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2篇
  免费   236篇
  国内免费   64篇
耳鼻咽喉   77篇
儿科学   43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292篇
口腔科学   34篇
临床医学   348篇
内科学   341篇
皮肤病学   43篇
神经病学   79篇
特种医学   116篇
外科学   330篇
综合类   385篇
预防医学   198篇
眼科学   37篇
药学   112篇
中国医学   37篇
肿瘤学   8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168篇
  2012年   180篇
  2011年   177篇
  2010年   209篇
  2009年   197篇
  2008年   161篇
  2007年   186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5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7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探讨黏液瘤病毒对大鼠动物模型体内胶质瘤细胞的作用.方法 采用立体定向法向SD大鼠颅内注射C6细胞建立大鼠额叶胶质瘤模型,明确成瘤后,随机分组,以立体定向方法往瘤腔内注射黏液瘤病毒(MV),5-FU,MV+ 5-FU及灭活黏液瘤病毒(DV),观察不同组别间大鼠体重、肿瘤大小、GFAP表达、Akt表达情况.结果 SD大鼠注射C6细胞后,额叶可见胶质瘤生长.成瘤后瘤腔内注射MV、5-FU及MV+ 5-FU,肿瘤的生长较注射DV减慢,并有缩小趋势,GFAP表达较少.MV组及MV+ 5-FU组PI3k、Akt及mTOR表达较DV组及5-FU组下降.结论 立体定向法注射C6细胞可以建立稳定的胶质瘤模型.MV可以通过调节PI3K-Akt-mTOR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增加化疗药物对动物模型体内肿瘤细胞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82.
目的 研究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n=32)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氧对照组(A组)、缺氧模型组(B组)、丹参酮ⅡA磺酸钠低剂量(10 mg·kg- 1·d-1)干预组(C组),丹参酮ⅡA磺酸钠高剂量(30 mg·kg-11·d -1)干预组(D组),每组8只.将A组置于常氧中饲养,而B组、C组和D组大鼠则置于常压低氧舱中,低氧舱内氧浓度控制在(10±1)%.C组和D组从缺氧第1天开始,分别每天腹腔注射10 mg/kg、30 mg/kg的丹参酮ⅡA磺酸钠,A组和R组腹腔注射相同容积的生理盐水.连续饲养21d后,右心测压法检测各组大鼠的右心室收缩压及平均动脉压;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肺小动脉血管形态及炎性反应的组织学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的IL-6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肺组织中IL-6的基因表达.结果 低氧明显诱导了大鼠平均动脉压及右心室收缩压的升高,而经过丹参酮ⅡA磺酸钠干预后,这种升高显著降低,A、B、C、D各组大鼠的平均动脉压分别为(12.922±0.442) mm Hg(1 mm Hg=0.133 kPa)、(26.737±2.222) mm Hg、( 19.948± 1.681) mm Hg及(18.547±1.090) mm Hg,右心室收缩压分别为(24.677±1.725)mm H g、(63.675±5.283) mm Hg、(49.250±3.816) mm Hg及(41.839±3.993)mm Hg.丹参酮ⅡA磺酸钠改善了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小动脉血管形态改变及炎性反应,与B组相比,C、D组的肺小动脉管壁和平滑肌层增厚减轻,管腔狭窄及血管周围仅见少量的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但与A组相比,炎性反应仍明显.低氧诱导后,B组IL-6含量较A组明显升高(P<0.05),丹参酮ⅡA磺酸钠处理后,C、D两组的IIL-6含量较A、B组均降低(均P<0.05),且C组IL-6含量高于D组(P<0.05).低氧明显诱导了肺组织中IL-6 mRNA的表达,丹参酮ⅡA磺酸钠则明显抑制低氧大鼠肺组织中IL-6 mRNA的表达水平,但仍高于常氧对照组,即B组>C组>D组>A组(均P<0.05).结论 丹参酮ⅡA磺酸钠可以有效治疗低氧引起的慢性肺动脉高压,可能与其对IL-6的抑制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3.
