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44篇
  免费   853篇
  国内免费   1217篇
耳鼻咽喉   130篇
儿科学   115篇
妇产科学   93篇
基础医学   1186篇
口腔科学   437篇
临床医学   1495篇
内科学   1474篇
皮肤病学   119篇
神经病学   755篇
特种医学   56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篇
外科学   1349篇
综合类   5516篇
预防医学   492篇
眼科学   378篇
药学   1292篇
  4篇
中国医学   2519篇
肿瘤学   279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301篇
  2022年   270篇
  2021年   249篇
  2020年   215篇
  2019年   236篇
  2018年   154篇
  2017年   315篇
  2016年   426篇
  2015年   496篇
  2014年   533篇
  2013年   614篇
  2012年   920篇
  2011年   1091篇
  2010年   899篇
  2009年   914篇
  2008年   1088篇
  2007年   1001篇
  2006年   854篇
  2005年   940篇
  2004年   1137篇
  2003年   1089篇
  2002年   1028篇
  2001年   652篇
  2000年   558篇
  1999年   387篇
  1998年   332篇
  1997年   308篇
  1996年   239篇
  1995年   267篇
  1994年   160篇
  1993年   109篇
  1992年   83篇
  1991年   75篇
  1990年   81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renal syndrome,HFRs)是由汉坦病毒(Hatan virus)引起,以鼠为主要染源,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低血压、出血、肾功能损害为特征。本病分布广,发病多,病情重,病死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我国发病人数占世界总  相似文献   
62.
目的 观察移植静脉粥样化过程,探讨蛋白聚糖(PG)对粥样化改变的影响。 方法 建立兔移植静脉粥样化模型,阴离子蛋白层析柱分离移植静脉蛋白聚糖,定量分析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SPG)和硫酸软骨素-硫酸皮肤素蛋白聚糖(CSPG-DSPG)。 结果 普食组术后8周CSPG-DSPG含量较正常静脉明显增加(P<0.05),术后12~20周含量接近正常,术后20周电镜下见泡沫细胞;高脂组术后8~20周CSPG-DSPG含量较正常静脉明显增加(P<0.05),术后4周见泡沫细胞形成,术后20周血管壁出现无组织结构区域。各组HSPG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但占总PG比例下降。 结论 HSPG对移植静脉粥样化有一定的保护作用,CSPG-DSPG则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3.
施瑾  朱志俊  酆豫增  匡延平 《浙江医学》2002,24(11):659-661,703
目的:分析输卵管积液的形成及其化学成分,探讨输卵管积液对体外培养胚胎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建立输卵管积液动物模型,测定其成分;用不同浓度输卵管积液培养小鼠2-细胞胚胎,观察胚胎形态。结果:输卵管积认中K^ 、HCO3^-和表皮生长因子(EGF)含量明显低于输卵管液;pH值明显增高。输卵管积液组囊胚形成率和胚胎孵化率均明显低于输卵管液。结论:结扎兔输管两端能诱导输卵管积液形成;机械诱导的输卵管积液成分改变能影响早期胚胎的质量。  相似文献   
64.
目的 研究糖尿病大鼠早期。肾病的中西医造模方法。方法 利用单侧。肾切除合并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及高脂饮食的方法造成糖尿病早期。肾病(DN)模型及痰浊血瘀中医证候模型。应用自拟的具有祛痰化瘀功效的中药糖克煎剂于造模成功后灌胃治疗4周,以反证此中医证候模型是否成立。实验前后测定大鼠血糖、尿微量白蛋白(A1b),血脂、血流变、肾小球滤过率(用内生肌酐清除率表示)。结果 尿微量白蛋白在造模一周后即有明显排出,。肾小球滤过率、血脂及血流变也有改变。结论 利用单侧肾切除合并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及高脂饮食的方法,可以造成痰浊血瘀型糖尿病大鼠早期。肾病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65.
