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9篇
  免费   296篇
  国内免费   1069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54篇
口腔科学   42篇
临床医学   464篇
内科学   43篇
神经病学   92篇
特种医学   372篇
外科学   3306篇
综合类   730篇
预防医学   5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53篇
中国医学   112篇
肿瘤学   86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147篇
  2020年   149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129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167篇
  2014年   415篇
  2013年   306篇
  2012年   330篇
  2011年   392篇
  2010年   398篇
  2009年   383篇
  2008年   292篇
  2007年   349篇
  2006年   290篇
  2005年   241篇
  2004年   195篇
  2003年   217篇
  2002年   177篇
  2001年   149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鉴于MRI对组织的高分辨性能,利用该图像观察颈椎综合征患者的椎管外组织的病理状况.方法54例患者,其中男30例,女24例,分为2组.观察组44例颈椎综合征患者,对照组10例颈部外伤和三叉神经痛患者.通过常规的MRI矢状位及横轴位颈椎图像,比较两组软组织增生情况.结果与结论在颈椎综合征MRI的颈椎及上段胸椎棘突后侧,均可观察到不同程度的慢性纤维性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有可比性.提示临床上颈椎综合征多与颈肩区筋膜炎、棘突炎相关,属于无菌性炎症,其慢性阶段,局部发生了纤维增生性改变.建议在观察分析此种病症的颈椎骨质及椎间盘改变的同时,宜重视棘突后侧的纤维性变化,有利于病理病因的研究.  相似文献   
22.
目的 对双凤尾钢板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进行生物力学评价和临床应用观察。方法 取成年男性尸体脊柱标本(T12-L2),制成8具L1椎体爆裂骨折模型。按实际手术方法放置双凤尾钢板。对试件分别进行轴向和弯曲扭转加载测试。临床观察应用双凤尾钢板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效果。结果 压缩实验和弯曲扭转实验中,各点应变值与载荷均呈线性关系。当轴向载荷达到600N或扭矩达到600N·cm时,这种线性关系未改变。弯扭矩与模型两端之间相对扭转角的增加呈线性关系。弯扭矩达到600N·cm时,扭转角只有6.26°。临床观察表明双凤尾钢板固定可靠。结论 双凤尾钢板固定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表现出高弹性,符合生物学固定的原则。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3.
上部颈椎经颈前外侧手术入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为上部颈椎经颈前外侧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20具固定成人尸体上,按手术入路逐层解剖,观测有关的血管、神经等结构及其毗邻关系。结果:入路有甲状腺上动脉、舌动脉、面动脉自颈外动脉不同高度发出,其中舌动脉与舌下神经;喉上动脉与喉上神经喉内支伴行关系有三种:甲状腺上动脉与喉上神经喉外支伴行关系有二种。结论:经颈前外侧手术入路具有显露充分,操作方便,可处理颈上部3个颈椎病变,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4.
颈椎间管壁骨质增生的观察及其意义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32  
在甘肃地区出土的成人颈椎骨骼标本390套(2730块)上,观测了钩椎关节、椎间关节、横突孔和椎体后缘的骨质增生,出现率高达22.5%。增生骨唇占据椎间管、横突孔和椎管的情况分轻、中、重三度.  相似文献   
25.
