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073篇
  免费   12148篇
  国内免费   6646篇
耳鼻咽喉   1047篇
儿科学   4477篇
妇产科学   3117篇
基础医学   16661篇
口腔科学   3242篇
临床医学   13749篇
内科学   23183篇
皮肤病学   2300篇
神经病学   10474篇
特种医学   3352篇
外国民族医学   36篇
外科学   13095篇
综合类   23193篇
现状与发展   22篇
预防医学   11173篇
眼科学   3796篇
药学   13229篇
  46篇
中国医学   5271篇
肿瘤学   10404篇
  2024年   382篇
  2023年   1794篇
  2022年   3808篇
  2021年   5058篇
  2020年   4528篇
  2019年   4213篇
  2018年   4011篇
  2017年   4572篇
  2016年   4951篇
  2015年   5057篇
  2014年   8619篇
  2013年   10009篇
  2012年   8594篇
  2011年   9535篇
  2010年   8096篇
  2009年   7664篇
  2008年   7957篇
  2007年   8045篇
  2006年   7280篇
  2005年   6560篇
  2004年   5544篇
  2003年   4839篇
  2002年   4070篇
  2001年   3531篇
  2000年   3048篇
  1999年   2560篇
  1998年   2204篇
  1997年   1976篇
  1996年   1824篇
  1995年   1620篇
  1994年   1365篇
  1993年   1119篇
  1992年   1005篇
  1991年   852篇
  1990年   773篇
  1989年   608篇
  1988年   484篇
  1987年   452篇
  1986年   369篇
  1985年   535篇
  1984年   427篇
  1983年   290篇
  1982年   381篇
  1981年   284篇
  1980年   219篇
  1979年   164篇
  1978年   139篇
  1977年   112篇
  1976年   93篇
  1975年   7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5-氟尿嘧啶(5-FU)单独或联合作用对Eca109细胞增殖、迁移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常规传代的Eca109细胞分为4组:ATRA组、5-FU组、ATRA+5-FU组和对照组,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通过划痕实验测定各组细胞的迁移能力,采用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VE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作用24、48和72 h后,ATRA+5-FU组的细胞生长抑制率均高于其他2组(F=23.432、13.605、73.369,P均<0.05);作用24 h后,ATRA+5-FU组的迁移率均低于其他3组(P均<0.001);作用48 h后,ATRA+5-FU组细胞VEGF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其他3组(P均<0.05)。结论:ATRA、5-FU均能抑制食管癌细胞的增殖,且联合用药效果更为显著,可能与其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蛋白B1(HMGB1)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迁移的影响及 TLR4依赖的 TLR4/PI3K/Akt信号通路介导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胸主动脉VSMCs ,采用不同浓度 HMGB1(0.1~1000.0 ng /mL)处理,分为对照组(未经任何处理)、HMGB1组、HMGB1+ TLR4 siRNA转染组、Control siRNA转染组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LY294002)干预组,观察各组细胞活性及 HMGB1对 VSMCs 迁移的影响;实时定量 RT‐PCR与 Western blot 分别检测TLR4、Akt、p‐Akt、PI3K mRNA和蛋白的表达;ELISA测定PI3K的活性。结果 HMGB1(0.1~1000.0 ng/mL)呈剂量依赖性促进VSMCs迁移(P< 0.05);经细胞活性测定,HMGB1在使用的浓度范围内对 VSMCs未造成细胞毒性作用(P< 0.05);HMGB1(100 ng/mL)处理的 VSMCs细胞组 PI3K 活性及 Akt磷酸化水平明显增加(P< 0.05);经 TLR4 siRNA 转染发现, HMGB1引起的VSMCs迁移明显减弱(P<0.05),同样在PI3k抑制剂干预组,PI3K/Akt途径活化和HMGB1介导的VSMCs迁移也被明显抑制(P<0.05)。结论 HMGB1呈剂量依赖性促进VSMCs迁移,TLR4依赖的 TLR4/PI3K/Akt信号通路参与了此过程,提示以TLR4依赖的PI3K/Akt途径为靶点,可为阻塞性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比较直接测序法和实时聚合酶链反应-高分辨率融解曲线技术(qPCR-HRM)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差异,探讨适用于临床检测EGFR基因突变的方法,为NSCLC患者的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共收集NSCLC患者组织标本52例,分别采用qPCR-HRM法和直接测序法进行EGFR基因突变检测,采用x2检验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52例NSCLC患者组织标本中,直接测序法检测的EGFR基因突变率为30.8%(16/52),qPCR-HRM法检测的EGFR基因突变率为32.7% (17/52),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4,P >0.05).结论 与直接测序法相比较,qPCR-HRM法是一种操作简便、费用低、速度快、灵敏度高的检测方法,对于临床筛选适合EGFR-TKI治疗的NSCLC患者亚群,预测EGFR-TKI疗效都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评价双胎输血综合征(TTTS)经不同治疗方式,包括羊水减量术(SA)、双极脐带电凝减胎术(BCC)和胎盘吻合血管激光凝固术(LCPV)后,供血胎和受血胎的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双胎输血综合征93例,追踪妊娠结局和新生儿情况,分析比较供血胎和受血胎的临床结局.