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50篇 |
免费 | 58篇 |
国内免费 | 4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8篇 |
儿科学 | 5篇 |
妇产科学 | 7篇 |
基础医学 | 53篇 |
口腔科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62篇 |
内科学 | 68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9篇 |
特种医学 | 17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16篇 |
综合类 | 255篇 |
预防医学 | 74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82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52篇 |
肿瘤学 | 133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9篇 |
2022年 | 15篇 |
2021年 | 24篇 |
2020年 | 17篇 |
2019年 | 19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17篇 |
2016年 | 31篇 |
2015年 | 35篇 |
2014年 | 47篇 |
2013年 | 43篇 |
2012年 | 63篇 |
2011年 | 61篇 |
2010年 | 54篇 |
2009年 | 51篇 |
2008年 | 72篇 |
2007年 | 38篇 |
2006年 | 32篇 |
2005年 | 31篇 |
2004年 | 29篇 |
2003年 | 17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22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21篇 |
1998年 | 16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探讨低频高能超声溶解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闭塞相关血管或“罪犯”血管血栓及粥样硬化斑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ACS患者26例,其中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19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3例,不稳定性心绞痛4例;左前降支闭塞 10 例,左冠状动脉闭塞 4 例,右冠状动脉闭塞5例。超声溶栓后对闭塞相关血管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结果 超声溶栓后,闭塞相关血管前向血流达心肌梗死溶栓试验3 级 19 例,开通 19 例,开通率为 73%(19/26),其中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成功率最高。超声溶栓成功患者胸痛能完全缓解,心电图ST段下降50%以上,但术后残余狭窄平均为(73±11)%。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6例,残余狭窄降至(13±7)%(P<0. 05)。在超声溶栓中,7例出现并发症。 结论 低频高能超声可有效、安全溶解闭塞相关血管血栓,对富含血栓的病变可进行超声溶栓,可作为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互补手段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2.
83.
目的 探讨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人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因子1(ERCC1)表达与含铂新辅助化疗敏感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27例行新辅助化疗患者为实验组,33例同期未行新辅助化疗者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ERCC1表达.实验组患者于新辅助化疗前后均行CT检查.结果 实验组中ERCC1阳性和阴性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1、29个月(P<0.05).化疗后有效率分别为21.4%、69.2%(P<0.05).胸部CT检查示新辅助化疗有效率为44.4%.ERCC1表达与有效率具有相关性(r=0.487 6,P<0.01).结论 检测ERCC1表达有助于预测Ⅲ期NSCLC含铂方案新辅助化疗疗效,并与胸部CT检查的化疗有效率相关. 相似文献
84.
本文联合采用人血红蛋白抗血清包被的含A蛋白葡萄球菌(SPA)进行免疫便潜血试验(SPA试验)和直肠粘液T抗原检测(T抗原试验)用于大肠癌普查初筛并对筛检人群进行随访。结果表明,在4843例无症状人群中,SPA和T抗原试验阳性者分别为472例(9.75%)和297例(6.13%).共769例阳性者行纤维结肠镜检查,检出大肠癌4例,腺瘤48例(>1.0cm者17例,占35.4%)。其中,SPA试验中仅3例癌,29例腺瘤阳性,T抗原试验中2例癌,27例腺瘤阳性,提示联合这两种初筛试验可提高大肠癌及其腺瘤的检出率。为验证普查后减少大肠肿瘤发生的效果,2年后对这些人群采用同样的普查方案随访,结果在受检的3641例人群中,共477例阳性者行纤维结肠镜检查,未发现大肠癌病例,腺瘤18例(>1.0cm者仅4例,占22.2%)。将两次检出的腺瘤进行不典型增生程度的比较,第二次检出的腺瘤轻度不典型增生病变占88.89%(16例),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病变仅占11.11%(2例),而第一次检出腺瘤、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病变占25%(12例)。上述结果表明利用这两种初筛试验进行互补性普查。可提高大肠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随访结果提示在无症状人群普查,不仅可使大肠癌及腺瘤的再检出率明显减少,且可使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病变的发病机会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85.
丙型肝炎病毒聚合酶链反应直接序列分析方法的建立及应用(英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快速完成丙型肝炎病毒cDNA(HCVcDNA)序列分析的方法.方法将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与核酸序列分析技术相结合,以PCR产物为测序模板,以r32PATP标记PCR扩增引物为测序引物,用taqDNA聚合酶直接测序.结果以琼脂糖或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回收PCR产物制备测序模板可获得最佳测序效果.在需要测定大量标本时,为进一步简化操作步骤,可降低套式PCR中第一次扩增反应的dNTP与引物浓度,以第一次PCR扩增产物为模板,也可得到较好的测序结果。PEG沉淀回收法不能去除非特异性PCR产物,对PCR直接测序有一定影响.采用此方法首次在一株HCVNS5b区发现一个新的缺失突变.结论PCR直接序列分析是一种简便,快速,经济有效的核酸序列分析方法,适用于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86.
