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1958篇
  免费   28707篇
  国内免费   19303篇
耳鼻咽喉   2122篇
儿科学   4839篇
妇产科学   4112篇
基础医学   19307篇
口腔科学   4574篇
临床医学   125723篇
内科学   37271篇
皮肤病学   3894篇
神经病学   7260篇
特种医学   1262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18篇
外科学   26442篇
综合类   192223篇
预防医学   82353篇
眼科学   6478篇
药学   96831篇
  788篇
中国医学   82263篇
肿瘤学   20647篇
  2024年   3990篇
  2023年   13596篇
  2022年   13886篇
  2021年   15218篇
  2020年   13453篇
  2019年   12938篇
  2018年   7205篇
  2017年   12582篇
  2016年   14765篇
  2015年   17273篇
  2014年   29662篇
  2013年   31985篇
  2012年   43758篇
  2011年   49040篇
  2010年   46357篇
  2009年   44724篇
  2008年   56868篇
  2007年   42901篇
  2006年   41938篇
  2005年   42773篇
  2004年   27712篇
  2003年   24656篇
  2002年   27374篇
  2001年   16284篇
  2000年   12668篇
  1999年   10396篇
  1998年   8418篇
  1997年   8131篇
  1996年   7862篇
  1995年   7121篇
  1994年   6092篇
  1993年   4002篇
  1992年   3314篇
  1991年   3105篇
  1990年   2693篇
  1989年   2421篇
  1988年   1269篇
  1987年   783篇
  1986年   397篇
  1985年   161篇
  1984年   85篇
  1983年   40篇
  1982年   29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6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57年   4篇
  1955年   4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系统评价八段锦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Web of science、Clinical Trials gov、Pubmed、EMBASE、CENTRAL、Cochrane Library,查找出八段锦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9年7月1日。两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偏倚风险评估,应用RevMan 5.3软件对最后纳入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0个RCT,共84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八段锦+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比较,其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4.19,95% CI(2.42,7.26),P<0.000 01];八段锦+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颈部“米”字操比较,其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3.41,95% CI(1.56,7.46),P=0.002];八段锦+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比较,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1.90,95% CI(-1.97,-1.83),P<0.000 01]。[结论] 基于现有的研究,该系统评价显示,与常规治疗相比,八段锦+常规治疗在临床疗效总有效率、VAS评分方面有一定的治疗优势。与常规治疗+颈部“米”字操比较,八段锦+常规治疗在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方面有一定的治疗优势。但由于纳入研究的质量不高,仍需要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双盲试验及试验参照CONSORT标准和STRICTA声明进行RCT研究。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究甲磺酸伊马替尼联合VDLD化疗方案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8年6月收治的74例ALL患儿,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对照组(37例)实施VDLD方案治疗,联合组(37例)实施甲磺酸伊马替尼+VDLD化疗方案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访1年无复发生存率(RFS)及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后血清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AFF)、增殖诱导配体(APRIL)水平。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1.89%)高于对照组(72.97%)(P<0.05);联合组治疗2个疗程后血清BAFF、APRI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访1年RFS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甲磺酸伊马替尼联合VDLD化疗方案治疗ALL,疗效确切,能显著降低血清BAFF、APRIL水平,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3.
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上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疾病之一,对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良好评估可为医患沟通、治疗方案调整等方面提供依据。因此,如何提高预后评估的准确性一直是神经病学领域的热点和前沿问题。脑神经功能损伤程度与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密切相关已得到共识,脑电图(EEG)可反映脑神经功能损伤的有无及程度。EEG及其衍生指标(如诱发电位、脑电非线性分析)近年来备受关注,具有无创、准确、客观及可重复性强的优点,在临床上已呈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分析临床检验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原因为何,研究相应的质量改进方法。方法:本课题自我院检验血液标本样本中抽取140份,其中2018年2月~2019年3月的70份命名成对照组,2019年4月~2020年3月的70份命名成试验组,前一组未进行质量改进,后一组进行质量改进,比较检验结果有何不同。结果:试验组这组的检验标本不合格率要比对照组那组的检验标本不合格率低,数据上是P<0.05的情况,即表明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凝血反应、溶血反应、样本问题、送检失误、抗凝不全等是导致临床检验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原因所在,实施质量改进可将血液标本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05.
