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85篇 |
免费 | 164篇 |
国内免费 | 27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9篇 |
儿科学 | 3篇 |
妇产科学 | 5篇 |
基础医学 | 133篇 |
口腔科学 | 39篇 |
临床医学 | 310篇 |
内科学 | 102篇 |
皮肤病学 | 10篇 |
神经病学 | 54篇 |
特种医学 | 92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135篇 |
综合类 | 654篇 |
预防医学 | 301篇 |
眼科学 | 16篇 |
药学 | 736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273篇 |
肿瘤学 | 4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42篇 |
2022年 | 48篇 |
2021年 | 70篇 |
2020年 | 52篇 |
2019年 | 52篇 |
2018年 | 43篇 |
2017年 | 56篇 |
2016年 | 74篇 |
2015年 | 84篇 |
2014年 | 102篇 |
2013年 | 114篇 |
2012年 | 186篇 |
2011年 | 209篇 |
2010年 | 179篇 |
2009年 | 141篇 |
2008年 | 202篇 |
2007年 | 130篇 |
2006年 | 155篇 |
2005年 | 155篇 |
2004年 | 103篇 |
2003年 | 85篇 |
2002年 | 48篇 |
2001年 | 98篇 |
2000年 | 48篇 |
1999年 | 51篇 |
1998年 | 43篇 |
1997年 | 46篇 |
1996年 | 37篇 |
1995年 | 31篇 |
1994年 | 46篇 |
1993年 | 34篇 |
1992年 | 36篇 |
1991年 | 25篇 |
1990年 | 26篇 |
1989年 | 13篇 |
1988年 | 18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9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陕西医学杂志》2017,(11):1554-1556
目的:探讨血清胆碱酯酶(ChE)水平与严重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收集严重脓毒症患者86例,于入院时及入院24h检测其血清ChE水平,计算入院24h血清ChE变化值。同时监测所有患者入院后的生命体征及相关临床指标,计算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II评分)。根据患者入院后1周内是否存活,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入院时、入院24h血清ChE水平及入院24h血清ChE变化值。结果:两组入院时血清ChE、入院24h血清ChE水平、入院24h血清ChE变化值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入院24h血清ChE变化及APACHE II评分进行ROC生存曲线分析,判断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9±0.067,0.919±0.036)。入院24h血清ChE变化值与APACHE II评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0.521)。结论:严重脓毒症患者血清ChE水平及其变化值能反应严重脓毒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血清ChE变化值是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2.
目的 碘乙酸(Monoiodoacetic acid, MIA)注射是建立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动物模型的经典方法,本研究通过大鼠双侧膝关节腔注射不同浓度MIA建立大鼠OA模型,探究不同浓度碘乙酸不同处理时间致大鼠膝骨性关节炎的模型规律。方法 将72只200g左右的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各18只。对照组双侧膝关节各注射50μl生理盐水,低剂量组每侧膝关节注射1 mg/50μl的MIA溶液(超纯水配置)50μl,中剂量组每侧注射3 mg/50μl的MIA溶液50μl,高剂量组每侧注射6 mg/50μl的MIA溶液50μl。比较注射后第1天,第1、2、3、4、5周运动功能、疼痛学改变、关节软骨病理变化及Mankind评分。结果:各实验组在造模两天后就出现轻微OA症状,造模后3周出现典型的病理、疼痛学改变,具有剂量效应和快速建模的特点。结论采取关节腔注射MIA能快速建立大鼠OA模型,并且具有剂量效应,随着剂量的加大,大鼠关节损伤越严重,在第3周至第4周时所表现骨性关节炎症状最为明显,是研究早期骨关节炎的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23.
目的研究水飞蓟宾联合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民权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接受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治疗,观察组接受水飞蓟宾联合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和血脂[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91%(40/44)]较对照组[72.73%(32/44)]高(P<0.05);治疗8周后,两组ALT、AST、TG、TC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大(P<0.05)。结论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应用水飞蓟宾联合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肝功能及血脂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4.
25.