Liu DN  He ZY  Wu LR  Fang Y  Liu XD  Li P 《中华病理学杂志》2011,40(6):397-402
目的 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O-1)/一氧化碳(CO)系统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32只,分为4组;对照组、胆固醇组、血红素组及卟啉锌组,每组8只.其中对照组喂饲普通饲料,胆固醇组喂饲含1.5%胆固醇饲料,血红素组及卟啉锌组在予以高胆固醇饮食的同时,分别经腹腔注射氯化血红素(HO激动剂,15 mg·kg-1·d-1)或锌原卟啉9(HO抑制剂,45 μmol·kg-1·d-1),共12周,12周末处死动物,取出胸、腹主动脉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和HO-1、内皮素1(ET-1)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分析.结果 主动脉大体油红O染色示对照组无斑块形成,胆固醇组斑块所占面积比为(54.0±4.2)%,与胆固醇组比较,卟啉锌组斑块所占面积比[(61.1±3.5)%]显著增大(P<0.01),而血红素组斑块所占面积比[(17.9±3.0)%]显著减小(P<0.01).透射电镜示胆固醇组内皮消失,代之以粥样物质,弹力层及平滑肌层结构紊乱,平滑肌细胞胞质内充满脂质空泡,胶原纤维增生;卟啉锌组上述改变加重,血红素组浅层平滑肌结构略微不整齐,余无明显异常.HE染色示胆固醇组内膜增厚[(74.6±39.0)μm],内皮细胞脱落,泡沫细胞增生明显,中膜萎缩、变薄、平滑肌结构和排列紊乱;卟啉锌组上述改变加重,内膜增厚更显著[(127.2±49.8)μm,P<0.01];血红素组内膜厚度[(48.5±42.3)μm]较胆固醇组显著减少(P<0.01),内皮细胞无脱落,少许泡沫细胞增生,平滑肌结构和排列正常.与对照组比较,胆固醇组主动脉cNOS活性、NO生成量明显降低,HO-1表达、CO生成量明显增高(均P<0.01);与胆固醇组比较,氯化血红素干预显著增高HO-1表达、CO生成量,而显著降低ET-1表达(均P<0.01),锌原卟啉9显著降低HO-1表达、CO生成量,而显著增高ET-1表达(均P<0.01).结论 HO-1/CO系统具有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该系统代偿和调节NOS/NO系统以及下调ET-1表达从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有关.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heme oxygenase/carbon monoxide (HO-1/CO) system on lipid deposition at aortic intima and the mechanism involved in hyperlipidemic rabbits.MethodsTotally 32 rabbits,were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One group as control. Three groups for the following treatments: 1.5% cholesterol ration (Ch group, n=8); 1.5% cholesterol ration plus HO-1 inducer hemin (Hm group, n=8); and instead of hemin, the HO-1 inhibitor, zinc protoporphyrin Ⅸ (Zn group, n=8) was given by injection into the abdominal cavity. Experiments were lasted for 12 weeks. Rabbit aortas were then isolated as the samples for histopathologic and ultrastructural examination. The protein expressions of HO-1 and endothelin-1(ET-1) were investigated by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and Western blot analysis. Results Comparing with the Ch group, rabbits of the Hm group showed a remarkably less extent of lipid deposition at the aortic intima[(17.9±3.0)% vs (54.0±4.2)%], and rabbits of the Zn group had a marked extent of lesion development [(61.1±3.5)%]. Lipid deposition, endothelial damage and neo-intimal formation were less severe in rabbits of the Hm group than those in the Zn or Ch group, respectively. Comparing with the control group, rabbits of the Ch group showed a significant decrease of aortic NO production and cNOS activity. However, there were an enhancement of CO production and HO-1 activity (P<0.01). Compared with Ch group, rabbits of the Hm group showed a remarkable elevation of aortic HO activity and CO production, whereas rabbits of the Zn group showed a marked decrease of both parameters. Compared with the Ch group, rabbits of the Hm group demonstrated a marked reduction of aorta ET-1 expression, whereas Zn group ha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ET-1 expression. Conclusions Modulation of HO-1/CO system may improve vascular endothelial function and inhibit smooth muscle cell proliferation in hypercholesterolemic rabbits, likely through a compensatory mechanism and a reduction of ET-1 expression, eventually leading to an inhibition of atherosclerotic plaque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84.