背景:腰椎管狭窄症后路手术除术中出血和术后引流外,还存在大量的"隐性失血"。合并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可能会影响围术期出血尤其是隐性失血,此前并无报道。目的:针对合并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腰椎管狭窄患者与非类风湿性关节炎行腰椎后路手术时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隐性失血情况进行对比,并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隐性失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了65例合并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腰椎管狭窄患者(类风湿性关节炎组),筛选87例未合并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腰椎管狭窄患者(非类风湿性关节炎组),所有患者均采取椎弓根螺钉+钛棒+椎间融合器内固定系统进行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和后外侧融合治疗,术中行自体骨后外侧植骨。提取信息包括人口统计学信息、类风湿性关节炎信息(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Steinbrocker分级、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手术信息以及出血量相关指标。以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隐性失血作为主要指标;以手术时间、术前术后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及其变化值、手术前后贫血数量、术后新发贫血数量、自体血和异体血输注量等作为次要指标。结果与结论:①类风湿性关节炎组腰椎管狭窄患者平均年龄为(65.97±8.02)岁,平均体质量指数为(25.76±3.68)kg/m^2,非类风湿性关节炎组中患者在性别比例、年龄和手术节段数上均与之匹配;②类风湿性关节炎组中患者平均病程为(16.78±12.73)年,其中单药或联合口服改变病情抗风湿药者最常见,2组在椎弓根螺钉数和椎间融合器置入数量上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2组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③主要结果对比显示2组在总失血量、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而隐性失血以及隐性失血所占总失血量比例在非类风湿性关节炎组中更低(P<0.001,0.012);根据手术节段数进行分层分析,长节段(≥3节段)手术中非类风湿性关节炎组中隐性失血和隐性失血所占总失血量比例均优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组;④次要指标对比红细胞压积改变值(P=0.021)在非类风湿性关节炎组小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组但血红蛋白减小值2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术后2组新发贫血以及贫血加重情况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异体血输注和手术时间相比差异也无显著性意义;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组患者隐性失血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Steinbrocker级别高、未服用改变病情抗风湿药、血红蛋白变化和输注异体血为隐性失血的独立危险因素;⑥提示类风湿性关节炎组和非类风湿性关节炎组在总失血量、术中出血、术后引流和手术时间上无差异,而隐性失血以及隐性失血所占总失血量比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组高于非类风湿性关节炎组,尤其是长节段手术;类风湿性关节炎组的Steinbrocker分级高、未服用改变病情抗风湿药、血红蛋白改变较多以及输注异体血为隐性失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6.
椎间盘部分切除对腰椎应力分布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之一。椎间盘切除术被广泛应用于本症的治疗。本文采用有限元素分析法观察了椎间盘部分切除前后腰椎应力分布的改变。本研究观察到,在正常情况下,椎体上下缘的中央部位承受较大的应力;椎间盘部分切除术后,椎体上下缘的侧方承采应力大于中央部分。这些结果表明,椎间盘部分切除术后可引起腰椎应力分布紊乱,出现应力集中,引起骨质增生,从而影响手术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27.
腰椎间关节及部分相关结构的神经支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20具成人腰骶部脊柱标本上,观察了腰椎间关节及部分相关结构的神经分布.腰椎间关节主要由腰神经后内侧支支配,为单源多节段分布模式。后内侧支的行程为双“S”形,可使神经缓冲牵拉免受损伤,它经过狭窄弯曲的骨纤维管时可能易受嵌压导致下背痛.  相似文献   
28.
不同位置植入SMH人工腰椎间盘对小关节应力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三维有限元方法研究正常椎间盘、SMH人工腰椎间盘前置、中置和后置四组模型中小关节的应力分布情况,探讨不同位置植入SMH人工腰椎间盘对小关节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建立正常腰椎间盘、人工SMH腰椎间盘前置、中置和后置的三维模型,然后模拟腰椎节段的运动,进行小关节应力分布的比较研究。结果:与正常L4/5椎间盘模型相比,除SMH人工腰椎间盘前置模型前屈时比正常模型小关节应力小外,其余运动时SMH人工腰椎间盘前置、中置和后置模型中小关节的应力均高于正常腰椎间盘组,但后置SMH人工腰椎间盘组则相对较小。结论:SMH人工腰椎间盘后置可以更好地预防小关节的退变;人工椎间盘植入位置的不同对人工腰椎间盘术远期疗效的预测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9.
双开门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报道双开门式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和分析作者在1999~2001年期间,采用双开门式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35例患者。随访40.6个月(26~56个月)。比较患者术前术后的JOA评分和X线片及CT或MRI改变。结果:末次随访JOA评分改善率:优28.6%(10例),良37.1%(13例),一般22.9%(8例),差11.4%(4例)。JOA评分为(12.6±3.5)分(9~17分),与术前JOA评分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神经功能改善率为88.6%,优良率为65.7%。X线片及CT或MRI显示:术后椎管矢状径和椎管面积增加,两者与术前测量结果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双开门式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可通过扩大颈椎管,使脊髓后移而获得减压;只要操作得当,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30.
Summary High spinal (cervical and upper thoracic) dysrhaphism usually involves either a meningocele or a dermal sinus tract. These high spinal lesions can have a complex intradural anatomy at the level of the lesion (as this case reports) and are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incidence of lower spinal occult dysrhaphic anomalies. It is therefore recommended that patients with high spinal dysrhaphism undergo radiological evaluation of the entire spine to identify those patients with intradural anomalies, define the anatomy for surgery, and investigate the lower spine for associated occult anomal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