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2篇
  免费   242篇
  国内免费   24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161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1823篇
药学   27篇
  1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3篇
  1978年   9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探讨后极部眼内异物取出方法。方法:借助眼用粘弹剂(玻璃酸钠)的粘弹性和内聚性,首先将异物包绕、游离、悬浮,然后视异物大小、形状酌情选用自制异物回吸针头或异物钳取出异物。结果:本组17例(17眼)后极部眼内异物,均一次顺利取出,无一发生手术误伤及手术并发症。术后视力提高14眼,不变2眼,下降1眼。结论:借助粘弹剂游离悬浮法取出后极部眼内异物,可显著降低手术难度、手术损伤及手术并发症。尤其是悬浮回吸异物,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平坦部玻璃体切除联合滤过手术治疗无晶状体或人工晶状体眼的青光眼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8例(18眼)无晶状体或人工晶状体眼的青光眼,进行上述手术治疗,术后观察视力、眼压、滤过泡形态、手术并发症等,随访6~12(平均7.3)mo。结果18眼中16眼(89%)术后视力维持不变或提高;最近一次随访,眼压在6~21mmHg者为14眼(78%),<6mmHg者1眼,>21mmHg者3眼。18眼中13眼(72%)形成滤过泡,5眼(28%)无明显滤过泡。术后前房少量积血2例,均在术后1wk内吸收,术后长期低眼压1例,此外无其它并发症发生。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滤过手术是治疗无晶状体或人工晶状体眼继发性青光眼的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方法,尤其适用于玻璃体脱入到前房的病例。  相似文献   
13.
内层视网膜从玻璃体腔摄取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内层视网膜从玻璃体腔摄取氧的可能性。方法 对兔眼行玻璃体切割术 ,使玻璃体腔被较富氧的灌注液填充 ,利用光纤测氧仪监测玻璃体腔内氧分压的改变。结果 对 6只兔进行实验 ,玻璃体中央的氧分压为( 15 9± 2 8)mmHg( 12眼 ) ;在 6只玻璃体切割眼中 ,玻璃体切割结束时玻璃体腔内灌注液的氧分压为 ( 119 3± 18 9)mmHg ,经过 ( 2 6 3± 11 8)min ,氧分压降低到 ( 2 8 9± 12 2 )mmHg并维持稳定。 结论 内层视网膜具有相当高的从玻璃体腔摄取氧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先天性白内障手术中预防后发障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白内障手术中预防后发障的方法。方法 对 46例 ( 4 6眼 )先天性白内障 ,以白内障超声乳化仪的注吸I/A系统吸净晶状体植入人工晶状体后 ,进行后囊连续环形撕囊及前段玻璃体切除联合手术 (A组 ) ,同期施行的3 2例 ( 3 2眼 )先天性白内障 ,以同样的方法行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后 ,进行单纯后囊连续环形撕囊术 ,不做前段玻璃体切除 ,作为对照组 (B组 )。术后随访 2年以上。结果 后发障发生的情况 ,A组 2眼 ( 4 4% ) ,B组 7眼 ( 2 1 9% ) ,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两组均未发现眼底并发症。结论 先天性白内障术中行后囊连续环形撕囊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术 ,是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外伤性黄斑孔的疗效。方法 对12例(12眼)外伤性黄斑孔采取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眼内充填治疗,观察黄斑孔闭合情况及视力情况。结果 10例(83.33%)术后黄斑孔封闭,9例(75.00%)术后视力较术前提高,6例(50.00%),术后视力≥0.5。结论 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外伤性黄斑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儿童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状体眼的二期人工晶体植入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儿童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状体眼二期人工晶体植入术的视力效果、手术技巧及其安全性.方法对32例儿童眼内炎玻璃体切除术后的无晶状体眼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采用颞下方平坦部巩膜灌注,行后房型人工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术后随访6~24月.结果所有患者均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后裸眼视力<0.1者2眼,0.1~0.2者8眼,0.2~04者16眼,>05者4眼.无严重远期并发症.结论儿童眼内炎玻璃体切除术后二期人工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手术效果可靠,术后并发症少,是矫正儿童无晶状体眼的理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特发性黄斑裂孔玻璃体切割术后并发性白内障的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 4 5例 4 5眼特发性黄斑裂孔玻璃体切割术后并发性白内障患者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2 5例 2 5眼行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术 ,2 0例 2 0眼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 ,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患眼视力、黄斑变化情况。结果 术后 3月 ,所有患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最佳矫正视力 0 .0 1~ 0 .1者 6眼 ,0 .2~ 0 .3者 18眼 ,0 .4~ 1.0者 2 1眼 ,术后早期并发症为角膜水肿 3眼 ,黄斑区视网膜水肿 3眼 ,术后远期并发症为后发性白内障 11眼 ,需Nd :YAG激光治疗 ,黄斑裂孔重新裂开 2眼。结论 对于特发性黄斑裂孔玻璃体切割术后并发性白内障 ,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操作安全、临床效果好、术后并发症轻微 ,是目前最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严重眼外伤无光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严重的眼外伤无光感眼的疗效。方法:对10例(10只眼)严重外伤后的无光感眼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并观察其疗效。随诊6~48个月,平均22个月。结果:在10例外伤后无光感眼中,5例恢复了光感或光感以上的视力,5例仍无光感。眼外伤后无光感的主要原因是严重的屈光间质混浊,视网膜破损,脱离及脉络膜水肿。结论:严重眼外伤无光感眼经及时的玻璃体切割术可获得一定的视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联术合巩膜外环扎治疗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1/2018-02在我院行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巩膜外环扎治疗的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患者19例19眼,术后3~12mo行玻璃体腔硅油取出术。观察患者术后视网膜复位率、眼压、视力恢复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本组患者术后视网膜均复位,术后3mo患眼玻璃体腔硅油填充状态下眼压(16.09±3.58mmHg)、硅油取出术后6mo眼压(14.69±3.10mmHg)均高于术前(6.78±1.90mmHg)(均P<0.05)。硅油取出术后6mo,15眼患者视力较术前提高。术后无低眼压及眼球萎缩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巩膜外环扎治疗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是相对安全有效的,视网膜复位率高,术后并发症少,再次手术率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B超在不同性质眼后段异物大小测量中的准确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01/12在我院被诊断为眼后段异物的患者13例13眼。异物在取出后用直尺测量实际大小,并同术前B超所测数值进行比较,同时计算相关系数(B超测量值/实际大小)。为了排除手术操作损伤异物对真实大小测量的影响,选定长度为5mm的不同材质物体(分别为金属、玻璃和木质)放入直径约20~30mm的水囊中模拟眼内异物,同样进行以上的测量,测量重复4次。

结果:选取13眼内异物均经玻璃体手术完整取出,其中金属磁性异物12眼,玻璃异物1眼。12个金属异物术前B超所测长轴和实际长度的平均值分别为3.65±1.30和2.45±0.94mm,所有测量值均大于实际值(P=0.016)。相关系数的平均值为1.49。体外实验中,金属、玻璃和木质三种不同性质异物B超的平均测量值分别为6.76±0.15、6.55±0.04和6.02±0.07mm,相关系数分别为1.35、1.31和1.20。

结论:B超用于眼后段异物测量时,其所测量值会大于真实大小,尤其是对于金属和玻璃异物。因此在术中制作异物取出切口时需要进行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