[结果]不同治疗方式组中严重的TTTS(TTTSⅢ期及以上)所占比例分别是:羊水减量术组50.0%(27/54),脐带电凝减胎术组93.9%(31/33),胎盘吻合血管激光凝固术组83.3%(5/6),P<0.001,因此,3种治疗方式妊娠结局比较时仅纳入TTTSⅢ期及以上病例.SA组、BCC组和LCPV组双胎总体存活率分别是53.7%、24.2%和60.0%,P=0.002.SA组、BCC组和LCPV组分娩孕周中位数分别是31e(20+3~38+2)、28+5(20+2~38+6)和27+6((23+3~37+4)周,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4).SA组胎膜早破的发生率是29.6%而BCC组和LCPV组胎膜早破的发生率分别是32.3%和60.0%,P=0.410.LCPV组28周前分娩的比例较SA组和BCC组高(分别是60.0%、18.5%和48.4%;P=0.033).TTTS双胎中受血胎存活率是44.1%(41/93)而供血胎存活率是46.2%(43/93),P=0.768;受血胎神经系统发育迟缓发生率是2.4%(1/41)而供血胎神经系统发育迟缓发生率是11.6%(5/43),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2).[结论]胎盘吻合血管激光凝固术可提高TTTS的总体存活率;TTTS受血胎和供血胎的预后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95.
刘玲艳 《医学综述》2015,(3):490-491,494
子痫前期是妊娠特有的疾病,由于该病对母儿的危害极大,其发病机制一直是产科研究的焦点。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认为该病主要与遗传、血管内皮受损、免疫失衡及炎症反应等因素相关,其中遗传因素是内因,血管内皮损伤因子水平异常升高、血管内皮保护因子水平降低是该病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而免疫失衡及炎症反应进一步加重血管内皮的损伤,多种机制相互作用导致子痫前期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6.
997.
目的:观察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对培养的人血管成纤维细胞DNA及胶原蛋白合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培养的人血管成纤维细胞,应用 [3H]-TdR和 [3H]-脯氨酸掺入的方法,观察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B对人血管成纤维细胞DNA合成以及胶原蛋白合成的影响。结果: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B可促进静止状态的人血管成纤维细胞DNA及胶原蛋白的合成,在 30μg/L浓度时DNA及胶原蛋白的合成达到高峰,DNA及胶原蛋白分别于 2 4h和 36h合成最为显著。结论: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B可明显促进培养的人血管成纤维细胞DNA及胶原蛋白的合成  相似文献   
998.
对临床医师电子病历系统使用意愿影响因素提出假设并构建模型,对问卷调查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验证模型中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个人和组织相关的多种因素会影响医师电子病历系统使用意愿。  相似文献   
999.
【摘要】 目的 探讨乌灵胶囊联合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剂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质量和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2月-2018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乌灵胶囊,治疗13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PANSS评分、睡眠质量以及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变化。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N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对照组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SQ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BDNF、NGF、NT-3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乌灵胶囊联合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剂治疗精神分裂症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和神经营养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靶向联合化疗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晚期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靶向联合化疗对EGFR基因不同突变位点患者的疗效差别。方法选择安徽省胸科医院2016年1~12月收治确诊的64例EGFR基因检测阳性的Ⅲb/Ⅳ期肺腺癌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靶向联合化疗组(33例)与常规化疗组(31例),同时对靶向联合化疗组患者按照其基因突变位点不同分为3个亚组(19外显子突变组、21外显子突变组、20外显子突变组)。靶向联合化疗组患者采用EGFR受体酪氨酸抑制剂靶向治疗联合培美曲塞+卡铂/顺铂治疗,常规化疗组患者采用培美曲塞+卡铂/顺铂治疗。比较两治疗组患者的近期及远期疗效,并对靶向联合化疗组不同位点远期疗效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靶向联合化疗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高于常规化疗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总体疗效和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靶向联合化疗组中,不同外显子突变的肺腺癌患者之间靶向联合化疗的生存期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EGFR基因突变晚期肺腺癌患者接受靶向联合化疗能延长无进展生存时间,且不良反应未见增加。不同位点基因突变患者接受靶向联合化疗的临床效果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