检测部分肿瘤组织也呈阳性反应,表明ⅢG1针对抗原决定簇相对狭窄,可能是一株仅对低分子量角蛋白反应的单抗。对  相似文献   
36.
37.
38.
39.
目的:制备抗醛糖还原酶(AR)的单克隆抗体(mAb),并与本室制备的抗醛糖还原酶相似蛋白(ARL-1)mAb进行比较。方法:经RT-PCR获得AR基因,将基因插入pGEX-4T-1(His)6C中,构建重组质粒pGEX-4T-1(His)6C-AR,以重组质粒转化E.coliRosetta诱导表达GST-AR蛋白。以纯化的GST-AR蛋白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mAb。应用间接ELISA和Western blot方法对mAb进行筛选和鉴定。使用Clustalx和Antheprot软件,比较AR与ARL-1的同源性,表达GST-dAR[80~142氨基酸(aa)],与ARL-1差异较大;并分析AR的抗原性,表达GST-dA1(1~79aa)、GST-dA2(80~99aa)、GST-dA3(111~142aa)、GST-dA4(143~316aa)。利用AR全长及截短蛋白,采用Western blot分析制备的抗AR mAb识别AR抗原的部位。结果:获得3株稳定分泌抗AR mAb的杂交瘤细胞系ARB3、AR7B3G4和ARF10。3株抗GST-AR的mAb均为IgG1(κ型),腹水mAb效价为1∶4×105,细胞培养上清mAb效价为1∶1×104,3株mAb均可与胎盘组织中的AR蛋白起反应,而与GST-ARL-1和GST蛋白无交叉反应。它们分别为抗GST-dA1、GST-dA3和GST-dA4蛋白的mAb。结论:成功地制备了3株特异性抗AR mAb,可分别识别AR的1~79、111~142、143~316位氨基酸。将它们与抗ARL-1mAb联合应用,将有助于进一步研究AR与ARL-1蛋白的功能,并为深入探讨AR、ARL-1与相关疾病的关系及进行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一种高效便捷的99mTc CEA Fab标记化合物的研制方法。方法 采用 2 亚氨噻酚盐酸盐修饰CEA Fab ,通过GH转换 ,将99mTc标记在结肠癌单克隆抗体CEA Fab上。结果 已修饰抗体的标记率为 93.5 %,99mTc胶体含量为 2 .5 %,标记化合物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免疫活性。结论 成功地建立了结肠癌单抗片断CEA Fab的99mTc标记方法 ,该技术可以应用于其他抗体片段标记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