《健康指南》2020,(5):1-1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打响了一场人民战争。应对公共卫生问题,创造健康的社会生活环境,必须有公众的广泛参与,而这正是爱国卫生运动的核心理念之一——走群众路线。“爱国”体现的是每个人的社会责任,以及团结起来办大事的理念;“卫生”体现的是个人的健康素养,也是一个人文明进步的标志。经过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每个人都应当从个人与健康、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角度,重新审视公民健康责任与义务。  相似文献   
106.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1):1984-1988
[目的]通过压缩强度的测定和扫描电镜的观察,评价本研究制备的载三联抗痨药HRZ硫酸钙/聚氨基酸人工缓释材料的物理性能,从而制定构成缓释材料各成分的优化配比方案。[方法]实验组分为A1、A2、A3、A4、A5五个亚组,避光环境下分别根据五种不同比例的配比方案,称取适量硫酸钙/聚氨基酸、异烟肼(INH,H)、利福平(RFP,R)、吡嗪酰胺(PZA,Z)制备成直径9 mm、高6 mm圆柱状载药人工缓释材料,每一亚组制备8块,干燥。对照组B组为不含任何药物的人工缓释材料,以同法制备8块。将制备好的人工缓释材料在电子力学万能材料试验机上测定压缩强度;并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显微结构。[结果](1)实验组各亚组药占比重量A19.09%、A212.28%、A313.79%、A416.67%、A528.57%时,压缩强度分别依次为(11.63±0.18)MPa、(10.74±0.25)MPa、(10.11±0.24)MPa、(3.48±0.22)MPa、(1.18±0.18)MPa;对照组不含药物,压缩强度为(18.62±0.16)MPa;6组数据分别进行组间比较,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7 141.068,P=0.000);(2)硫酸钙/聚氨基酸人工缓释材料晶体之间存在大量的空隙,为承载药物提供了丰富的空间。[结论]载三联抗痨药HRZ硫酸钙/聚氨基酸人工缓释材料随着抗痨药物药占比的增加,压缩强度逐渐降低;但在一定药物含量范围内,人工材料的强度变化并不明显;硫酸钙晶体间的空隙是该人工材料承载抗痨药物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在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和复发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1%,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8.6%;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1.3±3.2)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3.4±4.5)d;观察组复发率为8.6%(3/3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7%(16/3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是一种有效改善临床呼吸衰竭护理效果的应用方案,值得推广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快速破坏性髋关节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7例快速破坏性髋关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验、医学影像检查等,准确记录所得数据。结果7例快速破坏性髋关节病患者首次就诊确诊率0.00%(0例),再次就诊确诊率100.00%(7例);经外科手术治疗后,7例患者VAS评分、Harri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快速破坏性髋关节病的临床特征,对疑似病例积极给予各项检查确诊病情,根据其实际情况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保障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早期使用十全大补汤联合肠内营养乳剂(TP)治疗胃癌术后(气血两虚证)发生喂养不耐受(FI)的影响因素及对营养指标、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后早期行十全大补汤联合TP治疗的80例胃癌术后(气血两虚)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是否出现FI分为耐受组(34例)和不耐受组(46例)。FI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并观察FI对患者营养指标、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术后第1天下床活动时间、开始肠内营养(EN)的时间、使用营养泵、早期灌肠与FI的发生密切相关(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第1天下床活动时间≥2 h[OR=0. 022,P=0. 001,95%CI(0. 002,0. 223)]、使用营养泵[OR=0. 021,P=0. 000,95%CI(0. 003,0. 162)]是F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10 d,耐受组患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升高水平优于不耐受组(P <0. 05),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不耐受组(P <0. 05)。结论胃癌术后(气血两虚证)患者早期给予十全大补汤联合TP治疗开始后,患者第1天下床活动时间不短于2 h、使用营养泵能有效减少FI的发生,并改善了患者的营养状态,减轻了中医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10.
背景 在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的社会背景之下,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减弱,机构养老成为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据报道,很多养老机构的老年人营养不合理,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目的 通过调查北京市养老机构老年人营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全科医师营养教育及老年人生活质量提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4年10月-2015年12月,采用方便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了北京市7家养老机构,对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微型营养评定量表(MN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数(BI)、老年人抑郁量表(GDS)。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养老机构老年人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58份,回收有效问卷258份,有效回收率为100%。被调查的258例老年人中,存在营养不良及存在营养不良发生风险的老年人共计75例(29.1%)。不同年龄、性别、婚姻状况、体质指数(BMI)、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生活自理能力及精神状态的老年人营养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95%CI)=2.349(1.070,5.156)〕、BMI〔OR(95%CI)=0.092(0.036,0.239)〕、医疗费用支付方式〔OR(95%CI)=0.208(0.083,0.522)〕、日常活动能力〔OR(95%CI)=10.214(3.099,33.669)〕、患病种数〔OR(95%CI)=2.682(1.248,5.763)〕及精神状态〔OR(95%CI)=4.822(2.005,11.600)〕是老年人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北京地区养老机构的老年人面临着营养不良及营养不良发生风险的健康威胁,高龄、低BMI、抑郁、合并多种疾病、日常活动能力低下及无医保是其独立危险因素,需要对老年人加强个性化营养教育和营养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