目的探讨优化生长因子微包囊制作方法,观察其释放规律和复合微小颗粒骨异位成骨的效果。方法正交设计优化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DL-lactide-co-glycolide,PLGA)微包囊制作工艺,于2、4、8、12、24、36、48、60、72、84、96、120、144、168、192、216、240和264h计算微包囊的累计释放量。实验取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n=6),每只大鼠于双侧股部作1cm切口,制备臀大肌肌袋模型。A组双侧植入胶原,B组双侧植入胶原和颗粒骨,C组双侧植入胶原和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rhBMP-2)/PLGA缓释微包囊;D组双侧植入胶原、颗粒骨与rhBMP-2/PLGA缓释微包囊。于术后3、4和5周取样(n=2)行大体和组织学观察。结果各优化变量对微包囊粒径及其包封率均有影响,包囊表面光滑,成球较好。体外能够在11d内缓慢释放。术后3周大体观察,A组未触及移植物,B、C、D组可触及,微包囊呈白色颗粒包裹于组织中。组织学观察:术后3周,A组胶原已经完全吸收,其余3组可见残余胶原;术后4周,A组胶原已不易见到,B组可见微小颗粒骨继续吸收,体积变小;C组包囊体积缩小,囊间成骨性细胞增多;D组微小颗粒骨和微包囊继续吸收,成骨性细胞和软骨性细胞团增多;术后5周,B、C、D组均可见植入物体积减小,包囊被吸收破碎,但颗粒骨和包囊周围的软骨性细胞、成骨性细胞更加密集。结论优化PLGA微包囊制备工艺,使其在体外能够长时间缓释。自体微小颗粒骨可在臀大肌肌袋内异位诱导生成大量成骨性细胞,PLGA微包囊可以与其有机复合,并在减少生长因子用量的同时协同微小颗粒骨成骨。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索在兔冻干异体骨关节平台上利用组织工程的方法再造人工关节软骨的可行性。方法:实验分成四组,运用组织工程方法将不同构成的同种异体兔软骨细胞-支架材料复合物种植于兔冻干异体骨关节平台上,植入实验兔体内,3月后取材观察体内成软骨情况。结果:仅种植兔软骨细胞的冻干骨关节支架上未见新生软骨形成。粘合有种植兔软骨细胞的PLGA膜片的冻干骨支架关节腔内见新生类软骨样物出现。自体软骨层孔洞缺损模型使用软骨细胞-PLGA膜片复合物可修复软骨缺损。结论:软骨细胞-PLGA膜片复合物实验动物关节内可形成软骨样物;但在冻干骨关节平台上尚不能形成有功能意义的关节软骨层。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二氯乙酸盐对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Kv1.5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32只,8周龄,体重200~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n=8):正常对照组(C组)、二氯乙酸盐对照组(D组)、肺动脉高压组(PAH组)和二氯乙酸盐治疗组(PD组).采用左肺切除术联合皮下注射野百合碱60mg/kg的方法制备肺动脉高压模型.PD组于皮下注射野百合碱后,给予二氯乙酸盐80mg/kg灌胃,1次/d,连续28 d,PAH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D组不制备模型,给予相同剂量二氯乙酸盐灌胃.于皮下注射野百合碱后28 d时测定肺动脉压(PAP),随后处死,取肺组织,计算肺小动脉中膜厚度百分比和右心室肥厚指数,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Kv1.5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RT-PCR法检测Kv1.5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C组比较,PAH组和PD组PAP、中膜厚度百分比及右心室肥厚指数升高,肺组织Kv1.5 mRNA及其蛋白表达下调,PCNA表达上调(P<0.05),D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AH组比较,PD组PAP、中膜厚度百分比及右心室肥厚指数降低,肺组织Kv1.5mRNA及其蛋白表达上调,PCNA表达下调(P<0.05).结论 二氯乙酸盐减轻大鼠肺动脉高压与上调肺组织Kv1.5表达,抑制肺血管重构有关.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ichloroacetate on the expression of Kv1.5 in a rat model of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PAH) .Methods Thirty-two male SD rats weighing 200-250 g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4 groups ( n = 8 each): normal control group (group C), dichloroacetate control group (group D),PAH group, and PAH + dichloroacetate group (group PD). PAH was induced by left lung resection combined with subcutaneous injection of monocrotaline 60 mg/kg in PAH and PD groups. In group PD, dichloroacetate 80 mg/kg was given through a gastric tube into stomach once a day for 28 consecutive days after monocrotaline injection,while the equal volume of normal saline was given instead of dichloroacetate in group PAH. Group D only received dichloroacetate 80 mg/kg through a gastric tube into stomach once a day for 28 consecutive days. 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 (PAP) was measured at day 28 after monocrotaline injection. The rats were then sacrificed and lung tissues were removed to calculate the percentage of thickness of the tunica media of pulmonary artery and right venicular hypertrophy index and to determine the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 and Kv1.5 protein expression (by Western blot) and Kv1.5 mRNA expression (by RT-PCR).Results Compared with group C, the PAP,percentage of thickness of the tunica media, righ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index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Kv1.5 mRNA and protein expression was down-regulated and PCNA expression was up-regulated in groups PAH and PD ( P < 0.05). Compared with group PAH, the PAP, percentage of thickness of the tunica media, righ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index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Kv1.5 mRNA and protein expression was up-regulated and PCNA expression was down-regulated in group PD (P <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dexes mentioned above between group C and group D ( P > 0.05). Conclusion Dichloroacetat alleviates PAH through upregulating Kv1.5 expression in lung tissues and inhibiting pulmonary vascular remodeling in rats. 相似文献
28.