目的 对兔心肌缺血的模型制备方法进行改进 ,并探讨其在 MRI诊断研究中的价值。方法 分别采用高位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L AD)和同时低位结扎 L AD及左冠状动脉旋支 (L Cx)建立兔心肌梗塞模型 ,并在术后行 MRI检查 ,对取材后心肌标本行氯化三苯四氮唑 (TTC)及病理检查。结果  1L AD组 2 0 % (5 / 2 5 )发生心室颤动导致死亡 ,L AD +L Cx组无一例发生室颤死亡。 2 L AD组 EKG改变明显者占 5 6 % (14 / 2 5 ) ,其中 2 1.4 3% (3/14 )在即刻就有 EKG明显改变 ,并在 30分钟后恢复正常 ;EKG改变不明显者占 4 4 % (11/ 2 5 ) ;L AD +L Cx组 10 0 %有 EKG明显改变 ,且 30分钟后亦无明显恢复。 3L AD组心肌梗塞范围较小 ,并均限于左室前壁 ,室间隔前部损害 ;而 L AD+L Cx组心肌梗塞范围较大 ,且累及左室前壁及侧壁 ,无一例有室间隔前部损害。4 L AD组中有 30 % (6 / 2 0 )不能显示小灶缺血局部心肌运动降低 ,16 .6 7% (3/ 18)无法分辨早期小梗塞灶的 MRI信号变化 ;而 L AD+L Cx组均能显示缺血局部心肌运动降低及梗塞灶早期的 MRI信号变化。结论 低位结扎兔心 L AD+L Cx,手术死亡率低 ,EKG改变明显 ,梗塞面积较大 ,是 MRI研究中一种较理想的心肌缺血动物模型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66.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变性疾病,其主要是由于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坏死、凋亡,细胞数目减少,使黑质-纹状体通路多巴胺释放减少,患出现静止性震颤、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等一系列症状。目前已建立多种帕金森病动物模型,其中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致帕金森病小鼠模型是目前最常用的帕金森病动物模型之一,其许多行为学特征与帕金森病患临床表现类似,通过多种方法对其行为学特征进行检测,了解其行为学特征与生理病理的关系,将为帕金森病的病因病理研究提供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67.
大鼠脑出血模型制作技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脑出血动物模型制作及其意义 实验性脑出血动物模型的可行性、稳定性、标准性及其与人类脑出血的相似程度,关系到实验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是评价实验动物模型成功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68.
国内脊髓空洞症的动物模型多见于兔、犬等大中型动物。我们建立了一种非交通型脊髓空洞症的大鼠模型,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Sprague Dawley(SD)雄性大鼠23只,动物证号SCXK(沪)2003-0002,体重250~300g,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12只,自体血液注射组(B组)、生理盐水组(C组)和假手术组(D组)各3只,正常组(E组)2只。  相似文献   
69.
实验性肌炎动物模型制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实验性肌炎动物模型,研究特发性炎性肌病的发病机制。方法将50只健康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两组:模型组40只,对照组10只。兔骨骼肌制备肌匀浆。模型组用肌匀浆与弗氏完全佐剂完全乳化后皮下免疫注射1ml.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替代肌匀浆,每周免疫1次,连续免疫5次。前2周同时腹腔注射百日咳毒素1ml。分别于免疫注射后各周取大鼠的骨骼肌组织,观察其肌活检病理、免疫组织化学的改变,同时检测血清肌酶水平,并与人类炎性肌病比较。结果模型组肌酶升高与对照组间有显著差别。病理改变以骨骼肌多发性炎症为特点:横纹肌呈灶性分布的肌纤维变性、坏死,横纹消失;周围炎性细胞浸润;肌纤维粗细不等、染色不一。病理分级以2a级为主。单个核细胞浸润以CD8^+T细胞为主.主要定位于肌内膜。骨骼肌细胞膜上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Ⅰ类分子表达增加。结论用异种动物骨骼肌匀浆免疫大鼠可诱导出炎性肌病动物模型,与人类炎性肌病在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方面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70.
脑动静脉畸形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动静脉畸形(AVM)实验性动物模型建立是研究AVM必不可少的。建立脑AVM实验性动物模型最常用的动物是猪,目前主要有如下几种猪的脑AVM模型建立的方式:利用猪的自然奇网模式,颈动脉一颈内静脉瘘模式,奇网一海绵窦交通模式,利用导管形成AVM模型以及颈总动脉与颈外静脉端一端吻合模式。随着此项工作的不断完善,对脑AVM的病理生理、血流动力学的认识定会进一步提高,这将会更有力地有助于AVM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