目的: 研究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NTHi)诱导肺组织炎症反应的关键信号通路。方法: 肺组织与NTHi(1010 CFU/L)共孵育4 h和24 h。Western blotting检测肺组织的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电泳迁移率法检测核因子κB(NF-κB)核转位,实时定量RT-PCR检测Toll样受体(TLR)2 mRNA,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上清的白细胞介素(IL)-8水平。另外,肺组织预先与抗TLR2单抗(anti-TLR2: 5 mg/L)、p38 MAPK抑制剂(SB203580: 20 μmol/L)或NF-κB抑制剂(PDTC: 25 μmol/L)孵育2 h,再加入NTHi(1010 CFU/L)刺激24 h,收集组织上清,测定IL-8。结果: 肺组织感染NTHi 4 h后,肺组织TLR2-p38 MAPK-NF-κB信号通路迅速被激活。感染24 h后,肺组织IL-8表达较未感染组显著增加 (P<0.05)。抗TLR2单抗、特异性p38 MAPK和NF-κB分子阻断剂可以明显抑制NTHi诱导的IL-8表达。结论: NTHi通过TLR2-p38 MAPK-NF-κB信号通路诱导肺组织分泌炎症因子。人体外肺组织感染模型为研究病原体和宿主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平台。  相似文献   
85.
EL9611红白血病小鼠急性GVHD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EL9611红白血病小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动物模型。方法: 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以C57BL/6(H-2b)鼠为供鼠,BALB/c(H-2d)为受鼠。设白血病组(n=10)、照射对照组(白血病鼠照射后不进行allo-BMT,n=4)、GVHD组(白血病鼠照射+allo-BMT,n=10)及正常对照组(n=4)。白血病组采用每只BALB/c鼠尾静脉输注2×106个EL9611红白血病细胞建立红白血病动物模型;GVHD组于接种白血病细胞7 d后行总剂量为8.0 Gy的1次性 γ射线全身照射(TBI),照射后5 h内每只小鼠尾静脉输注C57BL/6鼠骨髓细胞2×106个+脾细胞1×107个,建立EL9611红白血病小鼠的急性GVHD动物模型。观察小鼠体位、皮毛、大便等临床表现,病理检查肝脾、皮肤、小肠、外周血和骨髓,计算生存率。结果: 白血病组生存时间(14.5±2.1) d ,生存时间与GVHD组相比P<0.01,死亡率100%,无自发缓解,死亡时肝脾肿大(肝重2.40 g±0.48 g,脾重0.84 g±0.20 g,与正常对照组比P<0.01),外周血WBC升高 ,病理检查示组织正常结构破坏,白血病细胞浸润。照射对照组生存时间为(9.0±0.7) d,生存时间与GVHD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死亡率100%,病理检查显示造血衰竭。GVHD组生存时间为(32.0±3.2)d,生存时间与其它各组相比P<0.01,死亡率100%,allo-BMT后第10-13 d出现症状,临床表现和病理检查符合Ⅰ到Ⅱ度GVHD的改变。结论: 采用EL9611红白血病细胞(2×106/鼠)静脉输注的方式可成功建立EL9611红白血病动物模型;接种EL9611红白血病细胞第7 d行TBI +allo-BMT可成功建立EL9611红白血病小鼠的急性GVHD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86.
王荣品  刘辉  梁长虹  黄美萍   《放射学实践》2010,25(5):474-477
目的:通过流体模型,检验3.0T磁共振相位对比法(3.0T PC-MRI)速度编码值(Venc)、编码方向的选择及其对流体动力学定量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方法:固定流速和Venc,检验不同编码方向下的流体信息;固定Venc和编码方向,检验PC-MRI对不同注射流率(0-5 ml/s)所测流速值与标准流速的差别,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以检验二者差异性。结果:只有选择SLICE或SI编码方向才能正确反映质子流动的方向;在Venc适当大于实际流速时,不同注射流率PC-MRI流速测量值与流速真实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61,P〉0.05),二者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999,P〈0.001)。结论:选择正确的Venc和编码方向是准确测量流体动力学的前提,3.0T PC-MRI能客观、准确地测量流体模型的动力学信息,可用于临床血流定量测量研究。  相似文献   
87.
