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669篇
  免费   5004篇
  国内免费   1223篇
耳鼻咽喉   181篇
儿科学   334篇
妇产科学   1430篇
基础医学   4137篇
口腔科学   806篇
临床医学   29880篇
内科学   7206篇
皮肤病学   593篇
神经病学   797篇
特种医学   3107篇
外国民族医学   36篇
外科学   3823篇
综合类   44797篇
预防医学   65175篇
眼科学   243篇
药学   20798篇
  204篇
中国医学   11407篇
肿瘤学   942篇
  2024年   824篇
  2023年   3219篇
  2022年   3054篇
  2021年   3582篇
  2020年   3887篇
  2019年   3050篇
  2018年   1455篇
  2017年   2873篇
  2016年   3266篇
  2015年   3834篇
  2014年   11478篇
  2013年   11431篇
  2012年   14031篇
  2011年   15451篇
  2010年   15050篇
  2009年   13846篇
  2008年   15929篇
  2007年   13490篇
  2006年   11688篇
  2005年   10641篇
  2004年   8455篇
  2003年   6706篇
  2002年   4423篇
  2001年   3441篇
  2000年   2472篇
  1999年   1907篇
  1998年   1120篇
  1997年   1093篇
  1996年   887篇
  1995年   855篇
  1994年   844篇
  1993年   390篇
  1992年   311篇
  1991年   275篇
  1990年   214篇
  1989年   241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6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孙申君 《天津护理》2020,28(6):702-703
目的: 评价无缝隙护理对口腔正畸患者口腔健康的影响。方法: 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200例口腔正畸患者,按照双色球法将2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无缝隙护理。护理前后评估两组患者牙龈指数、牙菌斑指数和口腔健康状态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护理前的牙龈指数、牙菌斑指数、口腔健康状态(言语受限、疼痛、咀嚼、其他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14 d后、护理28 d后的牙龈指数、牙菌斑指数低于对照组,护理28 d后口腔健康状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缝隙护理可有效改善口腔正畸患者的牙龈指数与牙菌斑指数,可提高患者的口腔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2.
客观测量不同教材、不同类型体育课高中生的运动负荷,为有针对性地改善体育教学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抽取北京市西城区的一类、二类和三类高中各2所,每所高中随机抽取高一和高二学生各10名(男女各半),共纳入117名高中生(女生57名,男生60名).使用Polar Team 2心率表测试武术、投掷、跳高、篮球共4个项目的新授课、综合课和复习课的生理负荷,共采集到639人次有效数据.结果 在武术课和跳高课中,新授课中低于60% HRmax强度的运动时间显著高于综合课和复习课,而中高强度运动的时间少于复习课和综合课(P值均<0.05).学生在体育课用于低于60% HRmax强度的时间为9~ 34 min,平均值为24.6 min,占体育课总时间的54.7%;用于60% ~ 80% HRmax强度运动的时间为7~26 min,平均值为17.3 min,占体育课总时间的38.4%;进行80% HRmax以上强度运动的时间为0~ 20 min,平均值为3.5 min,占体育课总时间的6.9%.结论 体育课中的运动负荷无法达到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的.应加强对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将最新的运动科学理念方法运用于体育教学中,使学生在体育课中的收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93.
利用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国家食物与营养监测系统、卫生统计年鉴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等数据,分析过去几十年来中国妇幼营养与健康状况变迁及与全球的比较,以全面展示中国妇幼营养改善成果及可能的经验。结果表明中国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持续增加,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由1990年的33. 1%下降到2010年的9. 9%,消瘦率从2005年起下降到2. 5%以下的低水平,微量营养素缺乏不断降低。城市儿童的平均生长水平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接近西方发达国家同龄儿童的平均水平。中国妇幼人群营养改善得益于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政策的落实和干预项目的实施。  相似文献   
94.
河南省郏县姚庄乡的老人张学礼出生于1902年,今年已届118岁高龄,是远近闻名的“老寿星”。2019年1月3日至5日,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健康长寿分会经过现场调查,张学礼老人是我国罕有的110岁以上健康男性老人,被评为“中国健康长寿老人之最”。  相似文献   
95.