超声导引瘤内注射乙酸与乙醇治疗大鼠肝肿瘤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对比超声导引瘤内注射乙酸(IAI)与乙醇(IEI)治疗大鼠肝肿瘤的疗效。方法:于SD大鼠肝内移植Walker- 256癌肉瘤组织块制成肿瘤模型,并根据注射药物的不同,将瘤鼠分成IAI组、IEI组及瘤内注射生理盐水(ISI)组。计算肿瘤的生长率、观察病理变化并评估肿瘤治疗后的植活率。结果:IAI组、IEI组及ISI组肿瘤生长率分别为- 37% ±23% 、210% ±174% 与1303%±473% (P< 0.05)。病理显示IAI组肿瘤坏死较IEI组完全且修复较快。在IAI组与IEI组中,植入治疗后瘤中心组织块,均未见肿瘤植活;而植入瘤周边区组织块,IEI组肿瘤植活率为60% (12/20)、IAI组仅15% (3/20)(P< 0.01)。结论:IAI疗效优于IEI,易达到局部根治肝肿瘤的目的。 相似文献
29.
组织工程椎间盘的构建及体外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构建组织工程椎间盘的可行性,修复退变椎间盘。方法应用热致分相法制备聚乳酸-羟基乙酸三维多孔支架,酶消化法体外分离培养20周龄意外流产胎儿椎间盘细胞,PKH-26荧光标记后接种于支架,体外培养48h,通过MTT摄取、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及扫描电镜方法进行体外观察。结果原代细胞形态多为卵圆形或三角形,中央有圆形核,胞质向外伸出多个长短不同的突起。多孔支架超微结构显示孔隙由中心向外呈放射状分布,形态、取向规则有序,孔隙直径50~300μm。细胞-支架复合体加入MTT溶液2h后呈深蓝着色,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观察可见大量红色荧光着色的细胞贴附于支架结构内。结论应用组织工程技术构建的细胞-支架复合体具备理想的三维微观结构及具有生命力的功能细胞,有可能在椎间盘再生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尿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beta-D-glu-cosaminidase,NAG)、血清中α1微球蛋白(α1-microglobulin,α1-MG)、β2-MG 值水平变化以及与窒息程度和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 ury,AKI)之间的关系,阐述其在窒息新生儿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围产期窒息新生儿40例(窒息组),按照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标准分为轻度窒息者22例(轻度窒息组),重度窒息者18例(重度窒息组);根据有无发生 AKI 将40例窒息新生儿分为AKI组25例和无 AKI组15例;记录入选新生儿 Apgar评分、胎龄、日龄、体质量。另外选择20例无窒息史新生儿为对照组。所有纳入对象在出生后24 h内采取外周静脉血,同时收集尿液。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中α1-MG、β2-MG的含量;采用 ELISA法测定尿液中 NAG含量;同时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尿素氮及血肌酐水平。结果(1)本研究40例窒息后新生儿 AKI 总发生率为62.5%(25/40),并且轻度窒息与重度窒息对 AKI 影响不同,重度窒息患儿更易发生严重的肾损伤。(2)窒息组尿 NAG及血清中β2-MG、α1-MG明显高于对照组[(25.48±12.45)U/L 比(8.62±2.49) U/L,(4.82±1.32)mg/L比(2.92±0.89)mg/L,(29.85±5.59)mg/L 比(25.23±5.26)mg/L]。(3)重度窒息组尿 NAG及血清中β2-MG、α1-MG 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32.21±24.32)U/L、(5.89±1.59)mg/L、(34.32±7.64)mg/L]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17.25±7.32)U/L、(2.92±0.89)mg/L、(26.94±5.57)mg/L]。(4)AKI组尿 NAG及血清中β2-MG、α1-MG[(28.24±21.25)U/L、(5.79±1.49)mg/L、(31.32±5.28)mg/L]明显高于无 AKI组[(16.34±6.72))U/L、(2.82±0.79)mg/L、(26.49±5.52)mg/L]。(5)按照对照组尿 NAG及血清中β2-MG、α1-MG值设定在x+2SD为对照上限值,窒息组中尿 NAG异常率达65%,明显高于血清中β2-MG、α1-MG 异常率(分别为32.5%和7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