荧光标记肿瘤转移体内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一种带荧光标记的肿瘤转移模型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 人胃癌MGC-803细胞和小鼠宫颈癌U14细胞进行体外传代培养,转染pEGFP-N1质粒,24h检测转染效率,用无限稀释法筛选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单克隆细胞株MGC-803-GFP和U14-GFP.分别体内移植于BALB/c-nn裸鼠和C57BL/6J小鼠,观察成瘤潜伏期,绘制体内生长曲线,利用活体荧光成像系统活体连续观察GFP在体内的表达,观察肺部和淋巴结的转移情况,计算转移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与转移相关的分子CD44和E-cadherin在移植瘤中的表达.结果 MGC-803细胞和U14细胞pEGFP-N1转染24 h后的转染效率分别为30%和60%.获得了GFP(+)的单克隆MGC-803-GFP细胞株和U14-GFP细胞株.MGC-803-GFP在BALB/c-nu裸鼠和U14-GFP在C57BL/6J小鼠移植成瘤的潜伏期分别是3~5 d和2~4 d,成瘤率均为100%.利用活体荧光成像系统连续观察,可以清楚直观地观察表达GFP的MGC-803-GFP移植瘤在体内的生长,接种后第60天处死全部荷瘤鼠,解剖后仅有1只可见同侧腋窝下淋巴结的转移.接种U14-GFP后,分别在第28、37和52天观察了荷瘤小鼠肿瘤转移的发展过程.在U14-GFP原发瘤体积达到≥5 cm3时,肺部和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67%和100%.在MGC-803-GFP和U14-GFP的移植瘤中都可以检测到CD44的表达,而无E-cadherin的表达.结论 成功建立了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单克隆细胞株MGC-803-GFP和U14-GFP,体内移植建立了荧光标记的肿瘤转移模型.该模型可用于可视化肿瘤体内的研究.  相似文献   
88.
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建立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模型。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24只,分为正常对照组(N)、模型2周(M2)组和模型4周(M4)组。使用内毒素+激素建立股骨头坏死的动物模型。给药后2周和4周取双侧股骨头观察骨小梁和髓腔的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模型组骨小梁内骨细胞核固缩,空骨陷窝增加,小梁间脂肪细胞增多、增大;髓腔内脂肪细胞增多、增大,造血组织明显减少。结论: 小剂量内毒素+激素成功诱导兔股骨头坏死模型,这种动物模型操作简单,稳定可靠,重复性好,为研究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89.
目的: 研究经内毒素“一次打击”和“二次打击”后致急性肺损伤(ALI)大鼠,建立稳定和可靠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动物模型,并探讨其意义和理论依据。方法: 大肠杆菌脂多糖(LPS) 较大剂量(10 mg/kg)静脉注射或气管滴入致伤大鼠,复制“一次打击”ARDS模型;LPS小剂量(1 mg/kg)腹腔注射致伤大鼠后,再予中等剂量LPS(5 mg/kg)气管滴入,建立“二次打击”ARDS模型。连续3 d动脉血气分析,结合肺湿重/干重比值(W/D)及肺组织病理观察,评价3种ALI/ARDS模型异同。测定血浆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NF-α、IL-1、IL-10水平,探讨LPS二次打击法可能致病机制。结果: (1)单次LPS打击(无论是静脉注射或气管滴入)仅引发大鼠ALI和一过性低氧血症, LPS二次打击法可以引发大鼠更为持久的低氧血症和特异性肺损伤,是较为理想的ARDS的动物模型。(2)LPS二次打击法引发的ARDS发病机制与全身失控性炎症反应与肺的特异性损伤有关。结论: LPS二次打击法可建立更为稳定可靠的符合诊断指标的大鼠ARDS模型,并能更好地反映肺损伤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90.
背景:直立大鼠椎间盘退变模型虽然能证明椎间融合后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加重,但无法检验脊椎非融合技术是否更有优势。目的:在已确认的Beagle犬椎间盘退变模型基础上行椎间融合,了解椎间融合后是否加重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方法:将12只Beagle犬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行椎间盘穿刺,损伤L_(5/6)椎间盘;实验组行椎间盘穿刺,损伤L_(5/6)椎间盘,1个月后行L_(4/5)椎间融合。融合后3,6个月行腰椎MRI检查,取L_(5/6)椎间盘标本进行组织学观察与PCR检测。结果与结论:(1)MRI检查:实验组融合后3,6个月出现不同程度的椎间盘突出征象,对照组未出现明显椎间盘突出征;(2)组织学观察:融合后6个月,实验组椎间盘纤维环与髓核组织结构紊乱,褶皱出现空隙,髓核细胞数量减少;对照组椎间盘髓核与纤维环分界清晰,胶原稀疏,排列有序,细胞数量较多,纤维环结构接近正常,胶原纤维排列整齐致密。实验组融合后3,6个月的Ⅱ型胶原阳性细胞少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融合后6个月时的Ⅱ型胶原阳性细胞少于融合后3个月时(P<0.05);(3)PCR检测:实验组融合后3,6个月的骨形态发生蛋白15、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基因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融合后6个月时的骨形态发生蛋白15、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基因表达量高于融合后3个月时(P<0.05);(4)结果表明:椎间融合后能引起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的加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