目的 :通过调查血透室护士的生活质量,探讨血透护士的健康价值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本研究45例血透室护士予以采取自制问卷调查,其中包括8个项目36个问题。计算每个项目的得分,其中躯体角色功能和情绪角色功能的问题仅回答是或否,其余问题的回答分4-5个等级,8个项目评分之和为综合评分,得分越高,所代表生活质量越好。结果:血透室护士的SF-36指数总评分低于平均(112.6±16.30),总分的平均得分低于60分,显示健康质量有所降低;结合血透护士工作环境,考虑影响其健康水平的因素有生物、化学、物理及心理因素,其中心理因素为主。结论:为提高血透室护士健康水平,除医院予工作环境相对改善外,护士还应该学会自我调节压力,多参与人际交流,这样不仅有利于自身健康水平,也是对患者负责的表现。  相似文献   
96.
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预防科就诊的4~7岁儿童40例,随机均分成研究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分组前告知所有患儿家长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组在护理人员口腔健康宣教后,让儿童扮演医生进行口腔检查和口腔卫生宣教;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患儿在治疗前刷牙后进行牙菌斑指数测定,半年后复诊再行测定。自制调查表,对患儿家属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半年后复诊发现研究组患儿牙菌斑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儿家长满意度提高(P<0.05)。因此认为,角色扮演法进行健康教育能显著改善儿童不良口腔卫生情况,使患儿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缓解儿童治疗时的恐惧心理。  相似文献   
97.
目的评价血液科白血病疾病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为白血病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白血病患者,总计60例。进行白血病患者随机分组护理,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0例白血病患者,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常规护理+健康教育,比较2组白血病患者的负性情绪、自我效能状况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护理依从率。结果试验组白血病患者干预后SAS、SDS、GSE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与护理依从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科白血病治疗期间配合落实常规护理、健康教育可以在提高患者自我效能的同时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符合患者身心护理需求,整体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8.
99.
目的:调查研究不同海拔高度官兵的亚健康状态。方法抽取4种海拔(1500、3700、5380、5390 m)的高原边防和后勤官兵共344名,进行康奈尔健康量表测评。测评结果建立数据库,用SPSS 17.0进行数据分析,测量相关数据的前后变化。结果数据结果显示不同海拔高度的官兵健康状况随海拔高度的变化存在差异,而高原边防和后勤官兵的整体健康状况差异不大。结论高原官兵要改善亚健康状态,应该从思想教育,心理调整和保障制度等多方面着手,切实保障官兵健康和提高部队战斗力。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成年人体内各矿物质含量在不同年龄及性别间的差异,为个体化矿物质补充及调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自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在北部战区总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健康体检者914例为研究对象。按年龄将研究对象分为6组:18~29岁组(n=18)、30~39岁组(n=95)、40~49岁组(n=295)、50~59岁组(n=311)、60~69岁组(n=171)及年龄≥70岁组(n=24)。分别对各组受检者体内总矿物质含量,血液中铜、铁、镁、锌、钙、钾、钠、氯浓度及骨密度T值、Z值进行测定,并分析比较其体内各矿物质含量在不同年龄、性别间的差异。结果不同性别间总矿物质含量、Z值、铁、镁、锌、钾、钠、氯的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同性别不同年龄组比较发现,总矿物质含量、骨密度T值、骨密度Z值、镁、铁的分布不同,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体内总矿物质含量在40岁之后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减少;女性骨密度T值在40岁之后随年龄增加而下降,且出现下降的年龄小于男性;男性血液中铁元素含量在50岁之后随年龄增长而下降;镁元素含量在40岁之后开始呈现下降趋势。结论总矿物质含量在40岁之后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其下降与骨矿物质,全血中铁、镁元素等流失有关。年龄> 40岁人群应动态观察骨矿物质及血中铁、镁等元素浓度变化,如有下降,应及时补充。血钙浓度变化不能及时反映骨矿物质丢失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