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及肝组织T淋巴细胞受体(TCR)β链各家族互补决定区3(CDR3)谱系的变化,了解CHB患者T淋巴细胞克隆增生的情况.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溶解曲线法分析4例健康对照者及11例CHB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及肝组织T淋巴细胞受体β链可变区(TRBV)基因各家族CDR3谱系漂移情况,比较11例CHB患者TCR β链可变区各家族外周血及肝组织CDR3谱系漂移异常率.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11例CHB患者PBMC及肝组织TRBV各家族CDR3溶解曲线谱型图出现数量不等、形态不一的单峰、寡峰、偏峰及极低水平或缺失等现象,肝组织TRBV家族CDR3的谱系漂移异常率明显高于外周血的异常率(x2=23.246,P<0.01),在同一患者的外周血及肝组织中发现部分相同的TRBV亚家族表达,TRBV13.1、BV17和BV22同时被多例CHB患者的外周血及肝组织限制性取用.结论 CHB患者PBMC及肝组织中的T淋巴细胞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克隆增生,部分TRBV亚家族被多例CHB患者外周血及肝组织同时限制性取用. 相似文献
87.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亚群T淋巴细胞受体(TCR)β链Ⅴ区(BV)中互补决定区3(CDR3)谱型特点.方法 采集8例CHB患者(ALT>2倍正常值上限)的抗凝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磁珠分选CD8~+T淋巴细胞亚群,提取RNA并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TCR BV中CDR3基因的24个家族,采用免疫指纹技术进行TCRBV各家族基因扫描和谱型分析.不同细胞亚群间数据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8例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TCR BV家族CDR3谱型发生明显偏移,表现为单克隆性,寡克隆性及偏峰性克隆增生.8例患者CD8~+T淋巴细胞亚群发生TCR BV CDR3谱型偏移家族总个数高于去除CD8~+T淋巴细胞群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10.6±4.7)个比(4.1±3.1)个,t=6.619,P<0.01)];比较单、寡克隆增生2种形式偏移的家族,CD8+T淋巴细胞亚群也高于代表CD4+T淋巴细胞的去除CD8~+T淋巴细胞群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8.8±4.5)个比(3.9±2.8)个,t=5.706,P<0.01].对其中3例患者磁珠分选前后TCR BV谱型的比较发现,分选后CD8+T淋巴细胞亚群发生TCR BV谱型偏移家族数均高于分选前.结论 通过淋巴细胞亚群分选方式分析TCR BV家族CDR3谱型变化可以减少不同淋巴细胞亚群之间的峰型重叠干扰;应用这一方法分析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亚群克隆增生程度有助于了解CHB患者炎症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88.
目的 观察XRCC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接受手术及奥沙利铂化疗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接受手术和术后行奥沙利铂化疗的胃癌患者的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XRCC1的表达,Log-rank分析其与临床特征和远期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织中XRCC1阳性率为55.6%.XRCC1表达阴性患者中位生存期为52个月,3年生存率为71.9%,5年生存率为34.4%;而XRCC1表达阳性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42.4个月,3年生存率为52.5%,5年生存率为22.5%(χ2=0.756,P=0.038 4).结论 胃癌组织中的XRCC1表达水平与接受手术及术后奥沙利铂化疗患者的远期生存率密切相关,可作为术后胃癌生存预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89.
肺癌已经成为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肺癌总数的80%.因为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且缺少标准的诊断方法,确诊时多为晚期,手术切除率低,化疗是目前治疗晚期NSCLC的主要方法[1].但是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往往导致治疗的失败.相关研究表明,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的表达在肺癌细胞对铂类药物的耐药性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现就非小细胞肺癌中ERCC1表达对顺铂耐药性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0.
含CD44 cDNA片段细胞系的构建及在肝癌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构建含CD44cDNA质粒PGEX2T和PAZ的单克隆细胞系.并利用此细胞系合成特异的CD44cDNA探针,原位检测肝癌中CD44mRNA的表达.方法应用常规的质粒转化方法将质粒PGEX2T和PAZ转入DH5菌株中得到单克隆细胞系.并以从此细胞系中提取的质粒为模板,应用PCR法合成CD44cDNA探针.应用原位杂交法检测肝细胞癌中CD44v6mRNA的表达.结果从DH51菌株中提取的质粒含CD44(2v-10v)cDNA(11kb),从DH52菌株中提取的质粒含全长的CD44cDNA(18kb),PCR合成的CD44v6cDNA探针长140bp.CD44v6mRNA的阳性检出率:转移高危组为800%(8/10),转移低危组为217%(5/23),两者相差非常显著(P<001).结论从单克隆细胞系DH51和DH52中提取的质粒,经PCR扩增可得到特异的CD44cDNA探针.肝细胞癌中CD44v6mRNA的表达与肿瘤的转移倾向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